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财政与税收》期末考试模拟试卷AB卷A(含)参考答案1、我国进入新时代之后,对公共财政的功能定位是:财政是国家治理的()。
A、财力保障B、制度保障C、基础和重要支柱D、特殊调控方式2、我国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采取的筹资模式是:()。
A、完全社会统筹B、完全积累制C、现收现付制D、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3、以下哪一项不是公债的主要功能()。
A、弥补财政赤字B、筹集建设资金C、调节经济运行D、调节收入分配4、目前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税额为计税依据的税种是()。
A、城镇土地使用税B、土地增值税C、城市维护建设税D、资源税5、关于单式预算与复试预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单式预算区分了各项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B、单式预算的优点是整体性强C、复式预算是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表格D、复试预算打破了预算的完整性原则和传统的收支平衡观念6、党的十九大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什么作用()。
A、基础性B、决定性C、重要性D、关键性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政府投资在社会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较大B、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政府投资所占比重较小C、发达国家中政府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较大D、欠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的政府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较大8、税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是()。
A、企业税收负担率B、个人税收负担率C、宏观税收负担率D、广义税收负担率9、以下对财政平衡的认识,错误的是()。
A、财政平衡是相对的、大体的平衡,而非绝对的平衡。
B、财政平衡有动态和静态平衡之分。
C 、财政平衡是宏观经济总体平衡的必然要求。
D、财政平衡有真假之分,有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之别。
10、就赤字口径而言,在把年度债务收支记入正常财政收支范围,仍然收不抵支而形成的差额,称为()。
A 、硬赤字B、软赤字C 、预算赤字D、决算赤字11、按照欧盟国家《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入围限制标准”,适度赤字水平的参考值是赤字率不超过()。
A、1%B、2%C、3%D、4%12、下列属于地方性公共产品的是()。
A、国防事务B、南水北调工程C、城市道路D、外交事务13、依据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下列税种中属于共享税的是()。
A、车辆购置税B、关税C、增值税D、房产税14、深化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是()。
A、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B、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C、保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D、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和省以下财政体制15、以下哪一项不是公债的主要功能()。
A、弥补财政赤字B、筹集建设资金C 、调节经济运行D、调节收入分配一、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下面的答题框呢,否则零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6、属于政府非税收入的有( )A、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B、政府性基金收入C、国有资本经营收入D、彩票公益金收入E、罚没收入17、公债负担是国家发行公债给各相关方面造成的利益损失和政府因负担所承受的经济压力,具体包括( )A、国民经济的公债负担B、政府的公债负担C、认购者的公债负担D、纳税人的公债负担E、投资者的公债负担18、全球财政支出结构变化趋势主要有( )A、用于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呈现出下降趋势B、用于行政管理方面支出呈现出下降趋势C、购买性支出呈现下降趋势D、用于医疗保健、教育、社会保障方面的转移性支出呈现上升趋势E、转移性支出呈现上升趋势19、以下关于政府预算的理解,正确的是( )A、政府预算是政府自主制订和批准的理财工具。
B、政府预算是以年度财政收支的形式存在的。
C、政府预算是政府组织和规范财政分配活动的重要工具。
D、政府预算是调节经济的重要工具。
E、政府预算是以月度财政收支的形式存在的。
20、我国消费税中适用定额税率的产品包括( )A、小汽车B、黄酒C、汽油D、木质地板E、电池2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标志是( )A、人民性与公共性相统一的财政B、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财政C、与国家治理相适应的民主法治财政D、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建设型财政E、开放包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财政22、社会保险的模式主要有( )A、现收现付制B、基金积累制C、部分基金制D、公积金制E、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相结合23、根据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划分,财政政策可分为()。
A、扩张性财政政策B、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C、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D 、紧缩性财政政策E、中性财政政策24、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税收划分的依据为()。
A、将各税种的功能与各级政府的职责相结合B、注重多级财政间的相互协调C、体现税收划分的便利性D、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E、使税收划分有利于经济的运行与发展25、现行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类型包括()。
A、一般性转移支付B、均衡性转移支付C、地方补助与上解D、专项转移支付C、增值税返还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26、瓦格纳法则27、外部性28、税负转嫁29、科斯定理30、税收的收入效应四、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 ) 31、国债的财政特征表现为:自愿性、有偿性和灵活性。
( )32、国际上公认控制线是国家财政债务依存度为8%~10%。
( )33、各级政府预算的编制和实现必须按法定财政年度编制,要反映全年的财政收支活动,不允许将不属于本财政年度财政收支的内容列入本年度的国家预算之中。
( )34、现实经济生活中,客观存在着这样一些物品,它们满足我们的共同需要,在同一时间中可使多个个体得益,并无须通过竞争来享用,这些物品被叫做公共产品。
( )35、近年来,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占GDP的比重、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 )36、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及社会因素。
( )37、国债负担率反映了财政支出对债务式财政收入的依赖程度。
( )38、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的配合目的在于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
( )39、一般而言,税收的增长速度应当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4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由价格为税负转嫁提供了条件。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1、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
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
请说明政府间的转移支付的依据和政府间转移支付主要采取哪些方式?42、如何理解税收替代效应、税收超额负担和税收中性三者之间的关系?43、2018年中国广义宏观税负占GDP的比重高达35%,不仅远高于印度(19%)、墨西哥(25%)、印尼(17%)等新兴经济体,甚至与日本(33%)、瑞士(33%)、美国(33%)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当。
你如何看待我国的较高广义宏观税负。
44、举例说明财政支出的经济效应。
45、如何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六、论述题(第46题15分,共15分)46.请论述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如何搭配。
参考答案1-15 CDDCA BDCCA CCCAD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下面的答题框呢,否则零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6 ABCDE 17 ABCD 18 ABCDE 19 BCD 20 BC 21 ABCE 22 ABE 23BC 24 ABCE 25 AD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26、瓦格纳法则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将会提高,这就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这一思想是瓦格纳提出的,又被后人归纳为瓦格纳法则。
27、外部性又称外在性,是指个人或企业不必完全承担其决策成本或不能充分享有其决策成效。
29、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将自己缴纳的税款转移给他人负担的一种经济过程,在这个过程结束后,纳税人便不再是负担税款的人。
29科斯定理是指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或者说非效率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从而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
30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由于政府征税减少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从而产生的激励纳税人增加收入的效应。
四、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31-40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1、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
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
请说明政府间的转移支付的依据和政府间转移支付主要采取哪些方式?答:(1)主要依据:解决纵向财政失衡问题;应对横向财政失衡问题;解决公共产品提供中的外部性问题;弥补收入划分方式的不足。
(2)主要方式:按照转移支付资金运行的方向性,可以将转移支付分为纵向转移支付和横向转移支付。
按照转移支付与资金用途之间的关系进行划分,可以将转移支付分为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
42、如何理解税收替代效应、税收超额负担和税收中性三者之间的关系?税收替代效应是指政府课税后,纳税人的替代行为选择。
税收超额负担是国家征税给纳税人造成的超过税款的那部分负担。
税收中性是指税收不影响或不干扰人们的经济选择。
税收替代效应、税收超额负担和税收中性三个概念是紧密相关的:一种税如果不产生替代效应,就没有超额负担,同时就是中性的;而如果一种税在产生收入效应的同时也产生替代效应,则一定会带来超额负担,同时也一定是非中性的。
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以市场机制为主导,所以不需要税收处处都起调节作用,因此税收在多数情况下应当保持中性。
但由于市场是不完善的,存在缺陷和失灵,所以政府有时也需要利用税收的非中性来调节经济。
43、2018年中国广义宏观税负占GDP的比重高达35%,不仅远高于印度(19%)、墨西哥(25%)、印尼(17%)等新兴经济体,甚至与日本(33%)、瑞士(33%)、美国(33%)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当。
你如何看待我国的较高广义宏观税负。
答:需要从下几个方面考虑。
(1)税负轻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首先要看宏观税率,比率越高,税负往往就越重。
(2)税负的高低要看税负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是否公平合理。
如果税收负担主要由中低收入者承担,那么绝大多数人就会感觉税负重;反之,如果主要由高收入者负担,而高收入者有负税能力,其占人口的比重也低,这时大多数普通百姓就会感觉税负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