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认识分子与原子的真实存在,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
2.探究分子的基本性质,用分子的基本性质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3.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能力。
4.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
5.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教育。
教学重点
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难点
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变干,糖块放到水里就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这是为什么呢通过本课题的学习,我们就能作出回答。
>
二、探究新知
【过渡】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
【实验3-2】品红溶于水
【现象】品红逐渐向水中扩散,但时间较长后才扩散均匀。
【讲解】上述生活和实验中的现象,很久以前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探究兴趣,为了解释这类现象,他们提出了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设想。
这些微小粒子是什么呢科学事实证明:这些微小粒子就是我们本课题将要学习的分子和原子。
【阅读】现代科学技术已能把分子、原子放大几十万倍而呈现在我们眼前,请同学们看教材49页图3-2和图3-3
【讲解】这两幅图都证明了分子和原子的真实存在。
【过渡】有谁直接用肉眼看见过分子(生答:没有见过)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用肉眼看不到它(生答:因为分子很小)分子到底有多小下面我们结合一些事实来想象一下。
<
【阅读提示】一滴水很渺小,小小的一滴水中大约有多少个水分子呢请在教材48页最后一段中上找一找。
(生答:×1021个水分子,约合17万亿亿个。
)
【过渡】17万亿亿是个什么概念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48 页最后一段第 2-3行。
【讲解】有人做了这样的计算:如果一个人每口喝下一亿个水分子,每秒钟喝一口,要想把一滴水全部喝到肚子里去,竟需要五十万年的时间。
【提问】由此同学们可以想象到什么
【抽生回答】分子的体积和质量应该都非常小。
【阅读提示】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有多大,大家在教材上找一找。
(生答:大约是3×10-26Kg。
)
【讲解】可见分子的质量真的是非常小。
【讲解】下面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图3-3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汉字“中国”,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汉字,其中笔画的线条宽度为10nm。
如果用这样大小的汉字来书写《红楼梦》一书,只需小拇指指甲的1/20那样小的面积,就可写进全书的内容。
、
【讲解】由此可见,分子和原子非常小。
【板书】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过渡】分子除了具有“很小”的性质以外,还有哪些性质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究,请同学们了解一下教材49页“探究”活动的内容。
【观察并介绍】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展示酚酞试液)这是它的溶液,是什么颜色(生答:无色)酚酞遇到氨水这样的碱性物质会变成红色。
【活动与探究】
步骤一、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颜色。
【抽生描述】溶液为无色
步骤二、取烧杯A中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
【抽生描述】酚酞溶液遇到氨水变为红色。
步骤三、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
【抽生描述】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而烧杯B中的溶液仍为无色。
【提问】1.将浓氨水滴入装酚酞溶液的试管中,酚酞溶液遇到氨水变为红色,说明什么(生答:酚酞与氨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
2.在接下来的实验中,酚酞溶液并没有与浓氨水接触,而酚酞溶液变红了,说明什么(生:分子在运动。
师:看来氨分子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着氨分子飞到了酚酞溶液中。
)
【激趣比喻】分子是不安分守己的,所有的分子都患了一种通病:多动症。
这就是分子的第二点基本性质: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
【解释】1.走到花圃会闻到花的香气。
2.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变干。
3.把品红放在静置的水中,整杯水会慢慢变红。
4.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甜味。
【过渡】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没有关系呢下面我们做实验。
^
【补充实验1】把品红放入热水中。
【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
【抽生描述】品红在热水中扩散得很快。
【讨论】说明什么
【小结】温度升高,分子的能量增大,运动的速率加快。
【解释】晾晒在空气中的湿衣服,夏天和冬天、晴天和阴天哪种情况更容易晒干为什么
【抽生回答】夏天和晴天更容易晒干。
因为夏天和晴天较冬天和阴天温度高,水分子能更快地扩散到空气中去,
【过渡】下面我们继续来探究分子的性质。
、
【设疑】毫升水和毫升酒精混合后,你认为它的总体积应该是多少
【过渡】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下面我们看视频。
【观看视频】毫升水和毫升混合。
【讨论】所得溶液体积小于25毫升。
这说明什么
【抽生回答】说明酒精分子之间和水分子之间都有空隙,当这两种分子混合时,有的分子挤占了空隙。
【讲解】这就好比一只麻袋装满了土豆,此时在这只麻袋里还能倒进去大米。
【观察】刚才我们由实验得出了“分子之间有间隔”的结论,下面我们回过头再来观察图3—2苯分子的图像,大家观察图中苯分子和苯分子之间有没有间隔
【板书】分子之间有间隔。
|
【讨论】在一个烧杯中加入一些水,向水中放入一块糖,液面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生答:升高)在烧杯外壁沿着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过一会儿糖块不见了,而杯中的水却有了甜味,这是为什么这时液面比原来的水平线低,这是为什么(生答:杯中的水却有了甜味,是因为糖分子扩散到水中去了,液面比原来的水平线低是因为糖分子扩散到水分子之间的间隔中去了。
)
【过渡】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小是否受温度的影响呢下面我们做实验。
【补充实验2】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
【抽生回答】变瘪的乒乓球重新鼓起来。
【讨论】这说明什么
【抽生回答】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提问】如果温度降低,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怎样的变化
【抽生回答】温度降低,分子间的间隔减少。
~
【讲解】这就是热胀冷缩现象的微观实质。
【解释】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为什么不能打得太足
【抽生回答】夏天气温高,分子之间的间隔会增大很多,气体的体积会增大很多,气打得太足容易爆胎。
【追问】如何解释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抽生回答】物体受热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体积会增大,物体遇冷分子之间的间隔减小,体积会减小。
【过渡】不同状态的物质,它们分子之间的间隔有没有差别呢下
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抽生演示】用注射器抽取等体积的水和空气,用手堵住针头口,推压活塞,感受推压的难易。
【提问】感受到什么说明什么
)
【抽生回答】感觉到空气比水容易压缩,说明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相对较大。
【结论】气态物质的分子之间有相对较大的间隔,而固态、液态物质的分子之间的间隔相对较小。
【解释】
1.为什么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在受压情况下气体液化,分子间的间隔会怎样变化
2.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占是否体积相同为什么
3.为什么木头难以压缩,而篮球、排球却可以压个坑
【提问】甘蔗糖,苦瓜苦,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这些现象这说明什么
【抽生回答】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
【追讲】如果是同种分子,性质当然相同。
三、达标检测
1.我能判断
(1)分子很小,它没有质量。
()
(2)分子只有在加热时才运动。
()
(3)流动的液体中分子是运动的,静止的液体中分子是静止的。
(4)气态物质的分子之间间隔较大,液态物质的分子之间的间隔较小,固态物质的分子之间没有间隔。
()
(5)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
2.我会选择
⑴一个装有开水的热水瓶有时瓶塞会被顶开的原因是()
A.水分解成氧气和氢气
B.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数目增多
C.水分子变大了
D.水分子间间隔受热变大,体积膨胀
⑵公安干警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屡建奇功,它可以嗅出毒品的原因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是可分的
]
C.分子体积极小
D.分子间有间隙
3.我会填写
如右图所示,当抽去玻璃片后,会观察到红棕色气体逐渐扩散到上瓶,同时下瓶颜色逐渐,最后,上下
两瓶颜色。
此现象说
明。
当两瓶气体混匀后,分
子(填“继续”或“停止”)运
动。
4.我会解释
⑴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
⑵小强指着水泥马路问爸爸:马路为什么要隔成许多小块,块与块之间为什么要留有间隔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课本习题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