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习题集一、单项选择题1 1982年,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正式成为国际科学联合会的成员。
心理学的科学性得到科学界的普遍认可,其原因之一是(B)。
A 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B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严谨可靠,实验设计严密C 心理学的理论是绝对正确的D 心理学的历史非常悠久2 “郑板桥揖驴”的故事更能体现( B )的结果A 操作条件反射B 经典条件反射C 观察学习D 内在力量3 ( D )不属于人类天生就具有的无条件反射。
A吮吸反射 B怀抱反射 C抓握反射 D 攻击反射4 同卵双生子分开抚养后在许多人格特征上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49,而一起抚养长大的同卵双生子为0.52;相比之下,分开抚养与一起抚养的异卵双生子间对应的平均相关系数是0.21与0.23。
这说明了心理发展受到( B)的影响。
A 环境因素B 遗传因素C 学校因素D 家庭因素5 (B)认为人的行为由强大的内部力量驱动和激发,且这些力量是与生俱来的。
A 行为主义学派 B精神分析学派 C 人本主义学派 D 先天本能学派6 根据操作性条件发射,行为是否自发的出现主要是受( D )支配。
A 条件刺激B 无条件刺激C 本能D 强化7 读书看报属于(A)A 认知过程B 情绪过程C 意志过程D 人格过程8 前几天,重庆阴雨绵绵,小明觉得非常“郁闷”。
随着天气放晴,小明也变得活跃起来。
小明的心理变化反映了(C)的不稳定性。
A 性格B 气质C 心理状态D 心理过程9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C )A 华生B 桑代克C 冯特D 弗洛伊德10 通过统计方法计算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0,表明( C)A 两个因素负相关B 两个因素不相关C 两个因素正相关D 两个因素伪相关11 在一位研究者设计的“智力对中学生物理成绩的影响”的实验中,自变量是( A )A 智力B 中学生C 物理问题D 物理成绩12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类心理现象属于(B )A 认知过程B 心理特征C 情感过程D 心理状态13 “爱之愈切,知之愈深”反映了( C )A 认知对情绪的影响B 环境对心理的影响C 情绪对认知的影响D 心理对环境的能动性14. 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调查问卷按照提问和反应的结构方式可以分为( A )A 封闭式问卷和开放式问卷B 纸笔问卷和电子问卷C 等级问卷和顺序问卷D 公开问卷和非公开问卷15 “爱情天梯”让人们感动的主要是男主人翁的(C )A 认知过程B 情绪过程C 意志过程D 人格过程16 日本核电站因海啸发生核泄漏期间,许多老百姓跟风“抢购食盐”以防核辐射的从众现象属于( A )的研究范畴A 社会心理B 教育心理C 管理心理D 学习心理17 “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更可能得到( A )的支持A 人本主义学派B 行为主义学派C 精神分析学派D 认知学派18 第一个科学心理学实验室位于( A )A 莱比锡大学B 哈佛大学C 剑桥大学D 巴黎大学19 信息加工取向把人脑比作电脑,认为人的认知历程包括信息的( C )A 感觉、知觉和记忆B 感知、记忆和思维C 接收、贮存和运用D 感知、加工和反应20 “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属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C)。
A 安全需要B 匮乏性需要C 归属与爱的需要D 情感需要21 要比较两种教材的优劣,较好的办法是(A)A 实验研究B 调查研究C 观察研究D 个案研究22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主要表现了( A )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A 遗传B 生活环境C 饮食D 后天因素23 总体来说,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的最可能比例为(B )A 15%~30%B 35%~50%C 55%~70%D 70%~90%24 “宰相教子”的故事较好地体现了(B)对心理发展的影响A 遗传B 家庭C 内因D 文化25 孤儿院和弃儿往往有更多的心理问题,这折射出( B )在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A 遗传B 家庭环境C 主观努力D 自然环境26 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心理学的专著是( A)A 论灵魂B 梦的解析C 生理心理学原理D 性学三论27 把学生看成“较大的白鼠”的流派是(C)A 人本主义学派B 精神分析学派C 行为主义学派D 认知学派28 个案研究一般要求研究人员选择单个的、典型性的,且能够代表研究对象总体的个案。
因此,( C)。
A 个案应当是单一的个体,不可以是团体B 个案一般是随机抽样的C 个案一般是有意抽样的D 个案与其他个体是独立的29 “心理现象是内在的,看不到,也摸不着。
由此可见,“人心叵测”,我们无法对其进行研究。
”对此观点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C )。
A 这个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它否定了心理学研究的可行性B 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它看到了心理学研究面对的困难C 这个观点的合理之处是它看到了心理现象存在形式的特殊性D 这个观点的合理之处是它否定了心理现象的客观性30梦的解析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 B)最早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介绍。
A 周公B 弗洛伊德C 弗格森D 布罗伊尔31.成人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为(B)。
A. 5±2个组块B. 7±2个组块C. 无限大D.无限大且保持时间短32 ( B )认为每个人最了解自己的情况,都在积极地自我调整,从而自我实现。
A 人本主义学派B 精神分析学派C 行为主义学派D 认知学派二、多项选择题1 什么是人的心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D )A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B 人脑产生心理,如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C从动态与稳态的角度划分,心理可以分为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D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2 在1550~1880年间,巴赫家族出现了大约60名音乐家。
这一事例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AB )对心理发展有影响。
A 遗传B 家庭环境C 社会氛围D 学校教育3 下面那种现象反映了教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ABC)A 消极性格(如偏心、神经质等)的教师可能使学生自暴自弃、不求上进B 皮革马力翁效应C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D 非正式团体4马斯洛通过对杰斐逊、爱因斯坦和罗斯福等成功人士的文献分析或访谈,发现“自我实现者”具有(ABCD )的特征A 内心生活、思想、行为自然率真B 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C 具有批判精神,不容易被社会诱惑D 富有创造力,不墨守成规5 人格差异主要表现在( ABC )能力气质性格动机6 “天昏昏兮人郁郁”体现了(BCD)对心理的影响A 先天因素B 外部因素C 环境因素D 后天因素7 冯特的心理学贡献在于( ABCD )A 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B 出版了《生理心理学原理》C 探索出了一套心理学研究的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D 为世界各地的大学培养了心理学人才8 下列哪些家庭形式不利于儿童心理的发展(ABC )A 留守家庭B 单亲家庭C 离异家庭D 工人家庭9 以下这些数值可用于表示相关系数的是(AD )A 0.05B 1.05C -1.05D -0.0510 人类的基本情绪包括(ABCD)A 喜悦B 悲伤 C恐惧 D 愤怒11 心理学的任务是(ABC )A 描述心理现象B 解释心理现象C 控制心理和行为D 了解自我12 我们通常所说的心理过程包含(ABC)A 认知过程B 情绪过程C 动机过程D 调节过程三、辨析题(10分)1、学生心理发展动力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起着决定性作用。
答:错误(1分)虽然我们强调环境,特别是教育,使学生心理发展的主导因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忽视学生自身的主体因素;(3分)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内部因素包括学生自身的认知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3分)环境只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来起作用,两者是交互影响,相互决定的。
(3分)2、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是心理发展的不同水平。
答:错误(1分)。
心理过程,也称为心理活动,是大脑内部的加工过程。
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动机过程。
心理特征是指心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性特点,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
(2分)心理从动态和稳态的角度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
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是密切联系的,作为一个整体存在。
一方面,心理特征是心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心理特征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心理过程,使得心理过程表现出稳定的风格。
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不是心理发展的不同水平,而是不同的心理现象。
(2分)四、问答题(15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可谓“十八般兵器样样俱全”,请从质和量的角度分别举例说明心理学当前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15分)。
答:㈠定性的研究方法1、个案研究法: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典型的个案(个体或团体),搜集其各方面的资料,加以归类整理,并从中找出具有推广意义的研究结果(2分)。
例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安娜;例2:陈鹤琴对自己孩子的观察;例3:狼孩的故事(论述1分)2、观察法:在自然或控制环境中观察和记录有机体的行为(2分)。
例1:小学生当中是不是男生比女生有更多的攻击行为;例2:高温天气使得四级更加暴躁;例3:生活节奏快慢的调查。
(论述1分)3、访谈调查法:是一种带着专门目的,采用问卷、调查表或谈话来收集有关心理与行为等信息的研究方法(2分)。
4、经验总结法㈡定量的研究方法1、相关法:指在不试图影响变量的情况下,对两个或多个变量间的关系进行研究(2分)。
例子:生活节奏和冠心病的关系(论述1分)2、实验法:是指在恰当控制的条件下操纵自变量,使其按预定计划改变,并观测其改变因变量所发生的影响(2分)。
例1: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谁的味道更好?例2:一种新教材优劣的实验研究(论述1分)根据回答情况,总分不能超过15分五、举例说明(15分)举例说明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5分)说明:由于每一个大类训练有多种具体训练方法,因此,例子可以多举;在每一大类中,每个例子1分,两个或两个以上记2分。
但总分不能超过15分。
⑴描述心理现象,即从定性或定量的角度对心理事件加以精确描述(2分)。
例子(1分)⑵揭示心理规律,即能够科学地对心理事件作出因果解释,探讨心理事件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
(2分)例子:有实验表明,中学的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成绩和学习适应有密切的研究成果,通过时间管理技巧训练,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技巧,并因此提高其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水平。
(1分)⑶控制心理行为,主要体现为预测和调控两个方面(1分)。
预测是指依据某种特定的心理事件与某种因素的密切联系,对这个特定心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2分)例子(1分)控制就是依据某种特定的心理事件与某些因素的因果联系,去有意识地改变当前状况,引发出有利的“因”,得到期望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