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张唐铁路ZTSG-5标段锚固桩施工专项方案中铁十二局集团张唐铁路项目经理部六项目部二〇一三年五月目录1、工程概况 (1)2、施工准备 (1)3、技术要求 (1)4、施工方案 (2)5、施工要求 (3)6、劳动组织 (5)7、机具设备配 (6)8、质量控制及检验 (6)9、安全及环保要求 (9)锚固桩施工专项方案1、工程概况新建铁路张家口至唐山线李家营车站内DK324+785~DK324+899段路堑,DK324+842~DK324+500段路堤,位于柳河支流河流凹岸、陡峻山坡上,地势左高右低,陡坡自然坡率1:1.0~1:2.5,岩石裸露,植被较少。
线路中心最大填高为26.76m,路堤边坡最大高度约为38.05m。
在段落内路堑路堤各设置一排锚固桩。
区间路基DK328+438.77~DK328+468.77段路堑位于苗家营2号大桥张端,右侧为承唐高速,以填挖形式通过,线路右侧路堑设置锚固桩。
DK328+756~DK328+834段路堑笔架山隧道进口,地势陡峭,左高右低,在线路左侧路堑设置锚固桩。
地层:地表粗圆砾土,黄褐色至褐黄色,中密~密实,厚0~3.8m,基本承载力400kpa;粉砂岩:灰色、紫红色,细粒结构,层状构造,全风化~弱风化,基本承载力大于800kpa。
2、施工准备2.1场地平整,做好现场排水,并做到水通、电通、道路通。
2.2熟悉锚固桩工程设计图纸、说明及施工要求,以掌握施工区域各层土质的物理力学性质,桩持力层的岩土特征及/埋深、地下水位及分布情况。
2.3备齐挖孔施工机具、气体检测仪、模板、通风机、水泵、照明及动力电器以及土建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机具等,并检验各种机具的安全使用性能,确保施工机具使用安全。
2.4开挖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前对吊具及其他机具进行安全检查和试验,确保施工安全。
3、施工要求3.1施工前按设计提拱的配合比进行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
3.2混凝土由搅拌站集中拌和。
3.3钢筋绑扎按设计图纸要求施工,报请监理单位验收。
3.4挖孔和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现场技术人员应做好挖孔和灌注记录。
3.5技术人员、安全人员应现场值班。
4、施工方案4.1施工程序锚固桩施工以单孔为施工单元,施工作业相当灵活,主要程序有:平整场地——桩位放样——锁口施工——分节挖孔——分节护壁——桩底验收——下钢筋笼(钢筋绑扎)——灌注混凝土。
4.2施工工艺图4-4-1 锚固桩桩施工工艺流程图否否5 施工要求5.1 锁口护壁及挖孔的施工5.1.1 场地平整平整场地、清除杂物、夯打密实。
桩位处地面应高出原地面60cm,场地四周开挖排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孔内。
5.1.2 测量放样施工队配合测量人员按技术交底定出孔位,经检查无误后,埋设十字护桩,十字护桩必须用砂浆或混凝土进行加固保护,以备开挖过程中对桩位进行检验。
5.1.3 桩孔开挖采用从上到下逐层用镐、锹进行开挖,遇坚硬土或大块孤石采用锤、钎破碎,挖土顺序为先挖中间后挖周边,按设计桩尺寸加20cm控制截面大小。
孔内挖出的土采用提升设备垂直运输到地面,堆积到指定地点,防止污染环境。
注意挖孔过程中,路肩以上外露部分要保证护壁表面光滑及平整。
5.1.4 锁口护壁施工挖孔必须施作锁口护壁,采用钢筋混凝土锁口护壁,锁口上口0.4m范围厚60cm、下1.45m范围厚度35cm,上口高出地面60cm,使其成为井口围圈,以阻挡井上土石及其它物体滚入井下伤人,并且便于挡水和定位。
护壁厚20cm,护壁也钢筋混凝土施工。
该方法适用于各类土层,设计为每挖掘1m深时,即立模灌注混凝土护壁。
为保证路肩以上锚固桩外露部分的外观质量,两节护壁之间不留空隙,要求护壁模板光滑平整;路肩以下两节护壁之间可留一定的缝隙,以便混凝土的灌注施工,模板不需光滑平整,以利于与桩体混凝土的联结,为了进一步提高柱身砼与护壁的粘结,也为了砼入模方便,路肩以下部分护壁方式采用喇叭错台状护壁。
护壁砼的施工,采用竹胶板。
竹胶板配合方木自上而下周转使用,另设脚手架支撑。
5.2 钢筋的制作与安装5.2.1 锁口及护壁钢筋采用HPB235,钢筋加工形式共计4种,即NI、N2、N3、N4。
N1为Φ14;N2为Φ14;N3为Φ12;N4为Φ12。
锁口及护壁内的钢筋采用绑扎的连接形式,锁口与护壁、护壁与护壁之间的钢筋采用焊接的连接形式。
焊接的搭接长度必须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且焊缝饱满。
5.2.2钢筋检验钢筋进场且自检合格后,应申报监理单位抽检,抽检合格后再进行钢筋的加工。
5.2.3钢筋的端头及接头加工5.2.3.1钢筋接头加工符合下列规定钢筋接头采用双面搭接焊,焊缝长度不小于5d,接头两端钢筋轴线应位于同一直线上。
5.2.3.2加工钢筋的偏差不得超过表5-2-1规定。
5.2.4钢筋安装5.2.4.1 一般要求5.2.4.1.1钢筋数量、规格、位置、间距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5.2.4.1.2接头的分布要求a. 受弯构件的受控区在同一截面内(40d,d为主筋直径),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不大于50%。
b. 钢筋的接头分布在受拉区和受压区要求不同,当施工中分辨不清受拉区和受压区时,其接头的分布按受拉区处理。
5.2.4.2 桩身钢筋安装:钢筋笼形式吊装或孔内现场安装5.2.4.3 挖孔桩锁口及护壁钢筋均在孔内绑扎成型。
5.2.4.4 钢筋位置的偏差不得超过表5-2-2的规定。
表5-2-2 钢筋位置允许偏差5.3 模板工程护壁模板采用竹胶板配合方木使用;模板定位采用通过护桩“十”字线吊线锤、量尺寸的方法控制,要求支模尺寸不小于设计,垂直度不大于0.5%。
5.4 灌注混凝土5.3.1 在灌注混凝土前应对孔尺寸、孔深、孔型全部检查并报监理工程师,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灌注混凝土。
5.3.2 灌注支架采用移动式的支架,事先应拼装好,用时移至孔口,以悬挂串筒、漏斗底口。
5.3.3 从高处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
5.3.4 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震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
5.3.5 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m。
5.3.6 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自动计量,罐车运输,串筒灌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混凝土的浇筑入模温度不低于+5℃,也不高于+30℃。
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器的振动深度一般不超过棒长度2/3~3/4倍,振动时要快插慢拔,不断上下移动振动棒,以便振捣均匀,减少混凝土表面气泡。
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10cm,移动间距不超过40cm,与侧模保持5~10cm距离,对每一个振动部位,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即混凝土不再冒出气泡。
6 劳动组织序号工种名称人数备注1 工班长 12 挖孔 4 每孔两班倒3 爆破工 14 普工 37 机具设备配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 气体检测仪台 12 通风机台 13 水泵台 14 照明设施套 15 提升架套 16 卷扬机台 17 手推车或翻斗车辆 18 镐、锹、手铲、钎套 119 安全活动盖板块10 安全爬梯个 18 质量控制及检验8.1 人工挖孔桩的质量检验执行现行的施工技术指南和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8.2 孔底虚土多。
防治措施:要有详细的地质报告,特别是水文地质报告,以便预先制定有效措施,减少孔底虚土超标。
严格控制孔深超挖,完孔后,孔底虚土必须全部清除,见到坚实的原状土。
扩底部位遇到砂土层时,应采取支护措施。
8.3 桩孔倾斜及桩顶位移偏差大。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图定位,并有复检制度。
轴线桩与桩位桩应用颜色区分,不得混淆。
开始挖孔前,放挖孔线,安装护壁模板必须用桩中心点校正模板位置,并由专人负责。
定位中心线与设计轴线偏差不得大于20mm。
挖孔过程中,应随时用线坠吊放中心线,发现偏差过大立即纠偏。
要求每次支护壁模板都要吊线一次(以顶部中心的十字圆环为准)。
扩底时,应从孔中心点吊线放扩底中心桩。
应均匀环状开挖进尺,每次以向四周进尺100mm为宜,以防局部开挖过多造成塌壁。
成孔完毕后,应立即检查验收,紧随下一工序,吊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避免晾孔时间过长,造成不必要的塌孔,特别是雨季或有渗水的情况下,成孔不得过夜。
8.4桩孔8.4.1 一般规定:桩孔开挖前应做好施工场地平整及地面截排水和通风设施。
桩孔第一节护壁应高出地面60cm,加强孔口护壁,做好并口锁口,防止地面坍塌。
桩孔开挖和支护不得在土石层变化处和滑床面处分节。
护壁厚度不得小于25cm,护壁混凝土应紧贴围岩灌注;灌注前应清除岩壁上的松动石块、浮土。
滑动面处的护壁应加强。
在承受推力较大的护壁和孔口加强衬砌的混凝土中应加筋。
在围岩松软破碎和滑动面的节段,应在护壁内顺滑坡方向用临时横撑加强支护,并注意观察其受力情况,当发现横撑受力变形、破损而失效时,孔下施工人员必须立即撤离。
开挖过程中应及时记录地质剖面、滑动面位置,填好地址柱状图,并根据地质情况,及时做好支护。
桩孔挖至设计标高后,应由监理、设计、施工人员会同验孔,并结合滑动面实际情况确定孔底高程。
8.4.2 主控项目:锚固桩桩孔断面尺寸不得小于桩身设计断面尺寸加护壁厚度。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检查5~10个断面;监理单位检查1~2个断面。
检查方法:尺量。
桩孔孔型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量测。
桩孔孔底持力层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现场鉴别。
8.4.3 一般项目:桩孔中心位置、断面尺寸、孔底高程、桩孔垂直度允许偏差及检验应符合表9-1的规定。
表8-1 孔桩中心位置、断面尺寸、孔底高程、桩孔垂直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8.5 钢筋骨架8.5.1 一般规定:抗滑桩钢筋骨架安装就位后应有确保混凝土灌注时钢筋骨架不得上浮的措施。
8.5.2 主控项目:钢筋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骨架的规格、数量、形式及钢筋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竖向主钢筋或其他钢材的接头应避开土石分界和滑动面处。
8.5.3 一般项目:锚固桩钢筋骨架安装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应符合表8-2的规定。
表8-2 抗滑桩钢筋骨架安装尺寸允许偏差及验收标准8.6 桩身混凝土8.6.1 一般规定:抗滑桩混凝土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
灌注混凝土前应清除孔底松散土石、抽干积水,并应检查净空尺寸、钢筋骨架就位情况。
地下水发育时,应采取水下混凝土灌注法。
8.6.2 主控项目:抗滑桩混凝土所用水泥、粗细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进场检验应符合相关规范规定。
抗滑桩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100m3混凝土取一组试件,不足100m3亦制取1组试件;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10%平行检验,且不少于1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