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物理大题答题书写规范

高考物理大题答题书写规范


(卷面上暴露出来的易犯错误的一些问题:
因不熟悉天体辐射知识,大多数考生解答不出来. ) [ 答案 ] (1)2× 1030 kg (2)4×10-12 J (3)1× 1010 年
●例 2(18 分)图 10- 1 中滑块和小球的质量均为 m,滑块可在水平放置的光
滑固定导轨上自由滑动,小球与滑块上的悬点 O 由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
【解析】 (1)(第一问给分点: 12 分)
解法一 设小球摆至最低点时,滑块和小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v1、v2,对于
滑块和小球组成的系统,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 2mv
1
2+
12mv22=
mgl
(3 分 )
同理,滑块被粘住后,对于小球向左摆动的过程,有:
1 2mv
2
2=
mgl(1-
cos
60
)
°(3 分)
4.方程式有多个的,应分式布列 (分步得分 ),不要合写一式,以免一错而
致全错,对各方程式最好能编号.
三、要有必要的演算过程及明确的结果
1.演算时一般先进行文字运算, 从列出的一系列方程推导出结果的计算式,
最后代入数据并写出结果. 这样既有利于减轻运算负担, 又有利于一般规律的发
现,同时也能改变每列一个方程就代入数值计算的不良习惯.
(4 分)
解法五 考虑小球从水平位置到最低点的过程:
若滑块固定,绳子的张力对小球不做功,小球处于最低点时的速率
2gl (由
14 分; ②对题中给出的地球的质量 m 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 g 视而不见,把 G
的数值代入计算太阳的质量,丢掉 11 分;
③太阳的质量 M 的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不对,丢掉 4 分. )
(2)(第二记分段: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核能 7 分 )
ΔE=(4mp+ 2me-mα)c2 (4 分)
代入数值得: ΔE= 4× 10-12 J. (3 分)
..
.
绳长为 l .开始时,轻绳处于水平拉直状态,小球和滑块均静止.现将小球由静
止释放,当小球到达最低点时, 滑块刚好被一表面涂有黏性物质的固定挡板粘住,
在极短的时间内速度减为零,小球继续向左摆动,当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θ=
60°时小球达到最高点.求:
图 10-1 (1)从滑块与挡板接触到速度刚好变为零的过程中,挡板阻力对滑块的冲量. (2)小球从释放到第一次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绳的拉力对小球做功的大小. [2008 年高考 ·全国理综卷Ⅰ ]
1.写出的方程式 (这是评分依据 )必须是最基本的,不能以变形的结果式代
替方程式 (这是相当多的考生所忽视的 ).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应有
mvR2,而不是其变形结果式
mv R= qB.
qvB=
2.要用字母表达方程,不要用掺有数字的方程,不要方程套方程.
3.要用原始方程组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续”进一些内容.
2.画出受力分析图、电路图、光路图或运动过程的示意图.
3.说明所设字母的物理意义.
4.说明规定的正方向、零势点 (面).
5.说明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临界条件.
6.说明所列方程的依据、名称及对应的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
7.说明所求结果的物理意义 (有时需要讨论分析 ). 二、要有必要的方程式
物理方程是表达的主体,如何写出,重点要注意以下几点.

述的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核能.
(3)又已知地球上与太阳光垂直的每平方米的截面上,每秒通过的太阳辐射 能 w = 1.35×103 W/m2.试估算太阳继续保持在主序星阶段还有多少年的寿
命. (估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 [2001 年高考 ·全国理综卷Ⅰ ]
..
.
【解析】 (1)(第一记分段:估算太阳的质量 14 分)
出半径是 r,你若写成 R 就算错.
3.一个字母在一个题目中只能用来表示一个物理量,忌一字母多用;一个 物理量在同一题中不能有多个符号,以免混淆.
4.尊重习惯用法.如拉力用 F,摩擦力用 f 表示,阅卷人一看便明白,如
果用反了就会带来误解.
5.角标要讲究.角标的位置应当在右下角,比字母本身小许多.角标的选
解得: v1=v2= gl (2 分 )
对于滑块与挡板接触的过程,由动量定理得:
I= 0- mv1
可知挡板对滑块的冲量 I =- m gl,负号表示方向向左. (4 分,其中方向占
1 分)
解法二 设小球摆至最低点时,滑块和小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v1、v2,由动
量守恒定律得:
mv1-mv2= 0 (3 分)
对于小球向左摆动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 2mv
2
2=
mgl(1-
cos
60
)
°(3 分)
可解得: v1= v2= gl (2 分)
对于滑块与挡板接触的过程,由动量定理有:
I= 0- mv1
..
.
可解得挡板对滑块的冲量为:
I=- m gl,负号表示方向向左. (4 分,其中方向占 1 分)
解法三 设小球摆至最低点时,滑块和小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v1、v2,由机
由于核变反应而使太阳中的 11H 核数目从现有的减少 10%,太阳将离开主序星
阶段而转入红巨星的演化阶段.为了简化,假定目前太阳全部由电子和
11H 核组
成.
(1)为了研究太阳演化进程,需知道目前太阳的质量 M.已知地球的半径 R = 6.4× 106 m ,地球的质量 m=6.0×1024 kg ,日地中心的距离 r= 1.5× 1011 m ,
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 g= 10 m/s2,1 年约为 3.2×107 s.试估算目前太阳的质量
M.
(2)已知质子的质量
mp=
1.6726×
10- 27
kg,
4 2
He
核的质量
mα=6.6458×10-27
kg,电子的质量 me=0.9×10-30 kg,光速 c=3×108 m/s.求每发生一次题中所
六、学科语言要规范,有学科特色
1.学科术语要规范.如“定律”、“定理”、“公式”、“关系”、“定
则”等词要用准确, 阅卷时常可看到“牛顿运动定理”、 “动能定律”、 “四边
形公式”、“油标卡尺”等错误说法.
2.语言要富有学科特色.在有图示的坐标系中将电场的方向说成“西南方
向”、“南偏西 45°”、“向左下方”等均是不规范的,应说成“与 x 轴正方向
I= 0- mv
可解得挡板对滑块的冲量为:
I=- m gl,负号表示方向向左. (4 分,其中方向占 1 分 )
(2)(第二问给分点: 6 分)
解法一 对小球下摆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l+W=
1 2mv
2 2
(4 分 )
可解得细绳对其做的功为: 1
W=- 2mgl. (2 分 )
..
.
解法二 绳的张力对小球所做的功的绝对值等于滑块在碰前的动能 (或等于
I=- m gl,负号表示方向向左. (4 分,其中方向占 1 分 )
解法五 由全过程的能量转换和守恒关系可得 (滑块在碰撞时损失的能量等
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等于滑块碰前的动能 ): ΔE=mglcos 60 =°12mv2 (6 分 )
可解得滑块碰前的速度为: v= gl (2 分 )
对于滑块与挡板接触的过程,由动量定理得:
1.“代入数据”,解方程的具体过程可以不写出.
2.所涉及的几何关系只需写出判断结果而不必证明. 3.重要的中间结论的文字表达式要写出来.
4.所求的方程若有多个解,都要写出来,然后通过讨论,该舍去的舍去.
5.数字相乘时,数字之间不要用“ ·”,而应用“×”进行连接;相除时也 不要用“ ÷”,而应用“ / ”.
械能守恒定律得:
1 2mv
1
2+
12mv22=
mgl
(3 分 )
又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1+m(-v2)=0 (3 分)
可解得: v1= v2= gl (2 分)
对于滑块与挡板接触的过程,由动量定理得:
I= 0- mv1
可解得挡板对滑块的冲量为:
I=- m gl,负号表示方向向左. (4 分,其中方向占 1 分)
(卷面上暴露出来的易犯错误的一些问题: ①数字运算能力低,能导出 ΔE=(4mp+ 2me-mα)c2,却算不出 ΔE= 4× 10- 12 J,丢掉 3 分;
②ΔE 的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不对,丢掉 3 分;
③ΔE 的计算结果的单位不对,丢掉 1 分. )
(3)(第三记分段:估算太阳继续保持在主序星阶段的时间 M
2.数据的书写要用科学记数法.
3.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应根据题意确定,一般应与题目中开列的数 据相近,取两位或三位即可.如有特殊要求,应按要求选定.
4.计算结果是数据的要带单位,最好不要以无理数或分数作为计算结果 (文
字式的系数可以 ),是字母符号的不用带单位. 四、解题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方式有讲究
设地球的公转周期为 T,则有:
mM G r2
=m(2Tπ)2r
(3 分)
m
mm′
g=GR2(等效式为: m′g=G R2 )
联立解得: M= m(2Tπ)2·grR32 (4 分 )
(3 分)
代入数值得: M=2×1030 kg. (4 分)
(卷面上暴露出来的易犯错误的一些问题: ①不用题中给的物理量符号,自己另用一套符号, r、R、m、 M 错用,丢掉
核聚变反应的次数 N=4mp×10% (2 分 )
7 分)
太阳共辐射的能量 E=N·ΔE
太阳每秒辐射的总能量 ε=4 πr 2·w (2 分)
E 太阳继续保持在主序星阶段的时间 t= ε (2 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