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导游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旅行社管理及导游服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从事旅行社经营管理和中文导游接待服务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与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一)培养规格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
2、热爱旅游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3、具有一定的政治、文化、文艺、体育等综合素质。
4、了解旅游发展动态,熟悉国家旅游方针、政策和法规。
5、掌握有关导游业务和旅行社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6、具有熟练应用导游知识和导游技巧的能力,取得中文导游资格证书。
7、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应变能力,能分析处理导游工作中发生的实际问题。
8、熟悉掌握社交礼仪知识,具有一定的公关社交能力。
9、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熟练使用计算机,取得河北省英语A级或B级能力证书以及河北省高校计算机一级证书。
10、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普通话水平达到一级乙等,取得普通话证书。
(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1、知识结构
(1)社会道德、旅游职业道德、法律、特色理论、哲学等方面的知识。
(2)计算机应用、外国语言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3)旅游心理学、社交礼仪、公共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4)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
(5)旅游美学、历史文化、旅游概论、旅游资源、旅游经济、会计等方面的知识。
(6)导游基础、导游实务和导游技巧方面的知识。
2、能力结构
(1)掌握较高的中文导游技能,胜任地陪、全陪。
(2)熟悉旅行社基本业务,能适应旅行社中的所有岗位。
(3)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特殊问题的处理能力,能分析和处理导游工作中发生的实际问题。
(4)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具有获取、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6)具有较强的审美鉴赏能力和一定的歌舞表演能力。
(7)取得英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普通话证和中文导游资格证。
3、素质结构
(1)思想道德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具有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意识,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文化素质: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终身学习的能力。
(3)业务素质:掌握导游业务和旅行社业务的基本知识,具有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具有团结协作以及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
(4)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具有较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三、修业年限:
本专业修业年限为三年。
四、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
(一)公共课
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课和一般基础课。
政治理论课有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一般基础课有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应用文写作、普通话、体育。
共计10门,742学时,占总学时的34.8%。
(二)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有旅游概论、中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学、形体、音乐舞蹈、旅游经济学、口才艺术、旅游礼仪、旅游美学、旅游心理学、公共关系、管理学原理、旅游企业财务基础。
共计13门,560学时,占总学时的26.3%。
(三)专业主干课
专业主干课有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法规、导游实务、旅游市场营销、旅
行社经营与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中文模拟导游。
共计7门,540学时,占总学时的25.4%。
(四)选修课
选修课有茶艺、创新学、第二外语(日语或韩语)、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管理、中国饮食文化、国际金融与贸易。
共计7门,288学时,占总学时的13.5%。
(五)实践类课程
实践教学包括导游实习、旅行社岗位见习、景点考察调研、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其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