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证据规则.ppt

证据规则.ppt


ABCD
练习
➢ 下列关于证据规则的法律属性,正确的是() A. 证据规则本质上属于实体法的范畴 B. 证据规则是一系列的原则和原理的总和,本身 不具有操作性 C. 证据规则是程序法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 分 D. 证据规则具有强制的效力
CD
练习
➢ 证据法集中体现为 A. 证明标准 B. 证据 C. 证据规则 D. 证明对象
二、主要证据规则简介
1。被告人自白规则 对被告人在法庭审判外所作的关于犯罪的承认 (即自白),必须纯粹出于自愿陈述方可称为 合法证据,而不能是追诉机关强迫所获得的证 据规则。
二、主要证据规则简介
2。交叉询问规则 ▪ 提出证据的一方当事人进行询问,“主询问” ▪ 对方当事人进行询问,“反询问” ▪ 提出证人的一方进行询问,“再询问”
二、主要证据规则简介
3。最佳证据规则 当文书的内容成为证明犯罪的关键时,应当直 接提出文书为证(原始证据),其他次级证据 除了例外情况,均在排除之列。
二、主要证据规则简介
4。意见证据规则 证人只能陈述自身亲身感受和经历的事实,不 得陈述对该事实的意见或结论。 • 例外:不可能以其他方式表达的例外;专家 证言
C
练习
➢ 最佳证据规则的含义是指( ) A. 作为证据的实物是诉讼中最好的证据 B. 最佳证据是诉讼中能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 据 C. 作为证据的原始文字材料优先于复制品 D. 当事人只能提供原件或者原物
证据规则
一、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据规则
➢ 关于证据能力的规则有:
▪ 排除部分传闻证据。《刑事诉讼法》第47条规定: “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 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 且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 最佳证据规则和物证必须是原物的规则。司法解释第 53条第1款、第2款规定:“收集、调取的书证应当是 原件。只有在取得原件确有困难时,才可以是副本或 者复制件。收集、调取的物证应当是原物。只有在原 物不便搬运、不易保存或者依法应当返还给被害人时, 才可以拍摄足以反映原物外形或者内容的照片、录 像。”
首席大法官厄尔.沃伦主持了对此案的审理。最后,9名大法 官投票以5比4的多数通过了沃伦起草的判决意见――撤销亚利桑 那州法院对米兰达的判决,并指出警察在审讯中获得的口供材料 不得用作证据,除非警察已遵守了审讯程序上为确保宪法第五修 正案中反对强迫性自我归罪权利而作的规定。
该判例首次明确地规定了执法人员对被捕者进行审讯前应告 知被审讯者的内容――"米兰达忠告"。这忠告的内容如下:1.你 有保持沉默的权利,你所说的话有可能在审判中用作不利于你的 证据;2.你有会见律师的权利,如果你请不起律师,政府可以免 费为你提供一名律师。如果警察在审讯之前没有宣读"米兰达忠 告",或者被审讯者表示要会见律师,那么警方在此时获得的口 供就不能在审判中用作证据。
二、主要证据规则简介
5。特权规则 特权是免证权(出庭;作证)
• 配偶 • 律师 • 医生 • 牧师 • 政府官员
二、主要证据规则简介
6。补强证据规则 对特殊重大的案件和某些证明力薄弱的证据, 要求有法定证据或补强证据加以补充。如幼年 证人的证言需要补强证据
三、传闻证据排除规则
➢ 传闻证据 证人将其他人的陈述在法庭上提出,作为自己 作证的证言。包括 • 在庭内转述他人陈述 • 庭外陈述的笔录 • 以书面陈述代替到庭口头陈述
五、相关证据规则
➢ 证据必须与待证事实有关,才具备证据能力。 相关证据规则是证据规则体系中的一项基础性规 则。它并不涉及证据是否真实的问题,其重点要 解决证据与证明对象的形式关系问题,即证据对 于证明对象是否具有实质性和证明性。
➢ 我国认为,关联性是证据的基本特征之一
练习
➢ 证据规则约束的对象包括() A. 执法人员 B. 律师 C. 被害人 D. 证人
四、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含义 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执法机关不得采纳非法证 据,将其作为定案的根据。
四、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非法证据的范围 ▪ 执法机关违反法定程序制作或调查收据的证据 材料 ▪ 执法机关超越职权或滥用职权制作或调查收集 的证据 ▪ 律师或当事人采取非法手段制作或调查收集的 证据 ▪ 执法机关以非法证据材料为线索调查收集的其 他证据
四、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2。非法搜查、扣押获得的物证的可采性。
• 英国将决定权交给法官,由他自由裁量。 • 美国则采取强制排除的态度。 • 德国则以权衡原则为标准处理。
3。对“毒树之果”的处理。
• 英国“排除毒树”但“食用毒树之果”。 • 美国则均采取排除态度,但对"毒树之果"的排除有
两项例外。非法取得的言词证据
三、传闻证据排除规则
➢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 “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 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询问、质证,听取各方 证人的证言并且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 的根据。”
1965年,亚利桑那州法院根据欧内斯特.米兰达在警察局的供 述而判定他犯有绑架罪和强奸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米兰达对此判决不服,一直上 诉到联邦最高法院。米兰达声称他在接受审讯时不知道自己有反 对自我归罪权和会见律师权,也不知道他的供述会成为法院判决 的依据,因此他当时违心地承认了自己有罪。
一、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据规则
➢ 关于证明力的规则有: ▪ 仅凭口供不能定案的规则。《刑事诉讼法》第46条规 定:“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它证据的,不能认定 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 非原始证据证明力受限制的规则。解释第53条第3款规 定:“书证的副本、复制件,物证的照片、录像,只 有经与原件、原物核实无误或者经鉴定证明真实的, 才具有与原件、原物同等的证明力。”
四、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非法证据的可采性
1。非法取得的言词证据的可采性。
• 英国证据法上,对非法取得的被告人供述采取自动 排除原则,即法官对之必须无条件予以排除,而不 享有任何自由裁量权。
• 美国的规定要复杂得多:向法院正式起诉前,对犯 罪嫌疑人在讯问之前必须进行米兰达警告,否则, 取得的口供应予以排除,如本案中米兰达的口供材 料不得用作证据;被告人被正式起诉后,则排除强 迫获得的口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