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所得税计算题练习分析

企业所得税计算题练习分析

企业所得税计算题练习1.我县一家机械制造企业,2008年实现税前收入总额2000万元(其中包括产品销售收入1800万元、购买国库券利息收入100万元),发生各项成本费用共计1000万元,其中包括:合理的工资薪金总额200万元、业务招待费100万元,职工福利费50万元,职工教育经费2万元,工会经费10万元,税收滞纳金10万元,提取的各项准备金支出100万元。

另外,企业当年购置环境保护专用设备500万元,购置完毕即投入使用。

问:这家企业当年应纳的企业所得税额是多少(假定企业以前年度无未弥补亏损)?答案:一、收入总额2000万元;二、国库券利息收入100万元为免税收入;三,各项扣除审核情况:(一)业务招待费实际列支100万元,可按100*60%=60万元列支,但最高不得超过1800*0.5%=9万元,只能列支9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0-9=91万元。

(二)职工福利费实际列支50万元,可列支200*14%=28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0-28=22万元。

(三)职工教育经费实际列支2万元,可列支200*2.5%=5万元,未超过规定标准。

(四)工会经费实际列支10万元,可列支200*2%=4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4=6万元。

(五)税收滞纳金10万元,不得在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六)提取的各项准备金支出100万元,不得在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以上各项扣除审核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91+22+6+10+100=229万元。

四、应纳税所得额2000-100-1000+229=1129万元。

五、应缴企业所得税1129*25%=282.25万元。

六、企业当年购置并投入使用的环境保护专用设备500万元,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500*10%=50万元。

七、这家企业当年应纳的企业所得税额实际为282.25-50=232.25万元2.我县一家机械制造企业,2008年实现收入总额2000万元(其中包括产品销售收入1800万元、购买国库券利息收入200万元),发生各项成本费用共计1500万元,其中包括:合理的工资薪金总额150万元、业务招待费30万元,职工福利费28万元,职工教育经费5万元,工会经费2万元,税收滞纳金10万元,提取的各项准备金支出21万元。

另外,企业当年购置环境保护专用设备300万元,购置完毕即投入使用。

问:这家企业当年应纳的企业所得税额是多少?(假定企业以前年度无未弥补亏损,小数点保留二位数)答案:一、收入总额2000万元;二、国库券利息收入200万元为免税收入;(1分)三、各项扣除审核情况:1、业务招待费实际列支30万元,可按30×60%=18万元列支,但最高不得超过1800×0.5%=9万元,只能列支9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0-9=21万元。

(1分)2、职工福利费实际列支28万元,可列支150×14%=21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8-21=7万元。

(1分3、职工教育经费实际列支5万元,可列支150×2.5%=3.75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3.75=1.25万元。

(1分)4、工会经费实际列支2万元,可列支150×2%=3万元,未超过规定标准。

(15、税收滞纳金10万元,不得在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1分6、提取的各项准备金支出21万元,不得在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1分)以上各项扣除审核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1+7+1.25+10+21=60.25万元。

(1分)四、应纳税所得额2000-200-1500+60.25=360.25万元。

(1分)五、应缴企业所得税360.25×25%=90.06万元。

(1分六、企业当年购置并投入使用的环境保护专用设备300万元,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300×10%=30万元。

(2分)七、这家企业当年应纳的企业所得税额实际为90.06-30=60.06万元。

(1分)3.兴隆食品制造有限公司(非禁止和限制的居民企业)于2007年1月注册成立进行生产经营,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该企业采用《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

2007年应纳税所得额为-30万元。

2008年度生产经营情况如下1、销售产品取得不含税收入3480万元;2、2008年利润表反映的内容如下:(1)产品销售成本2600万元(2)销售税金及附加50万元(3)销售费用400万元(其中广告费200万元)(4)财务费用40(5)管理费用18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35万元;职工福利费18万元,新产品研究开发费20万元);(6)营业外支出200万元(其中通过红十字会捐赠给某灾区10万元,非广告性赞助支出8万元,存货盘亏损失50万元)。

3、全年提取并实际支付工资支出共计200万元,职工教育经费、职工工会经费分别按工资总额的2.5%、2%的比例提取。

4、职工教育经费支出8万元,全年拨缴工会经费2万元,。

5、假设①该企业2008年平均职工人数80人,资产总额2600万元,2007年底应付福利费贷方余额30万元。

②除资料所给内容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要求:计算兴隆公司2008年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小数点保留二位数)。

答案:1.2008年利润总额=3480-2600-50-(400+40+180)-200=10(万元)(1.5分)2.销售收入3480万元,销售成本2600万元,税金及附加50万元,销售费用400万元,广告费在限额扣除范围内(可列支3480×15%=522万元>200万元),(1.5分)3.财务费用40万元,管理费用180-17.6-18-2=142.4 业务招待费应扣除(3480×5‰=17.4小于35×60%=21)17.4,应调增17.6万元(35-17.4)(1.5分)4. 应付福利费应先支出上年累计余额,本年实际支出的18万元应调增所得。

(1.5分)5.工资及二项费用:职工教育经费计提准确,超标准支出部分未在税前列支,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工会经费实际拨付2万元,计提4万元,应调增2万元(2.5分)6.营业外支出200-8.8-8=183.2万元,公益性捐增允许扣除10×12%=1.2万元,应调增8.8万元,(1.5分)7.非广告性赞助支出应调增8万元(1.5分)盘亏损失税前允许扣除(1.5分)该企业2008年应纳税所额=10+17.6+18+2+8.8+8-20×50%(研究开发费用50%加计扣除)-30(弥补07年亏损)=24.4(万元)(3.5分该企业2008年应纳所得税额=24.4×20%=4.88(万元)(1分)该公司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的三个条件。

(0.5分)4.某企业某年度损益类有关账户数据如下:1.产品销售收入240万元,其他业务(加工修理)收入6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165万元,其他业务成本14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1.2万元。

2.销售费用37万元,其中广告费、业务宣传费25万元(上年未抵扣完的广告费6万元);管理费用56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6万元,新产品研究开发费20万元;财务费用17万元,其中向非金融企业借款200万元,支付利息12万元,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为5.2%。

3.资产减值损失为企业本年度计提的坏账准备2万元;营业外收入-变卖固定资产净收入46万元,投资收益-某子公司分回利润7.5万元;营业外支出15万元,其中通过区人民政府向汶川地震灾区捐赠自制产品一批,成本价8万元(同类产品售价10万元),捐赠外购棉被一批,购入价2万元。

4. 准予扣除的成本费用中包括全年工资费用116万元,实际发生职工福支出17万元,职工教育经费支出3万元,工会经费2.32万元(已取得工会组织的专用收据),原“应付职工福利费”账户有贷方余额10万元;另外,应付职工薪酬账户借方发生额中有向残疾人支付的工资14万元;该企业当年以前购置的设备按原内资企业所得税规定统一按5%保留残值,并按税法规定的年限计提了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6月份购置汽车1辆,原值10万元;购置台式电脑4台,原值2.6万元,仍按5%保留残值,折旧年限均按3年计算。

当年应纳企业所得税多少?答案:利润总额=240+60-(165+14)-1.2-37-56-17-2+46+7.5-15=46.3(万元)纳税调整:1)收入类调整项目:捐赠调增收入12万元;调减投资收益7.5万元。

2)扣除类调整项目:A.视同销售成本调减应纳税所得额=8+2=10万元;B.职工福利费:扣除标准116×14%=16.24(万元);实际发生数17万元,年初余额10万元,差额7万元。

未超标不用调整。

C.职工教育经费:允许扣除标准116×2.5%=2.9(万元);实际支出3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0.1万元。

D.工会经费:允许扣除标准116×2%=2.32(万元);实际发生2.32(万元),不用调整。

E.业务招待费:扣除标准1=6×60%=3.6(万元);标准2=(240+60+13)5%=1.56(万元)比较,选1.56万元;实际发生6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6-1.56)4.44万元。

F.广告费、业务宣传费:扣除标准=(240+60+12)×15%=46.8(万元);扣减当年实际发生额25万元,再扣减上年度结转待扣的6万元。

不用纳税调整。

G.捐赠支出:向汶川捐赠可全额扣除,总额为8+1.7+2+0.34=12.04万元H.利息支出:扣除标准=200×5.2%=10.4(万元);实际利息支出12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2-10.4=1.6(万元)。

I.加计扣除:新产品研发费加计扣除标准20×50%=10(万元),安置残疾人加计扣除标准14×100%=14(万元),共计24万元,应作纳税调减。

J.固定资产折旧:税法折旧年限3年,准予扣除折旧额:10×(1-5%)/3/12×6=1.60(万元);企业计提折旧:10×(1-5%)/4/12×6=1.2(万元),差额0.4万元应作纳税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

K.准备金调整项目:该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2万元,不能在税前扣除,应作纳税调整,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综上述:纳税调整增加额=12+0.1+4.44+1.6+0.4+2=20.54(万元)纳税调整减少额=7.5+10+6+12.04+24=59.54(万元)应纳税所得额=46.3+20.54-59.54=7.3(万元)应纳企业所得税=7.3×25%=1.824(万元)5.某中外合资精钢制造公司,位于某特区的城市市区,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7年1月开业,按当时的政策享受低税率15%的优惠政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