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病例分析题:A-1. 李×, 女, 18岁, 因发热5天后皮肤巩膜黄染6天, 于2002年4月15日扶行入院。
患者于4月4日受凉后发热, 体温39℃左右, 伴有头痛, 咽痛, 身痛乏力, 食欲减退, 恶心, 上腹部胀痛及右上腹隐痛, 曾诊断为"上感" 及胃病, 给以银翘片及胃舒平治疗, 5天后热退, 精神食欲稍好转, 但旁人发现皮肤黄染, 病后大便稀, 无粘液, 无明显里急后重感, 近二日大便呈黄白色, 病后小便呈黄色, 渐变为浓茶样, 量中等, 无皮肤搔痒及咳嗽吐痰等症状, 无出血似倾向。
既往体健, 其母HBsAg (+), 无长期服药史, 未到过湖区。
查: T 37℃, P 70次/分, R 20次/分, BP 100/70mmHg, 发育营养可, 皮肤巩膜明显黄染, 皮肤未见出血点, 蜘蛛痣, 全身表浅淋巴结不大, 颈软, 心肺正常, 腹软, 肝在肋下1.5cm, 质软, 压痛, 表面光滑, 脾可及0.5cm, 质软压痛, 胆囊区无压痛, 肾区无叩痛, 膝反射存在, 病理征(-)。
化验结果: 血常规正常, 尿常规正常, 尿胆红素(+), 尿胆原(-)大便常规正常, 肝功能: 总胆红素84μmol/L, 直接胆红素60μmol/L, ALT>200u/L1.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2. 为确定诊断需作什么检查?3. 试写出本例的治疗原则(包括隔离, 饮食, 药物)A-2. 王×, 男, 12岁, 学生, 宁乡县人, 因突起发热头痛、呕吐2天,于2002年3月15日上午入院。
患者于3月13日出现畏寒, 发热, T 39℃, 头痛, 呕吐二次, 为胃内容物。
当日坚持上完课, 次日仍发热, 头痛加剧,呕吐频繁, 精神差, 晚上到卫生院检查: BP14/6KPa,T39.5℃, P112次/分,R 30次/分, 神清,胸腹四肢均有出血点, 压之不褪色, 颈有抵抗感,心肺未发现病征, 腹软, 肝脾未扪及, 克布氏征(+) 血象: WBC 18.4×109/L, N 0.86, L 0.14, 大小便常规检查无异常。
1.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2. 应进一步作哪些检查来协助诊断?3. 本例的处理原则是什么?B-1. 患者男性, 44岁, 干部, 因不规则发热8天于2002年3月14日入院。
3月6日上午突起腹痛, 位于脐周。
呕吐二次, 稀便, 4-5次/日,当晚寒战, 高热(42℃), 次晨神志不清, 血压下降,当地医院疑为败血症引起中毒性休克。
治疗后,3月8日血压恢复正常, 唯仍有驰张型或不规则高热、畏寒, 腹部持续隐痛, 偶有呕吐, 大便1-2次/日, 黑色。
曾用多种抗菌素,考的松激素治疗无效。
平素体健。
体查: T 40.2℃, P 124次/分, R 28次/分, BP 90/60mmHg,重病容, 神清, 皮肤巩膜不黄, 咽充血, 颈软, 心肺正常, 腹软,肝脾未扪及, 脐右侧有局限性压痛, 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肠鸣音亢进。
实验室检查: 血WBC 16.2×109/L, N 0.80, L 0.20, 尿常规(-),大便常规正常, 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入院后加强支持疗法的同时, 先后采用青霉素、苯唑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等治疗,继续使用去氢考的松100mg/日,体温波动于36.5℃-40.3℃, 病情未能控制,于3月4日突然昏迷,呼吸困难,瞳孔大小不等, 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1. 本例临床表现有什么特点? 应考虑什么诊断?2. 分析本例治疗失败的原因可能有哪些?B-2. 2.患者女性,28岁,平江县籍,已婚,因持续发热17天,于2001年9月17日急症入院。
患者于9月1日开始突起畏寒,发热,体温38℃,自认为"感冒",未经特殊治疗,3天后体温上升至39℃,感全身不适,到当地医院就诊,血象检查:WBC 7×109/L,N 0.62,E 0.02,L 0.35,经青、链霉素治疗无效于9月5日再去医院就诊疑为"伤寒",抽血做肥达反应结果"H"1:80,"O"1:40,"A"1:40,"B"(-),血象检查: WBC 6.7×109/L,N 0.65,L 0.35,改用氯霉素治疗无效。
因体温持续不退,全身酸痛,当地医院加用地塞米松每日10mg静脉滴注两天后体温下降,9月9日又开始发热,体温达39.5℃,伴有腹胀,右下腹压痛,加用庆大霉素每天2支,共用三天,12日又退烧回家,15日起发热,食欲不振,腹胀,再次加用地塞米松每天20mg静滴。
17日晨大便呈暗红色,并感头晕,面色苍白,口渴,出冷汗,即以发热待查收住院治疗。
既往体健,家中无类似病人。
体查:T 38.5℃,P 120次/分,RBP 80/50mmHg, 发育正常,急重病容, 面色苍白,颈软,心律齐,无杂音,心率120次/分,肺部清晰,腹软,肝肋下1cm,质软,脾肋下1.5cm,右下腹部压痛,无腹水征,脊柱四肢无畸形。
1. 本病例应诊断为何病?2. 应进一步作何检查确诊?3. 治疗原则是什么?C-1. 王×, 36岁, 农民, 因发热4天, 无尿1天, 于2002年2月18 日急诊入院。
患者于2月14日突起畏寒发热, 体温38-39℃, 伴头痛, 全身不适,咽痛, 经青霉素及退热药治疗, 病情无好转, 17日晨上厕所时昏倒, 即送县医院, 当时查BP 64/40mmHg, WBC 19×109/L, N 0.86, L 0.14, 疑为"败血症", 给予青霉素及卡那霉素并用升压药后血压回升, 体温恢复正常, 但小便仍未解出, 疑为感染性休克, 急性肾衰来我院就诊。
既往体健, 当地有类似病患者体查: T37.3℃, P100次/分, R 20次/分, BP 140/88mmHg, 重病容, 神志尚清, 颈软, 双结合膜充血, 胸前可见数个皮疹, 压之不退色,手臂及臀部注射处有多块成片瘀斑, 双肺清晰, 心率100次/分, 律齐,腹部轻压痛, 反跳痛, 肝肋下1.5cm, 质中等, 脾未及, 克布氏征(-), 血: Hb 130g/L, WBC 24×109/L, N 0.78, L 0.16, 异淋0.06,尿: 蛋白(+++), RBC (+), WBC 0-2/HP, 大便隐血试验阳性1. 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2. 应做哪些检查协助诊断?3. 治疗原则是什么?C-2. 张×, 男性, 28岁, 农民, 长沙县人, 因畏寒发热20天, 于2002年9月15日急症入院。
患者于8月25日感畏寒低热伴有乏力, 食欲减退, 9月3 日后持续高热, T 39-40℃, 伴有腹部隐痛, 大便稀水样, 3-4次/日, 不思饮食, 卧床不起, 在当地经用青、链霉素治疗, 效果不明显。
最近3天来, 大便带黑色, 因病情加重转来我院。
既往体健, 无"肝炎"、"结核"等病史, 周围无类似患者, 常有喝生水习惯。
体查: T 40℃, P 130次/分, R 28次/分, BP 110/70mmHg, 重病容巩膜轻度黄染, 皮肤未见皮疹及出血点, 颈软,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 肺部(-), 心律齐为130次/分, 第一心音低钝, 腹软稍胀, 肝在肋下1.5cm, 质软, 压痛(+), 脾在肋下2cm, 质软, 右下腹轻压痛, 膝反射存在, 克布氏征(-)血象: Hb 100g/L, WBC 4×109/L, N 0.60, L 0.40, Pt90×109/L,小便常规: 尿胆原(+), 尿胆红质(+),肝功能: TBIL 34.5μmol/L, DBIL 10μmol/L,ALT 160u抗HBs(+)肥达反应: O 1:160, H 1:160, A 1:40, B 1:401. 写出本例的诊断及诊断依据?2. 如何进一步明确诊断?3. 提出治疗建议D-1. 王×, 男性, 28岁, 农民, 岳阳县人, 因畏寒发热18天,伴有腹胀、腹泻10天, 于2002年8月10日急症入院。
患者7月22日渐感畏寒低热伴有乏力, 食欲减退, 一周后为持续高热, T 39-40℃, 伴有腹部隐痛, 腹胀, 大便稀水样, 2-3次/日, 不思饮食, 卧床不起, 在当地经用青、链霉素治疗效果不佳。
最近2天来大便带黑色, 因病情加重转来我院。
过去史: 生长在血吸虫疫区, 一年前治疗过血吸虫病。
体查: T 40℃, P 130次/分, R 28次/分, BP 120/80mmHg,重病容,神清, 皮肤未见皮疹及出血点, 颈部有轻度抵抗感, 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 肺部(-), 心律齐为130次/分, 第一心音低钝, 腹软稍胀, 肝在肋下1.5cm, 剑突下4cm, 质中等, 压痛(+), 脾在肋下2cm, 质中,右下腹轻压痛, 膝反射存在, 克布氏征(-)血象: Hb 90g/L, WBC 3.5×109/L, N 0.60, L 0.40,小便常规: 正常肝功能: TBIL 27μmol/L, DBIL 6μmol/L, ALT 140u肥达反应: O 1:160, H 1:160, A 1:40, B 1:40C S F检查: 清亮, 潘迪试验(-), 压力240mmH2O,细胞总数10个/mm3, 糖4mmol/L,蛋白0.4g/L,氯化物125mmol/L1. 写出本例的主要诊断及诊断依据2. 本例有何并发症及其依据?3. 为进一步确诊需做什么检查?D-2. 李×, 男性, 18岁, 农民, 浏阳县人, 因发热3天, 神志不清2天,于2002年元月4日急症抬送入院。
患者于元旦起右侧臀部疼痛, 走路跛行, 并感畏寒发热, 3日至当地医院就诊, 体查: T 40.8℃, P 140次/分, 傍晚神志欠清,发现身上多处出血点。
血象: WBC 14.4×109/L, N 0.85, L 0.15, 尿蛋白(+),RBC 0-1/HP,WBC 0-1/HP,以发热待查转来我院。
病后大小便正常,当地近年来有"出血热"病人。
入院体查: T 39.8℃, P108次/分, BP 120/85mmHg。
发育营养正常,神志欠清, 咽不红, 颈软, 上肢及胸前可见数个出血点, 心肺正常,腹软, 肝脾未扪及, 克布氏征(-), 左髂骨翼有局限性压痛, 右臂部红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