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教案
• 表1—1物理知识与逻辑—数理知识的联系
物理知识
逻辑—数理知识
不同点
1、有关事物性质的知识
2、来源于物体的外部特征和 动作
3、“简单抽象”
1、反映的是事物之间 关系的知识
2、来源于物体内在的 关系
3、“反省抽象”
相同点 通过人们和物体的相互作用来获得
• (二)数学知识的本质
• 儿童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究其本质而言是一种高度抽象化 的逻辑数理知识的获得。
面的启蒙教育,它的外延比较大,包括幼儿园数学教育、 幼儿家庭数学教育(家长对幼儿进行的幼儿数学启蒙教育) 和幼儿社会数学教育(社会方面对幼儿进行的幼儿数学启 蒙指幼儿园的数学教育。就 是指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的数学方面的启蒙教育。包括专 门为幼儿设计和组织的教学活动、幼儿园综合教育活动或 幼儿园各科教育教学中渗透的数学教育方面的内容,以及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数学教育。
大小、形状或其他不同特征)进行多角度的分类、 排序活动。
• 这种活动要求幼儿改变思维方向,对同一对象从 不同方面进行观察、思考,加快思维的速度,进 而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思考题
• 1、为什么我们应该立足于中义的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观念, 提倡广义的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早期数学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与 作用的理解。
2000年。 • 6、周欣著:《儿童数概念的早期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 • 7、张慧和、张俊主编:《幼儿园数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 • 8、曹能秀著:《幼儿数学教育》,云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
第一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述
•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含义: • 一、广义的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指对学前儿童进行数学方
• 二、学前儿童逻辑思维发展的特点
• 儿童的逻辑包含了两个层面:动作的层面和抽象的层面。 儿童逻辑思维的发展遵循着从动作的层面向抽象的层面转 化的规律。其特点有 :
• (一)学前儿童逻辑思维的发展依赖于动作
• 1、学前儿童逻辑思维有很大的局限性。
• 2、儿童的思维起源于动作,抽象水平的逻辑思维能力来 自于对动作水平具有逻辑意义的概括和内化。
• (一)儿童的发展 • (二)社会的要求 • (三)学科的特性 • (四)学习心理学的理论
• 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结构分析
• 从纵向的角度看,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 层次结构;从横向的角度看,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有不同的分类结构。
• (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 • 2、年龄阶段目标 • 3、教育活动目标(“系列活动”目标/“独立活动”目标)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教案
参考书目
• 1、黄瑾编著:《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
• 2、列乌申娜(苏):《学前儿童初步数概念的形成》,人民教育出 版社,1982年。
• 3、R·W·柯普兰(美):《儿童怎样学习数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5年。
• 4、林嘉绥:《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 5、金浩主编:《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材料应当体现寓教育于乐,生动有趣,多种功能特点。
• 四、促进幼儿对初浅数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 • 五、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思考题
• 你认为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那些任务最重要,为什么?
第二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 目标和内容
• 第一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 • 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
• (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分类结构 • 1、按心理活动的不同领域来分
• 表2—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分类
基础
• (一)激发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二)促进幼儿抽象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 • (三)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 1、概念:
• 敏捷性通常指思维活动的速度,即反应的快与慢。
• 灵活性是指思维的灵活程度,即善于改变思维的 方向,从不同方面思考问题,灵活运用知识。
• 2、举例:让儿童根据物体的某一特征(颜色、
• 二、发展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一)逻辑思维能力 • (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三、为幼儿提供和创设促进数学学习的环境和材料 • (一)理论依据: • 皮亚杰等建构主义理论 • (二)对教师的要求: • 1、为幼儿创设真实而丰富的数学学习环境; • 2、要为幼儿提供可供其动手操作的多种感性材料,这种
第二节 学前儿童怎样学习数学
• 一、数学知识的本质 • (一)皮亚杰对知识的分类 • 1、皮亚杰把知识分为三类: • (1)物理知识——有关事物性质的知识; • (2)逻辑—数理知识——反映的是事物之间关系的知识; • (3)社会知识——依靠社会传递(如教师传递)而获得
的知识。
• 2、物理知识与逻辑—数理知识的联系
• (二)学前儿童逻辑思维的发展依赖于具体事物
• 学前儿童逻辑思维的形成和建立,不仅依赖于动作,同时 还依赖于具体的形象。
• 三、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 • (一)从具体到抽象 • (二)从个别到一般 • (三)从外部动作到内部动作 • (四)从同化到顺应 • (五)从不自觉到自觉 • (六)从自我中心到社会化
思考题
• 在学前儿童的早期数学学习中,其心理发展呈现出什么性 质特点,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
第三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任务
一、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 • 对于学前阶段的数学启蒙教育而言,其首要任务就是培养
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愿望,激发儿童的好奇、 好问、猜想和思考,引导他们步入数学的神秘世界。
• 三、狭义的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指幼儿园数学教学,是指 专门为幼儿设计和组织的数学教育活动,它是有时间保证 的,每周进行2—4次,每次30分钟左右。
第一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
• 一、有助于幼儿对生活和周围世界的正确认识教材 • 二、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探究欲及对数学的兴趣 • 三、有助于幼儿思维能力及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 四、有助于日后的小学数学学习可以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