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中外文化差异论文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文化差异易导致语言学习和理解的困难。
因此,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而且也应包含文化知识的传播,教师应寓教文化于教语言之中,通过加强中西文化差异对比,克服学生学习英语的文化障碍,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是由音素、词素、词、短语、句子等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文化是一个民族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不仅包括物质的东西,而且包括思想、习惯、家庭模式、语言等非物质的东西。
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文化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被传承、传达、记载、反映出来。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语言,文化就失去了载体。
没有文化,语言就成了无源之水。
美国人类学家古德诺夫0^4札“⑶的如故)在他所著的《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一书中是这样阐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胃^ 511肋抑1⑶10整理提供和整体的关系。
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
”所以要想真正习得一种语言,必须习得这种语言的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
如果只懂语言而不懂文化,就好像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密切关系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文化教学。
如果不了解英美文化,就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英语语言。
只有较好地了解英美国家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掌握汉语和英语之间的文化差异,才能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缩短学习周期,提高学习效率,真正使英语教学达到“为交际”的目的。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1.宗教信仰的差异(工)宗教的影响力:宗教在西方社会的影响非常深远,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基督教文化在英语国家的影响更是居于主导地位。
上至国家政权运转、公共管理,下至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伦理道德、行为方式都有宗教影响的痕迹。
中国传统上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较深,虽然也有佛教、道教等宗教存在,但宗教的影响力较小。
无论国家管理还是老百姓的生活、行为基本上处于世俗化状态,特别是当代中国,无神论的影响更为深入。
(之)宗教传说典故:西方有大量的宗教传说与典故,体现在音乐、绘画、文学等文化形式之中。
绘画中有大量宗教题材,如“,最后的晚餐”。
文学中也有大量的宗教内容,《圣经》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学作品。
经济学上所说的“马太效应”、美国多任总统都比喻美国为“山上的城市”,其实都典出于《圣经》。
这方面中国的传说典故则大多来自于历史故事,虽然也有一些宗教故事,但其影响面较窄,文化承载形式比较少,内容也不如基督教那么多。
口)宗教习俗:由于宗教的影响,英语国家形成了许多与宗教相联系的习俗,如在教堂举行婚礼、向“主”宣誓、甚至打喷嚏后别人会说1^1055 7011!” (愿上帝保佑你)或者“81633 7011!”,有困难时总是祈祷,请求上帝帮助‘1001 1101? 1116 。
中国的习俗则主要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其成分比较多样。
不少习俗是多神论与古代礼仪制度共同影响的结果,像祭灶神、土地神、财神、宗庙与拜菩萨、关公、先人牌位等习俗都属于这种情况。
2^价值观差异性恶与性善:西方古代哲人,尤其古代宗教先知是明确的人性本恶论观点的代表者。
基督教主张原罪说,他们的罪先天地来自其祖先一亚当与夏娃“,丁“51115 0^ 也6 ^9.1: 1161-5 9X6 ^1511:6(1 卯011 让6 01)1”(父辈的罪孽会狹及子孙。
〕说明任何人天生即是有罪的。
与西方古代哲人相反,中国古代圣人都是“性善论”的代表,“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不同的人性论观点深刻地影响了中西文化发展的道路。
西方国家从“性本恶”出发,强调法治,注重管理。
中国传统文化从“性善论”出发,注重人治,强调以德治理。
〔2〉张扬与谦虚:西方人比较崇尚独立、自主和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棚51111服611. 00111整理提供个人奋斗,喜欢张扬个性。
当取得成就或荣誉时,一般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和喜悦。
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主张内敛,提倡谦虚。
中国人常常避免锋芒毕露,强调中庸,认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当听到外国人夸耀自己某方面做得好时,中国人常用“哪里哪里”、“一般一般”等谦虚的回答。
这种中国式的谦虚经常使西方人迷惑不解。
口)个人与集体:西方人比较推崇个人自由,认为“天赋人权”,保护个人权利和个人自由是非常重要的,而个人作为集体和组织中成员的重要性和意义是次要的。
因此,他们把自我放在了高于一切的地位,崇尚为争取个人自由而奋斗,较少因为考虑集体而牺牲个人的自由、权利与利益。
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推崇无私奉献,强调“众人拾柴火焰高”以及先人后己与公而忘私的精神。
3’思维方式的差异(丨)思考问题逻辑顺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从大到小,地址从国家、省、市、县、乡、村等顺序,这体现了中国人的整体思维,即自然与人处于一个整体(天人合一),先整体后部分。
而西方人则恰好相反,他们是由小到大,由点到面,认为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这可以从信封的地址和日期的写法上得到证明。
如:“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是中国的写法,而外国人写法则是辟II 0土51:;1:101:,XI’&11,5113^11^丨?;1:0^11106,0模糊性与准确性:模糊性是中国传统思维的一大特点,而准确性是西方思维的一大特点。
西方人将一日三餐133:69^化51;、11111011^ 511卯63:按照时间分得清清楚楚。
中国人则不习惯于精确地确定一个词或概念的所指,而是习惯于在一种动态过程中,根据上下文等语境来确定其所指,例如“:你吃饭了没有?”“饭”可以指三餐中的任何一餐,但人们往往无须指明,因为从说话时间就可推知“饭”的具体所指。
0直接性与间接性: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对于别人的邀请或问候通常不直接的回答,而是采用间接的方法给予回应。
尤其是在作否定回答时,通常不给予直截了当的否定回答,因为中国人认为这有伤人的感情。
如:卜.“VIII7011 119^6 七006;1:诹11± 11161;0111^1;?^ 8:“此7匕6 I 诹111^1’11 七3:7 10. ”但是西方人则不同,西方人耍是不能参加,他的回答则可能是311-63.(17 ^ ^1111161:&113. ^〔1〕4社会关系的差异(丨)等级观念:西方人平等意识比较强而中国人等级观念比较强。
西方的平等意识强调个人竞争之上的平等,无论贫富,人人都会尊重自己并且不允许任何人侵犯自己的权利。
他们相信只要自己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这一点可以从一则英语谚语中证实“:6^611 51 00^0^09.11 匕6 3 口:1:65:[-如口七.”(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
〉中国人的等级观念、官本位思想比较强,家长制、一言堂等封建主义的特权思想等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之)家庭结构:中国人重视家庭,血缘关系、亲情观念强。
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三、四代同堂是中国传统的幸福家庭。
在这样的家庭中,子女年幼时依赖父母,成年后则对父母负有赡养的义务。
哪怕成家立业,另设门户,和父母仍不分彼此,把赡养父母、侍奉父母,看作自己应尽的责任。
美国式的家庭主要由父母和未成年的孩子构成,家庭结构比较简单。
子女与父母之间没有太多的依赖性。
子女一到成年,就会离巢而飞,父母不再抚养他们;而子女一旦独立,对父母家的事,也不再理会,一般也不会赡养父母或几代同堂了。
这种做法虽然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疏远。
生活礼仪的差异(丨)打招呼:中国人的问候语常用:“吃饭了吗?”、“上哪儿去?”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
但是这类招呼语不适合用于与西方人打招呼。
他们以为你要邀请他们吃饭或干涉他们的个人生活。
西方人的招呼用语很简单,如,“000(111101:111118!,,、“90*33:6 7011?,,、肛6 1;1^085 叩 1118 V;[让7011?”或者“恥社’ 3卯?”等。
〔2〕 0赞美与批评:西方人喜欢赞扬别人,被赞扬者总是坦然接受。
而中国人受到表扬时总是给予礼貌的否定以示谦虚。
西方人对别人的批评总是直截了当,中国人批评别人用婉转、含蓄等间接的方式进行。
〔3〉劝告和建议:在中国,对别人的婚姻和家庭状况表示关心是有礼貌的表现。
但对西方人而言,婚姻是私生活,别人不应干涉。
如果一个中国人得知其一位美国朋友到了婚嫁年龄而没有结婚,关心地说“丫0111~6^^也6 3.^6 0^ 013,1-1-13.86 311(1 ^011 5^10111(1 ^10(1 叩31~1:061\ ”(你到了结婚的年龄,应该找个女朋友。
〉这句关心和建议的话反而使这位朋友很不高兴。
因为在他看来,这种建议干涉了自己的私事。
匕词语文化内涵的差异习语、典故:英语典故、习语除了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外,许多英语典故涉及的人物和事件来自英国文学宝库,尤其是莎士比亚的作品,如“弘660-676(1”,许多学生翻译为“绿眼睛”,其实该词相当于汉语的“红眼病 (嫉妒〉”,它来源于莎士比亚的作品《奥赛罗》。
奥赛罗由于受人间的挑唆,杀害了自己美丽的妻子,制造该惨剧的凶手是绿眼妖魔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棚51丨仙肥!!. 00111整理提供皿)!^")^]:)。
〔3〕再如,中国人以自己为“龙的传人”而自豪,在中国文化中,“龙”是吉祥、高贵、权利和繁荣的象征,而在英语中的“办明011”则表示凶残的动物。
^颜色词:红色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它代表着热情、喜庆、吉利。
例如,中国人在其传统的婚庆日子中就钟情于红色,都会贴上红色的对联,喜字来庆祝。
“红白喜事”,“红运”等词汇也是褒义词。
另外,红是汉语中政治色彩最浓的一个颜色词,是革命、进步的象征。
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产生了不同的与红色搭配的词语,如红军,红卫兵,红色政权等。
红色还可以表示顺利、成功等意思,例如,得到老板赏识的人称作“红人”;人的境遇很好被称为“走红”、“红极一时”。
但是外国人认为红色是危险的信号,所有的交通信号灯的红灯都是警告行人及车辆亮灯时不能穿越马路的,例如,“136 1*6011^1:118111863:”(愤怒〉,“1*6(13161:1;” (紧急警报)。
造成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由于中西国家历史、地理位置、生活方式、人文社会环境的不同以及不同文化渊源所造成的。
[幻但无论什么原因,我们首先要承认这种差异,理解认识这种差异,不能用中国的文化思维去理解学习西方的语言以及背后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