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件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件


案例分析
几年前,比尔作为一名老生来听我的课。我安排 了教程结构,学生在学习下一单元之前必须掌握上 一单元。每个单元测验,他们可参加三次,可以获 得A、B、C三种等级。学期初的一天,比尔参加了 一次单元测验,并得了个B。我问他:比尔,你想 再测验一次来得到A吗?他说,哦,不教师,我并 不属于能得到A的学生。过了段时间,比尔走过来 对我说,他认为在他的试卷评分中可能有错误,我 检查后发现,原本正确的一道题目确实给判错了。 这就把他的等级提高到了A,我指给他看“比尔, 你终究是可以得到A的学生。从那以后,当在单元 测验中未达到A时,比尔几乎总是尝试第二次测验。
技能而增长的 对我的帮 帮助 能力观 助 任务难度 运气 不可 恒定不变 情绪、健康 控的 的能力观
情感
归因理论
不同的归因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积极的归因有助于个体保持成功的高期望 和积极情绪,从而提高动机水平。 消极的归因则易降低个体的成功期望,使 个体体验以消极情绪,并降低动机水平。
习得性无助感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观
意义学习
新识
机械学习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学习方式
实质性的 主观条件 客观条件
接受学习 先行组织者 发现学习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观
意义学习
澄清概念之 间的关系 讲授或呈现 教材 设计良好的 视听教学 科学研究
大多数常规的“研究 ” 或理智产生过程 学校实验室实验 运用公式解题
客观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教育性原则
高等学校教师
教师的社会角色
教师的能力素质
教师威信与师爱
教师的社会角色
新环境下高校教师所扮演的角色 教师领导方式 学习上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受欢迎 生活上的引导者和朋友; 教学风格 教师管理方式 程度 教育科学研究者 教师期望 专制型 罗森塔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 24%
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
创造的需 要
审美的需要
认知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自 我 实 现 需 要
基 本 需 要
案例分析
教师节时,王教师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昔日学生的一封信。信中有这么一段话:“老 师,你可能还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数学后来进步那么 快吧。我向来是个不被人注意的学生,胆子又小, 很怕老师。有个星期天,我在校外遇到了你,因为 数学又考不及格,怕你批评,正要避开。不料你不 仅没批评我不礼貌,反而笑吟吟地下车迎上来跟我 打招呼,关心地问我住校是否习惯,放假为什么不 回家,学习和生活是否有困难。这件事使我激动了 好几天,从那以后,我喜欢上了你的课,并终于在 期末的数学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
观察与分析阶段
积极的验证阶段
教师的能力素质
教学监控能力
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 教学活动前 计划与安排 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 教学活动后 评价与反馈 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 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从他控到自控 从不自觉经自觉达到自动化 敏感性逐渐增强
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 教学活动中 控制与调节
教师的威信与师爱
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 度 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 信 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 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指教师具有那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 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教师对学生在
第二编
高等学校学习心理
学习心理概述 学习动机 学习迁移
是不是一定要有好的学习动机后才进 行学习呢?
动机与行为效果的关系
正向一致 负向一致 正向不一致 负向不一致
动机
行为
+
+
-
-
+
-
动机
-
学习 +
+
行为效果
+
-
-
学习动机的理论
强化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 归因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效能感理论
强化动机理论
外部强化 内部强化 正强化 负强化
增强学习动机
惩罚
削弱学习动机
成就动机理论
默瑞:成就需要 麦克兰德、阿特金森:
成就动机是激励个人乐于从事自己认 动机强度=F(动机水平*期望*诱因) 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取 得成功的内在驱动力。 成功时得到 稳定的追求成 对某一课题是否
就的个体倾向 成功的主观概率 的满足感
成就动机理论
案例分析
数学试卷发下来了,小林瞟了一眼分数,脸唰地 一下红了。试卷上写着80分,这可是他从来没有考过 的分数。不用抬头,小林也能感受到数学老师责备的 目光。唉,都怪自己,这段时间花太多的时间在新买 的电脑上了。结果就…… 与小林的懊丧相比,他的同桌小刚则显得有些高 兴。他考了70分,这个分数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小刚 的数学一贯不好,他也知道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因 此这个分数多多少少让他有些吃惊。大概是那些选择 题碰巧选对了吧,他想,否则,怎么能得这样的分数 呢?…… 下课铃响了,小刚迫不及待地抱着球冲出教室, 而小林还坐在座位上,检查自己做错的题目。

6 增强保持 7 促进学习迁移 8 让学生做作业: 提供反馈

反馈阶段:强化
学习动机及其培养
学习动机的定义 学习动机的理论 学习动机的激发
学习动机的定义
学习动机的涵义
动机:激发、维持个体行为并使行为指 向特定目的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 状态 。具有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 功能、强化功能。 学习动机:激发、维持个体学习行为并 使行为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 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机械学习
记乘法口 诀表
试误“迷箱式” 的解决办法
接受学习
指导的发现学习
自主的发现学习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

动机阶段:期望 领会阶段:注意 习得阶段:编码 保持阶段:记忆贮存 回忆阶段:提取 概括阶段:迁移 作业阶段:反应

1 2 3 4 5
激发动机 把目标告诉学生 指导注意 刺激回忆 提供学习指导
自我效能感理论
班杜拉: 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 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直接强化
强化 期待
替代性强化 结果期待 自我强化 效能期待
自我效能感理论
作用: 影响因素:
行为的成败经验 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 替代经验 影响个体的努力和对待困难的态度 归因方式 影响个体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 情绪和生理状态

操作条件作用论
学习的过程 自发反应—强化刺激---加强反应 学习的规律: 正强化; 消除厌恶刺激,增加反应 负(消极)强化; 呈现厌恶刺激,降低反应 惩罚; 具体例子: 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多用正强化的手段 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得到表扬,促使 来塑造学生的良性行为;用不予强化的方法来 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提高 消除消极行为,而应慎重对待惩罚。
从而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教师的教
高等教育情境中 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 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的科学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德育心理 教学设计与测评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
有助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 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认知主义的学习观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观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观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观 认知结构
学习者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观
认知学习观
1. 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2. 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结构教学观
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对我们的启示
1. 激发学生的动机 2. 选择较好的教材呈现方式 3. 注意提供反馈
1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对象: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
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思维、想像等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心 理 现 象
个性差异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理想、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性:能力、气质、性格等
1
什么是心理学

《新大英百科全书》 在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有一座特 耳菲神殿,神殿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写 着--“人,认识你自己”。就是这么 一句话,经过漫漫几千年的演化,形成 了我们今天的心理学。
学习动机的激发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 竞赛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 努力
高等教育心理学
主讲人:吴 幼 珍
第一编
心理学与高等教育
心理学概论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学校教师
心理学概论
心理的概念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人类对心理现象的认识过程
灵魂
心脏 人脑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社会性 这种反映是一种主观的反映:能动性
教师的能力素质
教学效能感
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 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班杜拉: 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 结果期待 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包括结果预期 效能期待 和效能预期。
一般教育效能感
个人教学效能感
教师的能力素质
教学反思
反思日记 对于活动的反思 详细描述 活动中的反思 实际讨论 为活动反思 行动研究 具体经验阶段 重新概括阶段
学习动机的定义
学习动机的结构
需要
学习内驱力
认知 内驱力 自我提高 内驱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