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计算的三种方法
一、固定成本法
固定成本法是由固定成本组成的,即固定总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只有当产品种类和结构发生变化时,成本才会发生变化。
固定成本的定义:是指生产过程中,在生产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由于固定资产,原料,材料和其他必须支出费用的恒定总和而组成的成本。
一般情况下,固定成本的变动性较小,但却是企业制造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固定成本的特点:
(1)恒定变动:即固定成本的金额改变比较缓慢;
(2)不受产量影响:即固定成本金额不会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动;
(3)分配独立性:即固定成本应该与产量分开分配;
(4)成本构成不断变化:固定成本由许多组成部分组成,而其组成部分的金额在不断变化。
二、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是指成本中,与生产量成正比的成本变动成本,其金额会随着生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变动成本的定义:是指生产过程中,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费用的总和,通常由原材料、辅料、制造工资等组成,被称为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的特点:
(1)变动性:变动成本的金额与产量的变化正做比例变动。
(2)分配关系:变动成本的分配与产量关系是正比例的;
(3)依赖于会计凭证:变动成本的分配需要根据会计凭证进行;
(4)成本构成不断变化:变动成本由许多组成部分组成,而其组成部分的金额在不断变化。
三、定额成本法
定额成本法是指在生产中每一工序中分配的成本,该成本由生产部门经确定的定额来确定,定额成本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是各个费用科目与生产量的正比例变动,是以工作量为计量单位的正比例成本。
定额成本的定义:是指工作量计划的基础之上,分配给每一工序的成本,通常按照人数、工作时间和原材料等计算而确定的,'定额'一词的本义就是定做量的特定标准。
定额成本的特点:
(1)变动性:定额成本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
(2)分配关系:定额成本的分配与产量而定,是制定比例;
(3)依赖于会计凭证:定额成本的分配需要根据会计凭证进行;
(4)成本构成不断变化:定额成本由许多组成部分组成,而其组成部分的金额在不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