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篇回填砂砾软土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 - 2 - 第二篇抛石挤淤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 - 6 - 第三篇挤密砂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 9 - 第四篇挤密碎石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 13 - 第五篇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 - 17 - 第六篇塑料排水板施工作业指导书...................................... - 25 - 第七篇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施工作业指导书 ......................... - 31 - 第八篇强夯法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 39 - 第九篇红黏土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 43 - 第十篇黄土地区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 49 - 第十一篇盐渍土地区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 - 58 - 第十二篇季节性冻土地区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 - 65 - 第十三篇土质路堤施工作业指导书...................................... - 73 - 第十四篇石质路堤施工作业指导书...................................... - 82 - 第十五篇挖方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 91 - 第十六篇粉煤灰路堤施工作业指导书.................................. - 100 - 第十七篇路基排水施工作业指导书...................................... - 107 -第一篇回填砂砾软土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1.0编制目的明确回填砂砾处治软土路基施工作业的具体要求、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质量标准,指导、规范回填砂砾处治软土路基作业施工。
2.0编制依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释译手册3.0适用范围适用于公路浅层处治软土路基施工。
4.0作业准备4.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复核处治方案的可行性、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4.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便道贯通,准备符合质量要求的砂砾。
5.0材料技术要求换填料应选用水稳性或透水性好的材料。
6.0施工工艺6.1对基底土质采用履带式整平碾压,切齐立边、回填砂砾。
6.2在清理好的地基上按设计或监理的要求分层铺筑质量合格的砂或天然砂砾垫层。
分层铺筑时应根据压实方法的不同分层铺筑的松铺厚度控制在20-40cm至规定的压实度。
压实方法应根据地基情况而选择振动法(平振、插振、夯实)、水撼法、碾压法等。
若采用碾压法施工则应经过试验确定其最佳含水量与最大干密度。
6.3 垫层宜分层摊铺压实,碾压到规定的压实度。
垫层采用砂砾料时,应避免粒料离析。
垫层宽度应宽出路基边脚500~1000mm,两侧宜用片石护砌或采用其他方式防护。
6.4砂砾回填压实采用振动式压路机进行碾压,推土机、平地机联合作业,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6.5铺设砂砾材料时,应从路基两侧向中间摊铺,厚度应均匀一致,满足设计要求,摊铺完成后用平地机进行刮平,然后用压路机碾压,表面平整。
6.6回填砂砾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6。
图6-6 回填砂砾施工流程7.0质量管理要点及检测项目6.1在施工过程中现场人员必须严格控制好含泥量,按规定的频次做试验。
6.2质量应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表4.2.2的规定表4.2.2 土方路基实测项目限不得小于规定标准,单个测定值不得小于极值(表列规定值减5个百分点)。
小于表列规定值2个百分点的测点,按其数量占总检查点的百分率计算减分值。
②采用核子仪检验压实度时应进行标定试验,确认其可靠性。
③特殊干旱、特殊潮湿地区或过湿土路基,可按交通部颁发的路基设计、施工规范所规定的压实度标准进行评定。
④三级公路修筑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其路基压实度应采用二级公路标准。
8.0常见问题处理8.1路基处理完毕,回填砂砾施工出现弹软现象时,需分析原因,检查处理深度,如处理深度不够应作挖除处理,并且,加深处理深度,然后重新分层回填砂砾碾压实。
8.2路基回填砂砾施工完毕后,压实度达不到要求,其中一个原因是碾压遍数不够,过时须要增加碾压遍数。
别一个原因是在碾压砂砾时的含水量与量佳含水量相差过大引起的,应调整砂砾的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相接近。
9.0安全及环保要求9.1安全要求1)施工前应检查施工机械包括自卸汽车的运行状态、良好情况。
2)现场指挥人员及机械操作手包括自卸汽车驾驶员应进行岗前培训及安全教育。
3)机械操作手包括自卸汽车驾驶员必须听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并且,不得疲劳作业,以减少安全隐患。
9.2环保要求1)施工中挖除的淤泥不得随意乱放,要放到指定的地点。
2)施工中如有污水,不得随意排放,避免污染农田及其他环境。
第二篇抛石挤淤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1.0编制目的明确抛石挤淤软土路基施工作业的具体要求、施工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抛石挤淤处治软土路基作业施工。
2.0编制依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释译手册3.0适用范围适用于公路浅层处治软土路基施工。
4.0作业准备4.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复核处治方案的可行性、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4.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便道贯通,准备符合质量要求的片石。
5.0施工材料技术要求应选用不易风化的片石,片石的厚度或直径不宜小于300mm。
6.0施工工艺6.1施工准备在开工前对相关的内业、外业进行准备工作。
6.2测量放样挤淤处理前,测量放样出淤泥塘底施工坡脚范围。
6.3地表清理抛石之前,鱼塘周边的草木残株及种植土、有机土、建筑垃圾、草皮、树墩、竹根等表层土要用挖掘机清除,并用人工配合清理。
6.4抛投片石(1)安排好石料运输路线,专人指挥。
摊铺平整工作采用挖掘机和推土机相结合进行,个别不平整处应配合人工用细块石和石屑找平。
(2)抛石采用挖掘机进行,方法为进占法。
首先,从淤泥塘靠近线路的拐角处向路基外侧由挖掘机利用大块石抛石,挖掘机推动大块石逐步将淤泥向路基外侧挤走,再用推土机推填石块之间镶嵌较小粒径石块,完成后,挖掘机、推土机来回走动进行碾压。
6.5待块石高出水面50cm时,采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合格,方可进行第二次抛石。
同样施工方法进行循环抛石、碾压作业直至达到设计高程。
若块石沉降量仍较大,则需再抛一层块石进行碾压,直至块石沉降量小于3mm为止。
6.6抛填片石挤淤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6。
图6-6 抛填片石施工工艺流程7.0质量检查及验收对已完工的施工段落进行现场检查,如宽度、厚度、压实效果等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则在其上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如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则重新进行碾压。
8.0施工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8.1施工中由于抛石不够密实,淤泥上返过多,顶面有淤泥而无法进行碾压。
应对表面进行清淤处理,并嵌挤小石块重新进行碾压直致达到压实要求。
8.2由于抛石的质量不好,在碾压时易粉碎,难以达到压实要求。
在压实完毕后应重新抛投质量较好的片石,并重新进行碾压。
9.0安全及环保要求9.1安全要求(1)施工前应检查施工机械包括自卸汽车的运行状态、良好情况。
(2)现场指挥人员及机械操作手包括自卸汽车驾驶员应进行岗前培训及安全教育。
(3)机械操作手包括自卸汽车驾驶员必须听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并且,不得疲劳作业,以减少安全隐患。
9.2环保要求⑴施工中挖除的淤泥不得随意乱放,要放到指定的地点。
⑵施工中如有污水,不得随意排放,避免污染农田及其他环境。
第三篇挤密砂桩施工作业指导书1.0编制目的明确挤密砂桩软土路基施工作业的具体规定、施工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挤密砂桩处治软土路基作业施工。
2.0编制依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释译手册3.0适用范围适用于公路深层处治软土公路路基施工。
4.0作业准备4.1内业技术准备4.1.1根据实际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质量计划),编制中力求考虑周到,措施得力,便于操作。
并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复。
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复核处治方案的可行性、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4.1.2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布设桩位,桩间距及安排桩的分布形式。
若有灌注桩和构造物基础,在其施工前必须完成砂桩。
在灌注桩两侧布设桩位时,应预留钻孔灌注桩施工位置。
4.2外业技术准备4.2.1施工便道贯通,拆除障碍物,平整场地,然后进行挤密砂桩施工,并准备符合质量要求的中粗砂。
4.2.2现场配备1名施工技术人员;工长1名,电工1名,每台桩机配备1名操作手、3~5名工人。
5.0施工材料技术要求材料要求:采用中、粗砂,大于0.6mm颗粒含量宜占总重的50%以上,含泥量应小于3%,渗透系数大于5×10-2mm/s。
也可使用砂砾混合料,含泥量应小于5%。
6.0砂桩施工中的一般规定6.1采用单管冲击法、一次打桩管成桩法或复打成桩法施工时,应使用饱和砂;采用双管冲击法、重复压拔法施工时,可使用含水量为7%~9%的砂;饱和土中施工可用天然湿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