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证据法课件五证人证言

证据法课件五证人证言

序的不同。 • 英美:在审判人员面前,当事人、代理人在
场,一般以答复律师问话的方式进行,经过主 询问、交叉询问、再主询问等程序,法官一般 不介入。 • 大陆:法官职权介入。
第三节 证人证言的作用
• 一、证人证言的作用 • 二、证人证言在不同法系下的地位 • (一)英美法系 • 证言处于诉讼核心,几乎所有的诉讼过程都
和多变性。
• 4.证人证言的稀缺性,不可替代性
• (二)证人的义务 • 1.出庭作证义务 • 《民事证据规定》第55条:证人应当出庭作
证,接受当事人的质询。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 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证人可以提供书面证 言或视听资料或者通过双向视听传输技术手段 作证。
• 例外: • 证人确有困难指下列情形(1)年迈体弱或
• 经依法通知,讯问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应当出庭作证。
• (5)本案的检察、审判、书记员、翻译no
• 三、证人的权利和义务 • (一)证人的权利 • 1.客观、充分陈述案件事实 • 2.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提供证言的权利 • 3.要求出示司法机关的证明文件的权利 • 4.请求对个人情况予以保密的权利 • 5.要求补偿作证合理费用的权利 • 6.要求公安司法机关保障本人及近亲属安全的
证据法学
第八章 证人证言
• 美国部队在一次传递口令中的情况
• 营长对值班军官:
• 明晚大约八点钟左右,哈雷彗星将 可能在这一地区看到,这种彗星每隔76 年才能看见一次。命令所有士兵着野战 服在操场集合,我将向他们解释这一罕 见的现象。如果下雨,就在礼堂集合, 我将为他们放映一部有关彗星的影片。
值班军官对连长:
• 一、证人证言的概念和特点
• (一)证人的概念和特点
• 英美:最广义的证人——一切用自
己的言词、思想意识等形式对案件事实 做出证明的人。

专家证人 非专家证人
• 大陆:狭义——当事人之外的知晓案件
情况而向司法机关陈述的第三人,不包 括当事人和鉴定人。
• 我国:同大陆法系,狭义的证人。
• (二)证人的资格 • 1.积极条件(适格性条件) • 了解案情 + 明辨是非、正确表达 +认识
是围绕着收集、审查证言来进行的,程序设计 以证言的形成过程为中心。
• (二)大陆法系 • 更重视物证和书证,证言的地位不高。
第四节 外国关于证人证言的立法和理论
• 一、证人的范围 • 二、证人资格 • (一)英美法系 • 证人特权规则; • • (二)大陆法系 • 拒绝作证权
• 三、证人证言的程序规则
• 《刑事诉讼法》第161条
• 在法庭审判过程中,如果诉讼参与人或者旁听 人员违反法庭秩序,审判长应当警告制止。对 不听制止的,可以强行带出法庭;情节严重的, 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15日以下的拘留。
第二节 证人证言的形成过程
• 一、感知阶段 • 二、记忆阶段 • 三、表达阶段 • 注意:两大法系关于证人证言导出方式及程
• (一)英美法系
• 1.交叉询问规则:
• 2.禁止诱导询问法则:在对证人进行直接
询问时,除非为展开证人作证必须,禁止举证人就系 争的重要事项进行诱导询问。
• 3.唤起证人记忆规则
• 4.传闻证据规则
• 5.品格证据规则; • 6.意见证据规则
者行动不便难以出庭的;(2)特殊岗位确实 无法离开的;(3)路途特别遥远、交通不便 难以出庭的;(4)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 原因无法出庭的;(5)其他无法出庭的特殊 情况。
• 2.如实陈述的义务
• 《刑事诉讼法》第98条:询问证人, 应当告知他如实地提供证据、证言和有 意做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
作证法律后果并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 • 自然人 •
• 2.消极条件:(失格性条件) •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正
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证人。
• 角色冲突的证人失格
• 1.本案的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 人员、陪审员、书记员、翻译人员不能 同时充当本案证人
• 2.当事人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和民 事诉讼当事人的委托代理人不能当证人。
• 根据营长的命令,明晚八点钟哈雷彗 星将在操场上空出现,这个彗星76年才 出现一次。如果下雨,就让使命着野战 服前往礼堂,这个罕见的现象将在那里 出现。
连长对排长:
• 根据营长的命令,明晚八点钟,非凡的 哈雷彗星将身着野战服在礼堂出现。如 果操场上下雨,营长将下达另一命令, 这种命令每隔76年才会出,营长将带着哈雷彗星在礼 堂出现,这是每隔76年才会有的事。如 果下雨,营长将命令哈雷彗星穿上野战 服到操场上去。
班长对士兵:
• 在明晚八点下雨的时候,著名的76岁 的哈雷将军将在营长的陪同下身穿野战 服开着那辆“彗星”牌汽车经过操场前 往礼堂。
• 第一节 证人、证人证言概述
权利
• 7.收到出庭通知的权力 • 8.对司法人员侵犯其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行为
控告权利
• 二、证人证言的概念和特点
• 定义:证人在诉讼过程中向当事人和司 法机关所作的与案件情况有关的陈述。
• 特点: • 1.知晓案件情况的自然人的陈述; • 2.对亲身感受的案件情况的客观描述 • 3.受人的主观影响较大,具有不稳定性
• 3.证人资格的几个问题
• (1)儿童证人✓
• (2)利害关系人✓注意:亲属免证特权
• (3)单位证人。no《民诉法》70条:凡是知道案
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
• (4)警察✓
• 《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七条 经审查,法庭对被告人审判前供述取得的合 法性有疑问的,公诉人应当向法庭提供讯问笔录、原 始的讯问过程录音录像或者其他证据,提请法庭通知 讯问时其他在场人员或者其他证人出庭作证,仍不能 排除刑讯逼供嫌疑的,提请法庭通知讯问人员出庭作 证,对该供述取得的合法性予以证明。
• 第156条:证人作证,审判人员应当 告知他如实地提供证言和有意做伪证或 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
• 《行政证据规定》第45条
• 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出示证明其身份 的证件。法庭应当告知其诚实作证的法 律义务和作伪证的法律责任。
• 3.保守司法机关向其询问的情况以及所陈述内 容的秘密的义务
• 4.遵守法庭秩序的义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