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必修一知识网络图

化学必修一知识网络图

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知识网络归纳 一、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①依据:状态不同过滤 ②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的固体物质③举例:出去食盐中的泥沙①依据:挥发性不同蒸发 ②从溶液中分离出溶质③举例:从NaCl 溶液中分离出NaCl①依据: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结晶 ②把两种可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开③举例:NaCl 和KNO 3的分离物理方法①依据:沸点不同蒸馏 ②把两种互溶的液体分开③举例:石油分离为汽油、煤油、柴油等。

①依据:二者互补相容分液 ②把两种互不相容的液体分开③举例:分离四氯化碳和水①依据: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萃取 ②把溶质从溶剂中提取到另一种另一种溶剂中③举例:用四氯化碳提取碘水中的碘原则:不增、不减、易分、复原化学方法沉淀法:如除去:SO 42-、Ca 2+、Mg 2+、等方法气化法:如除去CO 32+等一、高考中常考的离子检验① 从外观观察其颜色、状态步骤 ②配成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有无沉淀或气体生成 ③用化学试剂检验①稀盐酸、BaCl 2溶液 SO 42- ②生成白色沉淀化学 ③BaCl 2+Na 2SO 4=BaSO 4↓+2NaCl 方法①稀HNO 3、AgNO 3溶液Cl - ②生成不溶于稀HNO 3的白色沉淀③ AgNO 3+ NaCl=AgCl↓+NaNO 3二、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浓度× M× 1000ρ × 溶质摩尔质量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分类》知识网络归纳一、物质的分类。

金属:Na、Mg、Al单质非金属:S、O、N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氧化物:Al2O3等纯盐氧化物:CO、NO等净含氧酸:HNO3、H2SO4等物按酸根分无氧酸:HCl强酸:HNO3、H2SO4、HCl酸按强弱分弱酸:H2CO3、HClO、CH3COOH化一元酸:HCl、HNO3合按电离出的H+数分二元酸:H2SO4、H2SO3物多元酸:H3PO4强碱:NaOH、Ba(OH)2 物按强弱分质弱碱:NH3·H2O、Fe(OH)3碱一元碱:NaOH、按电离出的HO-数分二元碱:Ba(OH)2多元碱:Fe(OH)3正盐:Na2CO3盐酸式盐:NaHCO3碱式盐:Cu2(OH)2CO3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混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合乳浊液:油水混合物物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A+B AB聚反应物和生成物类别分解反应:AB A+B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置换反应:A+BC B+ACAB+CD AD+CB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氧化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还原根据反应概念氧化剂→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反应及其反↓ ↓ ↓ ↓ ↓ ↓中是相互应同时存在同时体现总数相等总数相等同时发生同时产生化否有关系物↓ ↓ ↓ ↓ ↓ ↓学电子还原剂→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氧化产物反转移应非氧化还原反应定义: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反发生条件(复分解类型):生成难容物质、难电离物质、挥发性物质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离子反应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书写方法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离子方程式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表示一类化学反应特点分子反应三、三类分散系的比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网络归纳一、部分金属与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ONa 2S NaOH C 2 NaCO 3 NaHCO 3HClNaCl熔融电解2、铝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Al电解 ① ② △ 3 NaOH 3 3H 2OKAl(SO 4)23Fe 2O 3 Fe FeCl 2 Fe(OH)2Fe(OH)3FeCl 3Fe(SCN)3O Ca(OH)2CO 2、H 2O Ca(OH)2S二、金属的化学性质常温下:Na +O 2 Na 2O 钠与氯气反应加热时:2Na +O 2 Na 2O 2 铝与氧气反应:4Al +3O 2 2Al 2O 3 金属与氧气反应 镁与氧气反应:2Mg +O 2 2MgO金属 铁与氧气反应:3Fe +2O 2 Fe 3O 4的 钠与水反应:2Na +2H 2O 2NaOH +H 2↑化学 常温下,铁与水不反应 性质 铁与水反应金属 在高温下,铁跟水蒸气发生反应:3Fe +4H 2O(g) Fe 3O 4+4H 2 与水 与冷水反应缓慢反应 镁与水反应与沸水反应迅速:Mg +2H 2O Mg(OH)2↓+H 2↑与冷水很难反应缓慢 铝与水反应与沸水能发生反应:2Al +6H 2O(沸水) 2Al(OH)3↓+3H 2↑三、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MgO 的制备、性质和用途 Al 2O 3的制备、性质和用途 氧化物 CuO 的制备、性质和用途 FeO 铁的氧化物 Fe 2O 3 Fe 3O 4几 Fe(OH)2 的制备、性质和用途种 铁的氢氧化物 Fe(OH)3 的制备、性质和用途 重 氢 Fe(OH)2与Fe(OH)3的相互转化 要 氧 物理性质:白色胶状物质,有吸附性 的 化 Al(OH)3 制备:Al 3++3NH 3·H 2O Al(OH)3↓+3NH 3+ 金 物 化学性质:具有两性,受热分解 属 Mg(OH)2的制备和性质 化 溶解性 合 Na 2CO 3和NaHCO 3 热稳定性 物 用途盐 硫酸铝钾(复盐):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可做净水剂亚铁盐:Fe 2+的检验,Fe 2+的还原 铁盐和亚铁盐 铁盐: Fe 3+的检验,Fe 3+的氧化 Fe 2+和Fe 2+的转换含义 焰色反应操作方法:洗、烧、蘸、烧点燃点燃点燃点燃高温△高温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网络归纳 一、硅性质: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1、单质硅用途:应用于制造晶体管、光电池、硅芯片等高科技产品的重要部件存在:地球上存在的天然二氧化硅约占地壳质量的12%,其存在形态有结晶性和无定形两种 性质:不溶于水的固体;可跟强碱反应;易和氢氟酸反应,但不和一般的酸反应;在高温条件下可得CaO 、CaCO 3、NaCO 3等反应:有弱氧化性,在高温条件下可被碳还原 2、 用途 CaSiO 3Si SiO 2 H 2SiO 3(或H 4SiO 4)Na 2SiO 3用途:既可用于制造玻璃、陶瓷等多种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又可用于制造压电材料、光导纤维等多种个性非无机非金属材料SiO 2+2NaOH Na 2SiO 3+H 2ONa 2SiO 3 性质:可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有粘性、不燃烧 用途:用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及胶黏剂等 3、硅酸盐硅酸盐产品:玻璃、水泥、陶瓷、高温结构陶瓷、压电陶瓷、透明陶瓷、超导陶瓷等 二、氯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密度大,较容易液化,有刺激性气味,有毒,能溶于水Cl 2+H 2O HClO +HCl 与水反应Cl 2应用于消毒和漂白 1、 氯气2NaOH +Cl 2 NaCl +NaClO +H 2O NaOH化 NaClO 应用于消毒剂和漂白剂学 与碱反应性 2Ca(OH)2+2HCl CaCl 2+Ca(ClO)2+H 2O 质 Ca(ClO)2Ca(ClO)2应用于消毒剂和漂白剂Na +Cl 2 2NaCl 与金属反应 Fe +Cl 2 FeCl 3Cu +Cl2 C uCl2离子方程式:Cl-+Ag+ AgCl↓ 2、Cl-离子的检验试剂:AgNO 3溶液和稀硝酸点燃点燃点燃三、硫及其化合物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体、有毒气体、易液化、易溶于水 ①品红 褪色恢复②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 化学性质③可逆反应:SO 2+H 2O H 2O 3④大气污染物:SO 2 H 2SO 4,形成SO 3 硫 酸雨,酸雨Ph<5. 6 酸雨的形成及防治 稀H 2SO 4:酸的通行 脱水性吸水性:干燥剂 硫酸 浓H 2SO 4Cu +2H 2SO 4(浓) CuSO 4+2H 2O +SO 2↑ 强氧化性用途 C +2H 2SO 4(浓)CO 2↑+2H 2O +2SO 2↑ 四、氮及其化合物存在:占空气体积的4/5单质 N 2+O 2 2NO 无色有毒、不溶于水性质 2NO +O 2 2NO 2红棕色、有毒、易溶于水、易液化 3NO +H 2O 2HNO 3+NO 形成酸雨 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容易水 水:NH 3+H 2O NH 3·H 2O NH 4++OH - 弱碱性 化学性质酸:NH 3+HCl NH 4Cl氨 原理:2NH 4Cl +Ca(OH)2 CaCl 2+2H 2O +2NH 3↑氮 制法 装置:固+固 气收集:向下排空气检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用途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溶于水NH 4Cl NH 3↑+H 2O铵盐 不稳定性化学 NH 3HCO 3 NH 3↑+H 2O +CO 2↑性质与碱反应:NH 4NO 3+NaOH NaNO 3+H 2O +NH 3↑Cu +4HNO 3(浓) Cu(ON 3)2+2NO 2↑+2H 2O 硝酸的强氧化性3 Cu +8HNO 3(稀) 3Cu(ON 3)2+2NO↑+4H 2OSO 3 △催化剂O 2△H 2O△△△△△△△。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