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冷链物流保鲜库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况 (1)1.2 承办单位概况 (2)1.3编制依据与研究围 (3)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1.5 研究结论 (4)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投资的必要性2.1项目提出的背景 (6)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7)第三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3.1 市场分析 (9)3.2产品生产及销售方案 (11)3.3销售策略和营销模式 (11)3.4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 (12)3.5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12)3.6 本项目的特色 (15)第四章建厂条件和厂址4.1库址选择 (16)4.2原料及品种 (18)4.3 建库条件 (19)第五章生产技术方案5.1 项目组成 (22)5.2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 (23)5.3项目建设容 (23)5.4 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31)第六章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6.1建筑地点环境现状 (32)6.3存在问题 (32)第七章消防7.1设计依据 (33)7.2工程环境与特征 (33)7.3总图与建筑 (33)7.4消防给水 (33)第八章工业卫生、劳动保护、安全防护8.1设计依据 (34)8.2 工业卫生 (34)8.3 劳动保护 (34)8.4安全保护 (34)第九章节能9.1设计依据 (35)9.2能耗分析 (35)9.3节能措施综述 (35)9.4节能管理 (35)第十章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10.1组织原则 (36)10.2组织机构 (36)10.3劳动定员 (36)10.4人员培训 (36)第十一章项目建设进度安排、工程建设管理及资金管理11.1 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37)11.2工程建设管理 (37)11.3 建设资金的管理 (38)第十二章招投标方案12.1土建工程 (40)12.2设备材料 (40)12.3招标围 (40)12.5招标方式 (40)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3.1 投资估算依据 (42)13.2 投资估算 (42)13.3 资金筹措 (43)13.4申请上级资金理由及数额 (43)第十四章经济效益分析14.1 财务分析依据 (44)14.2 财务分析 (44)14.3 收入计算 (45)14.4 销售税金及附加 (45)14.5 效益评价 (45)第十五章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结论15.1社会效益 (47)15.2生态效益 (47)15.3结论 (47)15.4建议 (48)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农产品冷链物流保鲜库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1.1.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1.3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所有制性质项目建设单位:xx法人代表:xx(董事长法人)所有制性质:国有企业1.1.4项目建设地点及年限建设地点:某西侧建设期限: 1年(2011年8月—2012年7月)1.1.5建设容与规模建设容:⑴、新建4200平方米的总库容3000吨的保鲜库一座;⑵、新建20000平方米周转货场,其中:钢架大棚一座10000平方米,砼地坪露天货场10000平方米。
⑶、完善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建设。
建设规模:项目设计保鲜库总库容3000吨及新建20000平方米周转货场,可以通过合理调配货物周转,设计年贮存葡萄3000吨。
其它果蔬类农副产品1500吨,保鲜库年周转1.5次。
贮藏品种以当地生产的鲜食葡萄为主,并兼顾其它果蔬类农副产品。
项目完成后每年可为公司新增产值2460万元,实现利润678.2万元。
1.1.6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3018.17万元人民币,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980.37万人民币,建设期利息37.8万元。
1.1.7资金筹措总投资3018.17万元,其中:申请银行贷款1000万元;企业自筹1018.17万元,上级借款1000万元。
项目实施后,实现税后净利润508.7万元/年,全部投资财务部收益率所得税后为18.25%;财务净现值(Ic=10%)税后为578万元;投资回收期税后6..03年;投资利润率22.5%。
1.1.8项目实施进度建议2011年8月完成前期的设计等准备工作,2011年8月开始建设,2012年7月底完成,2012年7月初项目验收并正式投入使用。
1.2 承办单位概况xx(以下简称“xx”)成立于2004年8月,是由xx国资委、3个大型国有农场及2个科研单位等联合出资组建的集团公司,是xx及xx “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之一,注册资金1060多万元。
公司下设市场开发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供应部、蔬菜瓜果批发市场和两个蔬菜种植基地。
经营主业涉及果蔬批发、果树、种条苗木种植销售、农副产品加工销售等业务。
管辖约1500人,在职职工300人,现有蔬菜种植基地4600亩,管理服务于垦区葡萄基地10万亩。
xx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具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设有董事会、监事会,下设总经理一人,副总经理一人。
其经营宗旨是为全市绿色农副产品的生产、技术指导、加工、销售提供一个优质的服务平台,推动绿色有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公司所属的蔬菜瓜果批发市场(原名为xx蔬菜瓜果批发市场)始建于1996年7月。
1998年经国家计委批准,列入国家计委、商务部、财政部等三部委重点扶持的“菜篮子"工程,是集蔬菜、瓜果批发为主的专业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2001年被自治区贸易厅行业办评为区十大市场之一;2002年被国家“三绿工程办公室”以〔2002〕008号文命名为“争创全国绿色批发市场示单位”;2003年被国家农业部定为“农业部定点市场”,同年被评为“xx贸易系统先进企业”;2004年被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命名为“百强市场”;2005年又被评为“蔬菜批发五十强市场”;2005年11月通过北京中食恒信认证,由国家商务部批准成为全国首批“绿色市场”,“双百市场”。
现已发展成为xx片区比较有影响的蔬菜瓜果集散地,成为xx市菜篮子工程的龙头企业,对丰富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以及调整城郊种植结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市场的蔬菜瓜果满足xx垦区的需求的同时,还主要供应沙湾、玛纳斯、奎屯、克拉玛依、博乐、伊犁、塔城等大部分xx县市。
公司所属的两个蔬菜种植基地有各类蔬菜种植面积4600亩,位于xx 市北部近郊,分为二个队,种植品种主要有西红柿、茄子、辣椒、芹菜、豆角、黄瓜等时令鲜菜,每茬单产3-4吨,部分品种单产达5吨,年生产蔬菜2万吨以上,是xx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
十一五期间xx加快发展特色果蔬园艺业,以绿色有机食品为目标,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建园,专业化管理,集约化生产的道路,目前已建成建设3万亩绿色蔬菜种植基地,形成年产绿色蔬菜9万吨的目标,成为xx地区重要的“菜蓝子”基地。
并且还建成了10万亩大粒无核葡萄生产,这是全师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果蔬园艺业“三足鼎立”产业结构的具体措施,产业发展以xx公司为龙头,形成葡萄的生产、贮藏、运输和销售的产业化运作模式。
目前,已建成的10万亩葡萄基地,其中0.8万亩鲜食葡萄已通过有关机构认证并颁发了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有5万亩葡萄基地通过了出口产地认证并获得证书,预计年产量达到10万吨。
目前xx当地果蔬保鲜等设施尚有很大缺口,已建成的3万亩蔬菜基地和10万亩葡萄基地产业链的延伸发展亟待解决。
鉴于产业的发展,xx公司在已筹建多座大型保鲜库的同时,拟利用各种资源,在农产品交易中心再新建一座3000吨保鲜库,部分满足果蔬基地的发展需求。
1.3编制依据与研究围(1)可行性研究的编制依据①根据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②《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改经贸[2010]1304号文)③《xx生产建设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④ xx《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⑤《xx十二五林果业发展专项规划》⑥《xx20万亩葡萄基地建设规划》(2005-2010年)⑦ xx农产品交易市场总体规划⑻《项目委托书》(2)研究围研究的围包括项目建设的依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产品市场分析、建设地址和建设条件、建设容及规模、工程设计方案、设备的容及配置、环境保护与节约能源、消防、职业卫生及劳动安全、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及培训、项目实施组织管理、建设实施进度安排、投资估算及融资方案、经济效益评价等容进行分析与论证。
(3)研究工作情况2011年8月,xx有关领导来我院司洽谈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项目,我院随后即刻召开预备会,积极准备工作,通过现场收集资料、调研,与xx相关人员就项目的建设规模、引进设备、厂址、总图、公用工程等问题进行研讨,确定了本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原则。
本项目根据QBJS-92《轻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容深度规定》和国家发放委推荐的《经济建设项目投资指南》开展工作。
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5 研究结论⑴、xx市从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优化产业结构、增加职工收入出发,大力发展果蔬产业,使大量的棉农从生产一线转移出来,从事附加值较高的园艺业生产,发展特色产业,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同时走产加销一体的产业化发展道路,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延长产品销售季节,有利于发挥产业优势,符合国家及xx产业政策。
⑵、通过冷链保鲜库建设,不仅可延长果蔬贮存期,而且其保鲜质量及损耗率各项指标均好于其他保鲜方法。
⑶、项目通过保鲜贮藏,既减少了果蔬腐烂损失,实现反季节销售,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经济效益较好。
⑷、以xx公司经营主业为平台,作为专项项目,可解决基地葡萄产品贮藏保鲜的实际需要,利用其市场开拓的优势,培育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有效降低产品市场风险,提高产业经济效益,保护农民利益。
⑸、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包装、运输、服务业等,社会效益良好。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成熟,设备先进,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可行。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投资的必要性2.1项目提出的背景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
自20世纪30年代,发达国家果蔬冷链物流就已形成成熟的现代果蔬冷链物流体系。
据资料显示,在欧美发达国家,果蔬的冷链物流量已占国销售总量的50%以上,日本果蔬物流中已有98%通过冷链。
而在中国,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依然存在低温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冷藏运输基础设施落后,运输损耗大;链上各环节企业分属不同的行业,要求指标难以认真系统贯彻,无序竞争、不规作业、人为断链等问题突出;致使专业冷链物流空载率大,企业运营成本增高;冷链物流系统上下游大多数未能一体化运作,不同环节未做到有效冷链衔接等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