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八世纪下半叶一十九世纪 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十八世纪下半叶一十九世纪 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1851年的伦敦水晶宫
铁和玻璃的配合
1、地点: 伦敦海德公园 2、时间: 1851年春天 3、用途:“水晶宫”是一座展 览馆,专为1851年5月1日开幕的 世界 工业产品大博览会
派克斯顿提出了一个完全新颖的革 命性的建筑方案.他设计的展馆总 长约564米(1851英尺).总宽约124米 (408英尺),共三层.外形逐层收 退.立面正中有凸出的半圆顶.顶 下的中央大厅;由地面到最高处约 33米(108英尺).大厅宽约22米(72英 尺).左/;左右翼大厅高约20米(66 英尺)。大厅两旁楼层形成跑马廊。 展馆占地7.18万平方米(77.18)/ 平厅英尺).建筑总体积为93.46万 立方米(3 300万立方英尺).
(3) 科学技术长足进步。
科学技术的进步:
1807年美国出现蒸汽推动的内河轮船,1819年汽轮第一次渡过大西洋。 19世纪初,陆上运输方面出现铁路用的蒸汽机车。1825年,第一条客 运铁路线在英国建成,长度为25千米。接着在欧洲和美国便出现了铁 路建设的热潮。1830年,全世界铁路长度共195千米,1850年增为3.8 万千米,1870年达到20万千米,1900年又猛增到127万千米。19世纪中 期,机器制造技术进步迅速,开始用机器制造机器,机械和机器渐次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在封建社会母体内孕育起 来的,资产阶级为推翻封建统治而进行资产阶 级革命,经过长期曲折斗争,才把政治权力夺 到自己手中,建立了稳定的资产阶级专政。在 西方国家中,英国最先完成这个历史过程,其 他国家都是在19世纪才稳定了资产阶级专政。 如法国于1789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经历长期 的复辟和反复辟、帝制和共和的斗争,到19世 纪70年代,法国才确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政体。德国和意大利在19世纪70年代才结束国 内的分裂状态,建立了统一的资产阶级国家。 美国经过1775—1781年的独立战争取得独立的 地位,又经过1861—1865年的南北战争,资产 阶级才取得独占的统治权。
伦敦水晶宫博览会盛况:
1851年的水晶宫在建筑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它所负担的功能是全新的:要求巨大的内部空间,最少的阻隔, 以便安置许多庞大的工业产品,以及外域运来的奇花异木,它要同时 容纳众多的参观者在其中任意流动。
第二,它要求快速建造。博览会从筹备到开幕不过一年多时间,留给 设计和施工的时间非常之短,因此必须采用新型材料,新型结构,利 用工业革命带来的新技术,才能满足这些要求。水晶宫采用的铁构件 和玻璃都是由工厂大量生产,然后运到现场安装的,因此,自然要采 用标准化的构件。水晶宫第一次大规模地显示了采用工业化的预制装 配化方法的优越性。
欧洲16世纪的施工机械
(2)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工业化。
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扫除了政治障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确立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最重要的标志便是工业革命和工业化。 西方各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和速度各不相同。 18世纪后期,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到19世纪30年代末,基本工业部门中机 器生产已占优势。继英国之后,美国于19世纪初,法国于19世纪20年代,德国 于19世纪40年代, 也先后开始工业革命。 到19世纪后半期,这些 国家的工业化从轻工业 扩展到重工业部门。19 世纪最末30年,这些国 家的工业化达到高潮, 重工业部门发展尤其突 出。主要西方国家由此 从传统的以农业和手工 业为主的社会步人工业化社会。 巴黎罗浮宫建造工地,1677年
是欣美对新建筑的探求时期,也是向现代建筑过渡的
时期,虽然欧美各国的探新活动是不成熟的,但毕竟
为现代建筑的发展摸索了道路.
第三个阶段是在第一次和第二次肚界大战之
间。这是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建筑的形成与发展时

期。在建筑上已有了系统的理论,在技术上已有 了成熟的经验与手法.现代建筑的思潮巳逐渐在

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
美国国会大厦
二、 浪漫主义 (BOMANTlCISM)
浪漫主义是十八世纪下半叶到十九世纪上半叶活跃在欧洲文学艺术领域中的 另一种主要思潮,它在建筑上也得到一定的反映,不过影响较小.
浪漫主义建筑最著 名的作品是英国国 会大厦它采用的是 亨利第五时期的哥 特垂直式,原因是亨 利第五(1387~1422) 曾一度征服法国,采 用这种风格象征着 民族的自豪感.
制造铁的型材以后铁结构的运用遂愈益广泛。 5、19世纪中叶美国一些大商业城市中最早出现全铁框架的多层商 业建筑, 6、1867年巴黎博览会上展出过用空心砖做填充墙的铁框架住宅
铁框架的实例: 英国1793—1796年建造的桑德兰铁桥
铁框架的实例:
A、芝加哥铁框架建筑 B、美国圣路易斯城铁建筑
A B
高层金属框架结构
埃菲尔铁塔 (Eiffel Tower) 1889年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举办的巴 黎博览会而建造
埃菲尔铁塔
铁塔(Eiffel Tower)高300米的 ,它是由法 国著名工程师埃菲尔(G.Eiffel,1832— 1923)负责设计的,故称埃菲尔铁塔。这 座铁塔有1.2万个构件,用250万个螺栓 和铆钉连结成为整体,共用去7000吨优 质钢铁。铁塔耸立至今已一百多年,它 已成为巴黎的标志。铁塔虽然不是房屋, 但它的建成有力地证明了钢铁框架的优 异性能,在19世纪末期预示着建筑向上 发展的巨大可能性。
2、近代资本主义在不同国家里的发展是不平衡性:
3、近、现代建筑史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自十八世纪下半叶至十九世纪下半
近 代
叶.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工业革命后大城市恶性膨胀, 传统建筑出现了新的矛盾,于是新旧建筑思潮的斗争 开始了,新的建筑技术与功能不断地促进着建筑形式

的变化。阶段是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初。这
用于各种生活领域。1867年诺贝尔发明黄色炸药。19世纪70年代到80 年代,人类发明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力渐渐排挤蒸汽力,如蒸汽牵引 的升降机改用电力,成为“电梯”。1875年出现改良的电话,1880年 柏林有了电车,电灯也逐渐推广。19世纪90年代发明了无线电报。内 燃机也开始推广,有了使用汽油的汽车。这一时期远距离送电也获得 了成功。
3、主要代表: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狄德罗等人.
4、核心内容: “自由”,“平等”, “博爱”
古典复兴建筑在各国的发展
大体上在法国是以罗马式样为主,而在英国,德国则希腊式样较 多.采用古典形式的建筑主要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国会,法院,银行、 文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
巴黎万神庙
德国
德国柏林宫廷剧院
水晶宫在当时的评价:
水晶宫在当时评价: 一方面,许多建筑师和高雅人士认为它算不上是architecture,仅仅 是一个construction,意即它不属于建筑艺术或高尚建筑的范围,而 只是一个构筑物;
另一方面,它又获得了广大公众和不带偏见的专业人士的喜爱。当 时的报道说,参观水晶宫的人群对它抱有像是对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一样尊崇的情绪,有人描写在水晶宫里的感觉如同“仲夏夜之梦”。
第三,建筑造价大为节省。派克斯顿等人提出的建筑方案和建造方法 是当时最经济的一种,按当时的价格计算,水晶宫内部建筑体积的造 价合每立方英尺一个便士。
1851年的水晶宫在建筑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第四,从水晶宫的设计和建造过程可以看出,只有熟悉和掌握有关 的新材料、新技术的人员才能解决新的建筑课题,建筑师如果墨守 陈规,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就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五,水晶宫显示了一种把实用性、技术以及经济放在首位的设计 思想,这种要求有力地突破了沿袭传统建筑样式的做法。尽管在水 晶宫的建造过程中,这一切是不得已的,被逼出来的,然而也不是 偶然的,相反,它预示着时代发展的趋向。 第六,水晶宫的建筑形象向人们预示了一种新的建筑美学质量,其 特点就是轻、光、透、薄,它们与传统砖石建筑的厚、重、闭、实 大相径庭。
巴黎圣心教堂
第三节 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类型
一、房屋建筑中钢铁结构的采用
1、人类使用铁的历史
A、在18世纪末叶以前,在房屋建筑中,铁主要是用以制作栏杆、 铰链、钉钩、把手等小型部件以及装饰之用。在有些建筑中,也出现 过起结构作用的铁制部件,如古代砖石拱券上的铁制拉杆和圆顶上所 用的铁箍等,但这些铁件也只是砖石结构或木结构的配件。但铁都没 有成为主要的建筑结构材料。
3、应用:a、美国1857年这座升降机被装于纽约的一座商店,1864年 这 种升降 机技术传至芝加哥.1870年贝穗(c.W.Badwin) 在芝 加 哥发明了水力升降机,此后,到1887年便开始应用电梯. b、欧洲升降机的出现则较晚,直到1867年在巴黎国际博览会 上装置了一架水力升降机,以后是1889午应用于埃菲尔铁塔内。
铁框架房屋的发展及较早的实例:
B、在房屋中,最早采用的铁结构是生铁柱子。
铁框架房屋的发展及较早的实例:
1、18世纪80年代英国的纺织工厂首先采用生铁内柱。 2、铁也开始用来建造屋架,如1786年巴黎法兰西剧院的熟铁屋架 3、以后又出现了外部采用砖石承重墙而内部粱柱用铁制造的砖石—铁混
合结构的多层房屋,如1 801年英国曼彻斯特市沙尔福 (Salford)地方用 这种方式建造了一座七层的棉纺织工厂。 4、19世纪初发明铆钉连结,铁结构大为简化,也更加可靠,用辗 压方法
一、 古典复兴(CLASSICAl REVIVAL)
古典复兴和启蒙运动
1、古典复兴:是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 在建筑 史上是指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到十九世纪末在欧美盛行的古典建筑形 式.这种思潮曾受到当时启蒙运动的影响.
2、启蒙运动:起源于十八世纪曲法国,这是资产阶级批判宗教迷信和封 建制度永恒不变的传统观念,为资产阶级革命所作的舆论准备.
三、 折衷主义 (EClECTlCISM)
折衷主义十九世纪上半叶兴起的另一种创作思潮
折衷主义为了弥补古典主义与浪 没主义在建筑上的局限性,曾任 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 由组合各种式样,所以也被称之 为“集仿主义”。折衷主义的建 筑并没有固定的风格,它讲究比 例权衡的推敲, 沉醉于“蛇形 式”的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