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武汉至十堰铁路孝感至十堰段HSSG-9标锚固桩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审批: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汉十铁路HSSG-9标项目经理部一分部二〇一六年二月目录1编制依据 (4)1.1编制依据 (4)2工程概况 (4)3施工部署 (6)3.1施工供水用电 (6)3.2施工便道及场地平整 (6)3.3挖桩设备及人员 (6)4施工工艺 (8)4.1施工准备 (8)4.2人工挖孔 (9)4.2.1主要施工方法及顺序 (9)4.2.2运输方式 (10)4.2.3挖掘的一般工艺要求 (10)4.2.4桩位测量、垂直度控制 (12)4.2.5开挖、出渣及渗水处理 (13)4.2.6混凝土护壁 (13)4.2.7通风、照明及通信 (16)4.2.8孔底清理 (16)4.3钢筋笼制安 (16)4.4桩基混凝土灌注 (17)4.4.1施工方法 (17)4.4.2灌注前准备 (18)4.4.3混凝土灌注 (18)4.4.4混凝土施工连续性保证措施 (19)4.5挡土板的制作及安装 (19)5质量保证措施 (19)5.1建立质量“自检”体系 (19)5.2施工图的审核与优化 (20)5.3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 (20)5.4强化施工测量控制 (20)5.5严格技术交底制度 (20)5.6注重施工过程的检查与验收 (20)5.7自觉接受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的质量监督 (21)5.8加强原材料试验管理 (21)6安全管理及安全技术措施 (21)6.1安全管理措施 (21)6.2安全技术措施 (24)6.3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25)7季节性施工措施 (26)7.1雨季施工安排及措施 (26)7.2夏季高温施工措施 (27)8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27)8.1建立环境保护体系 (27)8.2设置弃渣专用通道 (28)8.3防止扬尘的措施 (28)锚固桩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编制依据(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铁路总公司相关规章制度、地方政府(省、直辖市)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规定。
(2)《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Q/CR 9004-2015)。
(3)湖北汉十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办法(试行)》(鄂汉十铁工[2015]39号)。
(4)投标人依据GB/T19001质量标准体系、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建立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5)《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J 1147-2011)。
2工程概况岘山二号隧道位于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境内,场区以侵蚀构造低山为主,地形陡峭,隧道穿越灰岩等弱风化地层,局部浅埋,构造段为强风化破碎基岩。
根据设计,岘山二号隧道进口洞口左侧DK286+440~286+460段采用锚固桩,共5根,其布置位置见图“岘山二号隧道进口锚固桩桩位布置图”。
锚固桩采用C35钢筋混凝土现浇,桩间直立面采用桩间板防护,其中1号~4号桩为Ⅰ型桩,截面为2.25×2.5m, 桩长24m,5号桩为Ⅱ型桩,截面为2.5×2.5m, 桩长24m。
岘山二号隧道出口洞口右侧DK287+451~287+569段采用锚固桩,其布置位置见图“岘山二号隧道出口锚固桩桩位布置图”,共24根,1号~23号桩为Ⅰ型桩,截面为2.25×2.5m,桩长为24m 。
24号桩为Ⅱ型桩,截面为2.5×2.5m ,桩长为24m 。
岘山二号隧道进口锚固桩桩位布置图中心里程中心里程中心里程中心里程中心里程中心里程中心里程中心里程中心里程中心里程中心里程中心里程中心里程中心里程中心里程中心里程中心里程中心里程中心里程中心里程中心里程中心里程中心里程中心里程左线线路中线隧道中线右线线路中线武汉十堰说明:1.II型桩截面为2.5m×2.5m,桩长为24m。
2.I型桩截面为2.25m×2.5m,桩长为24m。
3.I型以及Ⅱ型桩边与桩边间距2.75m。
4.Ⅱ型中心距离Ⅰ型中心间距5.125m。
5.I型距离I型中心间距为5m。
岘山二号隧道出口锚固桩桩位布置图岘山二号隧道锚固桩统计如下:表2-1隧道锚固桩工程工点表3施工部署3.1施工供水用电隧址区地表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具有山区季节性河流特征,水量动态变化较大。
经现场调查,岘山二号隧道进口施工用水抽取附近谷隐寺井水;岘山二号隧道出口施工用水抽取附近泉水,自来水备用。
所有施工用水需检验合格后使用。
为满足施工用电,就近“T”接附近电源以满足施工用电,岘山二号采取单口施工,由出口向进口掘进。
在岘山二号隧道出口设置630KV A变压器一台以满足岘山二号隧道施工用电,同时各配置300KW发电机一台作为备用电源,保证在停电等情况下施工的连续性。
岘山二号隧道进口抗滑桩施工采用岘山一号隧道出口变压器电源。
3.2施工便道及场地平整岘山二号隧道出口进场施工便道利用既有岘山路及凤凰四组道路进入施工现场,进场走行线路为:岘山路→凤凰四组道路(水泥路)。
岘山二号隧道进口进场施工便道首先利用既有岘山路,后通过新建便道进入施工现场,进场走行线路为:岘山路→新建便道。
施工便道技术标准:单车道宽度4.5m,每隔300m设置长30m的错车道(路面宽6m),泥结碎石路面,路面横向设2%排水坡,路面两侧设排水沟0.5m*0.5m的断面尺寸,弯道地段设安全警示标志。
本隧道需新建、改扩建即有便道共计3.8km,其中新建便道1.8km,改扩建即有便道2km,其中横向便道主要利用岘山路。
3.3挖桩设备及人员(1)挖桩施工拟投入设备情况,见下表3.3-1。
(2)人员投入情况,见表3.3-2、表3.3-3。
4施工工艺4.1施工准备(1)平整场地,清除坡面危石浮土;坡面有裂缝或坍塌迹象者加设必要的保护措施,铲除松软的土层并夯实。
(2)引出桩位十字线,定出桩孔准确位置,设置护桩并记录,测量人员需经常检查校核。
(3)每个孔桩开挖前,做好通风设施。
将孔位四周的场地整平,并进行夯实;人工夯实每层厚度不得大于0.25m,机械夯实每层不大于0.3m.锁口采用钢筋混凝土,高出地面0.2m,锁口四周场地平整后,采用M7.5水泥砂浆抹面,厚度1cm。
平整面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4)孔口四周挖设排水沟,完善排水系统,及时排除地表水,必要时搭设孔口雨篷。
(5)安装提升设备,布置好出渣道路,合理堆放材料和机具,避免增加孔壁压力,不影响施工。
(6)挖桩设备、施工用水、用电及安全防护设施均按要求安装到位。
(7)机具准备人工挖孔所需的设备及工具主要有:提升架(采用角钢焊接成型)、手推车、锹、手铲、钎、线坠、吊桶、串筒、振捣棒、插钎、粗麻绳、钢丝绳、安全防护栏、防水照明灯(低压12V、60W)、电焊机、通风及供氧设备、活动爬梯、安全帽、安全带、挖掘机、自卸车、风镐卷扬机等。
护壁设备:模板、支撑架等。
电焊机、汽车吊。
4.2人工挖孔4.2.1主要施工方法及顺序桩孔采用人工挖孔,挖掘方法一般组织两班制连续作业,采用电动链滑车或架设三角架,用10~20KN慢速卷扬机提升,卷扬机要设限位器。
弃渣装入吊桶通过卷扬机提升至孔外堆弃。
挖掘程序视土层性质及桩孔布置而定。
石方开挖施工顺序:钻眼→爆破→开挖、出渣→安装钢筋→混凝土护壁→孔底清理→检验。
土方开挖施工顺序:开挖、出渣→安装钢筋→混凝土护壁→孔底清理→检验、。
开挖时人工自上而下逐层用镐、锹进行,开挖由中部向周边进行,遇到坚硬土层用锤、钎、风镐破碎,遇孔内岩石时采用浅眼爆破。
完成一节后及时安装护壁钢筋,进行混凝土护壁浇注。
桩孔开挖时,先开挖桩孔中间部分的土方,然后向周边扩挖,控制好桩孔截面尺寸,根据土质的不同,确定开挖节段高度。
在土质好的情况下,约lm为宜;当土层坚硬,不致坍陷时可加大到1.5m ;当土层松软如细沙土或含水率大的豁土时,开挖节段高度可减小至0.4m~0.8m。
矩形桩挖孔尺寸为:上口长宽较设计两端各大15cm,下口长宽较设计两端各大25cm,成棱台形。
挖孔过程中做好原始记录,发现地质情况有变化时,应立即汇报,从施工工艺及安全设施上采取措施。
4.2.2运输方式垂直运输架有提升钢框架作为承重结构,配置慢速卷扬机提升;门式钢管梁架作为承重结构,配置电动葫芦提升及横移。
第一节段桩孔浇筑完混凝土后,桩孔旁的钢框架,通过三角架的转动横移。
门式钢管梁架安装在桩孔正上方,通过电动葫芦提升,沿钢管梁横向移动。
在垂直运输架上安装滑轮组和电动葫芦、穿上卷扬机钢丝绳,在适当的位置安装卷扬机,地面运土用手推车或小翻斗车。
人员上下采用专用吊笼,安全绳栓挂于钢丝绳下,吊笼下放至桩底后,打开防护栓,解开安全绳,吊出吊笼,上来时顺序相返。
出渣采用卷扬机提升吊桶、手推车运输的方式,孔内人员将碎土石块装入吊桶,孔口人员启动卷扬机将其吊出孔口,由专人将其装入手推车内,运至弃渣位置处。
吊桶由铁皮卷制而成,容量0.3m³,在制作吊桶时,吊孔处要进行加强,在装渣时,为确保安全,装入的渣块不能超过0.2 m³,即不超过容量的2/3位置。
挖孔施工工艺详见下图“挖孔施工工艺流程图”。
4.2.3挖掘的一般工艺要求(1)挖掘时,不必将孔壁修成光面,要使孔壁稍有凸凹不平,以增加桩的摩阻力。
(2)施工过程中,经常按每节护壁检查桩孔尺寸和平面位置,桩倾斜度不超过0.5%桩长,且不大于20mm。
孔径、孔深不小于设计值。
(3)挖孔时如有水渗入,应及时支护孔壁,防止水在孔壁浸泡流挖孔施工工艺流程图淌造成坍孔。
渗水应设法排除(如用井点法除水或集水泵排)。
桩孔挖掘及支撑护壁两道工序必须连续作业,不宜中途停顿,尽量缩短成桩时间,以防坍孔。
(4)挖孔如遇到涌水量较大的潜水层压水时,可采用水泥砂浆后灌卵石环圈。
4.2.4桩位测量、垂直度控制桩基开挖前及在开挖过程中要对桩位进行复测。
安装钢筋笼前对桩位进行复测,以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无误,为下一工序正常施工提供良好的施工条件。
为防止在钻爆开挖过程中桩孔倾斜,需采取吊垂球的方式控制桩孔垂直度。
首先,复测控制网,加密控制点,用全站仪精确放样孔桩四个十字形护桩及桩位中心点,根据中心点放出环形开挖线,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日常校核工作,确保桩位准确。
然后每层钻眼及护壁浇注前,由垂球根据护桩点与中桩距离,进行吊中线控制施工垂直度。
本项目桩基深度均在30m以内,故采用吊垂球法即可。
在施工过程中从严控制,确保桩位偏差及桩垂直度均能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正式进场施工前,进行管线调查后,清除施工场地地面以下2米以内的障碍物,不能清除的做好保护措施,然后整平、夯实;同时合理布置施工机械、输送管路和电力线路位置,确保施工场地的“三通一平”。
4.2.5开挖、出渣及渗水处理开挖、吊运第二节段桩孔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