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序成本核算是以工序为对象对消耗和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
消耗和费用按成本项目划分,主要包括:
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生产管理用具、燃料、动力、直接工资和职工福利费、制造费用。
工序成本核算就是先将这些消耗和费用计入工序成本环节后,再用一定的方法计入分品种的工序产品成本,计算出各工序分品种的工序产品成本。
具体核算方法是:
原料和主要材料。
将原料成本进行归集得到的分工序钢铁料、合金料、钢坯等的消耗数量及金额,以厂三级计算机网络系统或生产统计提供的分品种、分工序钢铁料、合金料、钢坯等原料的投入量为依据,确定钢铁料、合金料、钢坯等原料分工序消耗的数量及成本。
其计算公式如下:
某工序某品种消耗某物料的数量(金额)=原主材料核算确定的该工序该物料消耗总数量(金额)×该物料在该工序该品种产品中的生产投入量÷该物料在该工序的生产投入总量辅助材料、生产管理用具。
月末将辅助材料和生产管理用具按工序进行归集,得到各工序消耗金额,再根据核定的各工序的分配系数——工序熔炼系数或工序轧制系数,分配计入通过该工序的分品种规格组距的产品成本。
如转炉工序消耗的耐火砖等耐火材料,计入转炉工序消耗后,按转炉工序熔炼系数分配计算各品种的转炉工序成本。
燃料、动力。
工序上有计量仪表可以准确计量的能源动力项目,或能够直接归集到某个工序的项目,直接计入该工序的能源动力成本。
如轧钢厂的煤气消耗直接计入加热工序成本;没有计量仪表不能直接计入某个工序消耗的能源动力项目,要按照核定的分配比例在所消耗的工序间进行分配,以确定各工序的能源动力成本。
如轧钢厂的电耗在轧制过程中只有总的消耗量,各工序之间没有电表,这就需要按装机容量或其它一定的标准核定分配比例,计入工序成本的电耗成本项目。
能源动力项目的工序成本确定后,按照核定的工序熔炼系数或工序轧制系数,分配计入通过该工序的分品种规格组距的产品成本。
直接工资和职工福利费。
按当月各工序生产人员实际工资以及福利费直接计入工序成本。
制造费用。
利用财务核算系统,将发生的费用分工序录入,归集到各工序成本。
再按照核定的工序熔炼系数或工序轧制系数,分配计入通过该工序的分品种规格组距的产品成本。
如设备的修理费、折旧费、保产作业费等,均按照费用发生的承担工序归集到相应的工序成本项目。
对于不属于某个工序或不能直接归集到工序的费用,设置了产线和公司的公共费用工序,归集后直接分配计入产线产品成本。
如厂房的折旧费、管理人员工资等费用。
3.以工序成本项目消耗为依据,制定分工序的熔炼(轧制)系数
工序标准成本核算的熔炼(轧制)系数即分工序分配参数,是工序费用在产品品种之间分配的依据。
工序熔炼(轧制)系数是由公司生产技术部门和厂矿生产技术部根据具体产品的技术标准,综合考虑产品的成分、性能、工艺要求、冶炼或轧制条件等因素,制定的各种产品通过每个工序所发生的消耗和费用的分配标准。
工序成本核算熔炼(轧制)系数随着生产工艺、产品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因素的变化及时修订。
核定工序标准成本核算的熔炼(轧制)系数是准确核算分品种规格组距产品成本的关键环节。
公司根据各厂矿、产线、工序、产品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核定各工序的分配系数,具体为:
(1)按数据获得方法分为:
①实际测量法。
采用实际测量的方法确定各品种在各工序中各类费用占用的比例系数,适用于生产品种和工序简单的工艺条件;
②理论计算法。
采用理论计算的方法确定各品种在各工序中各类费用占用的比例系数,或者通过计算某一相关物理量来比照确定比例系数。
(2)按分摊系数属性分为:
①单一系数法。
所有的消耗都应用一个分摊系数,适用于按机组划分;
②多系数法。
不同类型的消耗应用不同的消耗系数,适于按工序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