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公开课教案

作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公开课教案

语文学科《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什么是心理活动描写,掌握常见的心理描写的方法。

2、懂得心理活动描写就是要写出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

3、养成素质教育作文写作习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教学重点:
1、学生通过心理活动描写片断训练,掌握常见的心理描写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健康的心理。

教学难点:
1、学生通过心理活动描写片断训练,掌握常见的心理描写方法。

2、培养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相互检查,相互学习的写作习惯。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让学生举手说出每一张图片里人物此时的表情和产生的这种表情的前后心理活动。

二、组织教学:
1、教师通过评价学生对图片上人物心理活动的描述引入主题——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

2、分析心理描写的概念:心理描写就是把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通过文字描绘出来,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的写作方法。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怎样写好人物的心理呢?
(1)观察人物的外在表现,揣摩、推测其心理活动。

(2)心理描写与多种描写相结合。

4、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常见的心理描写的方法
(1)直接描写。

直接描写包括内心独白、神态描写、梦境和幻觉描写等。

内心独白: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

在内心独白前可加"想","心里说"等词语。

例:这是一节我们期待已久的语文课,因为老师要公布半期考试成绩了,看着老师走进教室,我的心不由得紧张起来,开始发试卷了,第一个140分,第二个130分,第三个、第四个----,我的心不由得怦怦真跳起来,“150分的总分,我能得多少分啊,会不会不及格,会不会刚及格---”。

“苟中艳!”老师念到了我的名字,“128分!”我这颗在空中悬了半天的心终于回到了他的家。

幻觉描写:人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眼前或耳边会有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其内容往往是自己最怕看到或听到的,把这些详细地描绘下来,就能十分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进行幻觉描写前也要用一些提示语,如"似乎看见","仿佛听到"等。

例:我好象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卷来,使我不能动弹,不能呼吸。

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2)间接描写。

间接描写包括环境烘托、动作语言描写。

环境描写: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情时看相同的景物,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为人对使自己心灵产生感应的事物特别敏感,因此人的眼睛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景物,并伴随着强烈的主观感受。

例: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

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

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

语言行动描写:语言行动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物的心理通过语言行动向外界传达。

例: 我独自走在回宿舍的路上。

往日里温馨的灯火夜景,此刻看来却是那么的刺目。

星星隐匿了身影,只有弯弯的新月孤独地挂在树梢。

回到宿舍,躲到床上,清冷的月光从窗户泻
了进来,心中无比凄凉。

我呆望着屋顶,渐渐地视线模糊了:难道小学到现在八年的友谊就这样结束了?
5、布置学生作文题目:
(1)起床钟敲响的时候(2)老师正在发放考卷的时候(3)周末放学回家的路上(4)公布半期考试成绩的时候(5)周日返校离家的时候(6)走进食堂的时候(7)今日公开课课堂上,以上场景任选一个场景题目自拟,写一段200字左右的心理活动片段。

鼓励学生把所选场景,运用刚才学习的心理描写方法,把自已真实的想法写出来。

6、学生交换检查,找出同学作文中的好词好句,指出同学作文中词语运用不当的地方,并帮助同学修改过来。

并按照教材安求完成评语填空。

7、学生展示自已修改后较优秀的练笔,读给大家听一听。

(对写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的,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8、将作文本交还给同学,要求学生针对同学对自已作文的修改,结合听了优秀习作之后的感受,完成本次片段作文的补救训练。

(这一部分可以在课余时间完成)
三、课堂小结。

四、深化主题,培养学生积极心态,健康的心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