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

《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

《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说明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中文名称适用专业总学时先修课程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应
用心理学72学时普通心理学课程类别英文名称开课单位学分专业发展课程developmentalpsychology心理学院4后续课程中小学生心理学、青年心理学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发展心理学就是研究现代心理学中七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以及主要代表人物的心理发
展观,就是心理学院本科的专业发展课程。

发展心理学的教学目的,就是必须并使学生掌
控现代心理学的七种发展心理学理论及主要的发展观,对心理发展各阶段的年龄特征、影
响因素有所介绍,初步构成多种视角的心理发展观,并具有一定的综合运用发展心理学科
学知识化解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的具体要求
(一)本课程属基础理论课,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控。


教学内容的精心安排上,必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特点,特别注意发展心理学原理与实际的
儿童教育结合。

(二)本课程主要阐述现代心理学中七种重要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及主要代表人物的心
理发展观,重点章节为成熟势力的发展理论、行为主义发展理论、精神分析发展理论、日
内瓦学派认知发展理论、社会文化历史的心理发展理论等。

教学内容分为掌握和了解两类,在每章的“目的要求”中分别加以了注明,供教学时参考。

(三)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主动贯彻落实教书育人的思想,力图通过发展
心理学自学培育学生的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同时特别强调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时数分配:章次学时一6二8三10四8五12六12七
10八6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要求:
(一)掌控发展心理学的概念、主要研究内容。

(二)掌控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三)介绍发展理论的概念、促进作用、分类。

(四)了解发展心理学的发展简史二、讲授内容:
(一)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发展心理学的概念2、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
内容3、发展心理学的体系(二)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1、心理发展的实质2、心理发展的
外因与内因3、心理发展中遗传和环境的促进作用(三)发展理论的详述1、发展理论的概念2、发展理论的促进作用3、发展理论的分类
(四)发展心理学的发展简史三、本章阅读书目:
王振宇编著:《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高觉敷主编:《西方近代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

四、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发展心理学、发展、模型、功能理论、演绎理论、归纳理论(二)简述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三)发展理论的任务是什么?(四)简述发展理论的作用。

(五)发展理论的分类有哪些?(六)论述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目的要求:
(一)掌控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原则、研究设计和基本方法。

(二)认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二、讲授内容: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概述1、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2、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1、发展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2、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
3、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讨论〗发展心理学的三种基本研究设计的优缺点。

三、本章阅读书目:
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郭力平编著:《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研究方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四、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横贯研究、横向研究、交叉生成研究(二)详述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三)详述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四)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存有哪些?
(五)就某种心理能力的发展,完成三种基本设计的研究方案。

第三章明朗势力学说的发展理论
一、目的要求:
(一)掌控明朗势力的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教育应用领域,能够对该理论展开较为客观的评析。

(二)介绍明朗势力的发展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代表人物格塞尔的生平。

二、讲授内容:(一)理论背景(二)格塞尔传略
(三)成熟势力说的基本观点1、遗传决定的重要性2、发展的性质3、发展的原则4、行为模式与个别差异5、育儿观念
(四)对格塞尔明朗势力的发展理论的评析〖探讨〗明朗势力的发展理论在儿童教育
中的应用领域三、本章写作书目:
王振宇编著:《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w.c.格莱因:《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许文莹等译作,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

四、思考题:
(一)详述明朗势力的发展理论的理论背景。

(二)详述格塞尔知名的“双生子爬楼”实验。

(三)明朗势力的发展理论指出发展的性质就是什么?(四)详述格塞尔明确提出
的发展原则。

(五)简述格塞尔发展量表的研究范围和指标。

(六)谈谈成熟势力的发展理论在儿
童教育中的应用。

(七)对格塞尔成熟势力的发展理论进行简要的评析。

第四章行为主义的发展理论
一、目的要求:
(一)掌控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斯金纳的操作方式行为主义以及班杜拉的社会自学
理论的基本观点,时能对三种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展开较客观评析。

(二)了解行为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与理论背景,华生、斯金纳、班杜拉等人的传略。

二、讲授内容:(一)理论背景
(二)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1、华生传略
2、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三)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1、斯金纳传略
2、操作方式行为主义的理论体系(四)班杜拉的社会自学理论1、班杜拉传略
2、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五)对行为主义发展理论的评析1、对华生的行为注意的评析2、对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的评析
3、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评析
〖探讨〗行为主义在儿童犯罪行为刻画和教育中的促进作用三、本章写作书目:
王振宇编著:《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华生:《行为
主义》,李维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高觉敷主编:《西方近代心理学史》,人民
教育出版社1982年。

四、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行为、刺激、人格、强化、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强化
依随、正强化(积极强化)、负强化(消极强化)、观察学习(二)简述行为主义产生的
理论背景。

(三)简述华生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四)比较正强化与负强化。

(五)比较轻易加强、替代强化和自我加强。

(六)详述操作方式行为主义的基本观
点(七)详述观察学习及其过程。

(八)试比较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第五章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理论
一、目的要求:
(一)掌控弗洛依德的心理发展观,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以及对二者较客观的评析。

(二)介绍精神分析理论产生的背景,弗洛依德和埃里克森的传略,霍妮的恐惧理论。

二、讲授内容:
(一)精神分析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二)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说1、弗洛依德传
略2、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三)弗洛依德的心理发展观1、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2、停滞和退化3、儿童的焦虑
(四)霍妮的基本恐惧理论1、霍妮传略2、基本观点
(五)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1、埃里克森传略2、心理发展阶段
(六)对精神分析发展理论的评析1、对弗洛依德的心理发展观的评析2、对埃里克
森的心理发展观的评析
〖讨论〗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启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