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1)货币银行学
早期银行
1694 年建立英格兰银行
标志
现代银行
(二)特点:
1、特殊的利益:(1)、从行业特点得到的好处,即不需要投入很
多的资金即可以经营并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
( 2)、从国家的干预和与国家政全的密切关系
中得到的好处。
2、、特殊的风险(1)、信用风险 (2)来自资产负债失衡风险
(3)、来自公众信任的风险(4)、竞争风险
二、重点掌握的名词:
1、金融市场 2、直接融资 3、间接融资 4、金融工具 5、商业票据 6、股票 7、债券 8、证券行市9、承兑 10、贴现 11、期权交易 三、在我国自律性组织如何发挥作用。 四、重点和难点;
金融市场
同业拆借市场 货币市场 商业票据市场
国库券市场 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
发行市场(初级市场) 资本市场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 教学要求: 1、了解货币产生和发展历史,了解货币形式的演化。 2、从货币起源理解货币的本质。 3、理解货币的各种本质。 4、了解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货币的职能。 2、货币制度的内容和构成 3、布雷顿森林体系。
三、掌握的基本概念: 1、货币 2、纸币 3、信用货币 4、货币制度
货币银行学
锦州电大 李亚楠
目录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章 信用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四章 金融市场 第五章 金融机构及其体系 第六章 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 第七章 中央银行 第八章 国际货币与国际金融 第九章 货币供求及其均衡 第十章 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 第十二金融压制 3、金融深化4、金融创新
三、重点与难点; 四、讨论;
怎样看待当代金融创新?
三、国际性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全球性的金融机构 世界银行
国际开发协会 国际金融公司 非洲开发银行 区域性的金融机构 亚洲开发银行 泛美开发银行 欧洲中央银行
第六章;重点和难点提示
三、重点与难点: 四、讨论;
试分析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你认为应采取那些措施 治理通货膨胀?
第十一章:货币政策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货币政策的含义与作用,重点掌握货币政策的目 标及目标之间的关系掌握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 2、理解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的作用与基本要求,掌握我 国货币的中介指标。 3、理解货币政策工具的含义,熟练掌握货币政策工具的 作用机制,掌握我国现行货币政策的工具。 4、掌握传导的时滞效应。 5、理解两大政策的一般作用与功能差异,重地掌握我国 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客观要求。
二、重点掌握的名词:
1、外汇 2、汇率 3、直接标价法 4、间接标价法 5、国际收支 6、国际收支平衡表 7、国际储备 8、国际金融市场 9、欧洲货币市场
三、重点与难点: 四、讨论、
金融国际化的作用与影响?
第九章:货币供求及其均衡
一、教学内容;
1、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把握货币需求的含义,了解西方 货币需求理论,重点掌握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 2、能对货币需求进行实证分析,重点掌握影响我国货币 需求的因素。 3、理解货币供给和供给量,掌握我国货币供给层次划分 4、掌握货币供给过程的特点与机制能具体分析货币供给 的决定因素,了解货币供给新论的主要观点。 5、正确理解货币均衡和货币失衡的含义,掌握货币均衡 的实现条件能具体分析影响货币均衡实现的因素,理解 我国货币均衡的特点。
二、重点掌握的名词:
1、货币政策目标 2、货币政策 3、货币政策工具 4、法定存款准备工作率 5、公开市场业务6、货币政策 时滞
三、重点与难点;
四、讨论;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应注意问
第十二章:金融与经济发展
一、教学内容;
1、理解经济与金融之间的决定与反作用的关系,重点理 解现代经济发展中金融的地位与作业。 2、了解货币化的概念与含义,掌握货币化的衡量指标, 重点理解货币化的作用及发展规律。 3、了解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发展的特征,掌握金融压制 论和金融深化论的主要观点,正确辩析这两种观点。 4、了解金融创新的含义、表现与特征,理解当代金融创 新的成因,能正确分析当代金融创新的利弊与作用。
4、固定利率
四、讨论:
我国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市场化的利率机制?
一、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其它一商品价值时,执
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1)、货币之所以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本身有价值 (2)、价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3)、特点: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是观念和想象的货币。 2、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流通中所需货币数量取决于两个因素 :
一、中央银行产生、类型; (一)、产生:
(1)、银行券的发行问题 1、客观经济条件 (2)、票据清算和交换问题
(3)、最后贷款人问题 (4)、金融兼管问题 (1)、商业银行演变 2、途径、 (2)、直接创建中央银行 (二)、类型: 1、 单一型: 国家单独建立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纯粹行使 中央银行的职能,并兼管金融企业的制度。 2、 复合型: 国家不专门设立行使中央银行只能的银行,而是由 一家大银行既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又经营一般业 务的银行管理体制。 3、 跨国型: 4、 准中央银行型: 二、 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
二、重点掌握的名词:
1、中央银行
三、重点与难点;
四、讨论:
1、如何看待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第八章:国际货币与国际金融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外汇的含义和种类,掌握汇率的种类。 2、能用直接和间接两种标价方法套算汇率,正确理解 汇率的决定与调整问题。 3、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及各项目的关系。 4、理解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并掌握调节失衡的方法。 5、了解国际储备构成、作用,掌握国际储备的原则。
中间业务
1、负债业务 各项存款
其它借入
自有资本
库存现金
超额存款准备
2、资产业务 现金资产 存放在同业的存款
;
托收中的现金 信贷资产 各种贷款
投资
购买有价证券的活动
3、中间业务 结算、乘兑、代理、信托、租赁
三、信用货币创造;
(一)相关的概念
1、原始存款:指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现金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
(1)、商品价格总额:
商品总量 商品价格
(2)、货币的流通速度: (3)、公式:M=PQ/V 其中 P 代表商品数量,Q 代表商品价格,V 代表货币的流通速度 M 表示货币的需要量。 (4)、特点: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可以是价值符号。 (5)、作用:促进了商品流通的发展,但是有可能引发经济危机。 3、贮藏手段:
第二章: 信 用
一、教学要求:
1、了解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 2、掌握信用关系诸方面的关系。 3、正确理解现代信用和经济的关系。 4、掌握现代各种信用形式及其特点,应用范围。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高利贷信用的特点、作用。 2、现代信用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泡沫经济。
3、现代信用的形式
按真实水平 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
第四章:金融市场
一、教学要求;
1、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知识点。 2、了解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与分累方法,理解金融
市场的地位与主要功能,掌握直接融资与间接溶 资的特点。 3、了解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掌握金融工具的种类。 4、了解货币市场的构成与特点掌握子市场的主要功 能与运作。
内容
1、货币制度 2、构成要素
3、种类
货币制度
特点
金币本位制的特点
单利
公式
S=P (1+R。N )
I=P、R。N
单利记算,对借入者有利 复利计算,对贷出者有利
复利
公式
I=P[(1=R)]-1 S=P(1=R)
按决定方式 是否浮动
官定利率 公定利率 市场利率
固定利率 动利率浮
按利率制定
基准利率 差别利率
二 、重点掌握的名词:
1、货币需求 2、货币供给 3、基础货币 4、货币乘数 5、货币均衡
三、重点与难点: 四、讨论:目前我国货币均衡的特点
第十章: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一、教学要求;
1、正确理解通货膨胀的含义,掌握测定通货膨胀的主要 指标,熟悉通货膨胀的分类,正确认识我国通货膨胀的 特定。 2、正确区分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重点分析 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 3、了解西方学者对通货膨胀对经济影响的争论,掌握我 国学者的共识,能从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分析通货膨胀 的影响。 4、掌握通货膨胀的治理方针与对策。
一、商业银行的职能、特点、形式:
(一)职能;信用中介
这是银行最基本的职能
将社会个阶层的货币收入和储蓄转化为资本
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充当支付中介
(二)特点:唯一能接受活期存款并具有派生
能力的金融机构。
(三)外部组织形式: 总分行制
单一银行制
持股公司制
连锁银行制
二、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资产业务
主要业务 负债业务
再贷款。
2、派生存款:又叫衍生存款,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和
投资等业务引申出来的存款。
3、存款货币:指存在商业银行使用支票可以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
(二)制约派生存款的因素;1、法定存款准备金
2、提现率
3、超额准备率
注意:存款扩张倍数:准备金率、提现率、超额准备率之和倒数。
第七章;重点难点提示
二、重点名词:
1、单一银行制 2、负债业务 3、信贷资产 4、原始存款 5、派生存款 6、存款货币 6、提现率
三、重点和难点; 四、讨论:
银行服务电子化的广泛内容与发展前景?
第七章:中央银行
一、教学内容:
1、了解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熟悉各国中央 银行的发展历史。
2、理解中央银行的性质与特点,重点掌握中央银行的 职能。 3、看懂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分析表内资产负债个 项目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