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习题库(含答案)心理学单选题1.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B、冯特C、艾宾浩斯D、弗洛伊德2.人的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A、个性心理B、心理过程C、心理现象D、个性倾向性3.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体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A.感觉、知觉和记忆 B、知、情、意过程 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 D.能力、气质和性格4.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依德 B.马斯洛 C.魏特海默 D.斯金纳5.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属于精神分析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依德 B.马斯洛 C.魏特海默 D.斯金纳6.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属于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依德 B.马斯洛 C.魏特海默 D.斯金纳7.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有:()A.兴奋和抑制 B.集中、扩散与相互诱导 C.条件与无条件反射D.第一与第二信号系统8.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有:()A.兴奋和抑制 B.集中、扩散与相互诱导 C.条件与无条件反射D.第一与第二信号系统9.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A客观性原则 B自然性原则 C社会性原则 D.主观性原则10.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A.感觉B.知觉 C.注意 D.观察11.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A.感觉 B.知觉 C.注意 D.观察12.衡量人的感觉系统机能的基本指标是()A.感觉阈限 B.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绝对感觉阈限13.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变化的强度或强度变化的所需要的量的临界值是()A.感觉 B.感受性 C.感觉阈限 D.心理量14.下列选项不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是()A.望梅止渴 B.谈梅生津 C.含梅流涎 D.望梅生畏15.“谈梅生津”是()的表现形式。
A、无条件反射B、第一信号系统C、第二信号系统D、非条件反射16.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是()A.感觉和知觉B.客观现实C.认识过程 D.反映活动17.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活动是:()A感应性 B兴奋 C抑制 D反射18.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A感觉B知觉C.感受性D.感觉阈限19.能够把外界刺激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即将感觉器官接受的各种适宜刺激能量转换为生物电能的器官是()A.感觉B.感觉器官C.感受器 D.感受性21.刚刚能够觉察两个同类刺激间最小差别量的是()A.绝对感受性B.差别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D.绝对感觉阈限22.刚刚能够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是()A.绝对感受性B.差别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绝对感觉阈限24.对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A、学校教育B、遗传C、社会D、实践活动25.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是()。
A、学校教育B、遗传C、社会D、实践活动26.()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
A、斯金钠B、铁钦钠C、巴甫洛夫D、冯特27.()进行了经典条件反射研究。
A、斯金钠B、铁钦钠C、巴甫洛夫D、冯特28 .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创立于:()A、1876B、1879C、1870 D、186029.研究黄色表示甜,绿色表示酸,茶色表示苦,这种现象是:()A、适应 B、对比 C、感觉的相互作用 D、联觉30.“月明星稀”这一现象属于:()A、适应 B、对比 C、感觉的相互作用 D、联觉31.人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对自己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是()A.方位知觉B.形状知觉为C.距离知觉D.空间知觉32.对人于人关系的知觉是()A.自我知觉 B.角色知觉 C.人际知觉 D.他人知觉33.人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34.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以处理并作出解释或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是()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35.狼孩的事实说明了人的心理具有:()A.主观性 B.客观性C.社会性 D.能动性36.在一定范围内,人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的映象不变,这是()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37.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39.从不同的角度看钟表,它的形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们仍然认为它是圆的,这是形状知觉的()。
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40.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明的心理现象是:()A适应B条件反射 C气质天赋性 D感觉对比41.“老病号不觉得药苦,小孩不觉得糖甜”说明的心理现象是:()A适应 B暂时性遗忘 C注意集中性 D感觉对比4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这是感觉的()。
A、对比B、适应C、相互作用D、联觉43.很少有适应现象的感觉是()A.味觉B.嗅觉C.肤觉D.痛觉44.“甜蜜的歌声”说明的心理现象是:()A、嗅觉的适应、B、对比 C、联觉 D、味觉45.被称为心灵门户的心理现象是()A.感觉 B.知觉 C.注意D.视觉46.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说明的心理现象是:()A注意的集中性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范围 D注意的稳定性48.“一俊遮百丑”属于:()A第一印象 B晕轮效应 C刻板效应 D近因效应49.对一类人的固定的印象属于:()A第一印象B晕轮效应C 刻板效应 D近因效应51.动机和兴趣产生的基础是:()A、感知B、实践C、需要D、教育52.伴随心理活动过程中以保证人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特性是()A.注意B.认识过程C.意志过程D.思维53.在感知事物时,人总是以知识经验来理解它,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它的含义,称为()。
A、知觉选择性B、知觉整体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54.有人说“观察是思维着的()”。
A、知觉 B、感觉 C、记忆D、注意55.在教学中,教师用提高声音,减慢速度等手段以突出重点,这是利用了知觉的()。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 D、恒常性56.放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的,但我们认为它是直的。
这是知觉的()。
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57.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A.色觉B.知觉C.感觉 D.统觉58.个体对物体空间特性的知觉是()A.形状知觉 B.距离知觉C.方位知觉 D.空间知觉59.学生上课时,同时听课、看书、记笔记。
这是注意的()。
A、分散B、分配C、转移D、起伏60.学生上课“溜号”这是注意的()。
A、分散B、分配C、转移D、起伏61.“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说明注意的哪种品质好()。
A、广度B、分配C、转移D、稳定62.“一目十行”说明注意的哪种品质好()。
A、广度B、分配C、转移D、稳定63.注意的分配是()。
A、有条件的B、无条件的C、不可能的D、消极的64.一个较大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因为受()因素的干扰。
A消退和干扰抑制B倒摄和干扰抑制C前摄和消退抑制D前摄和倒摄抑制67.在实际需要时,能够迅速、灵活地提取信息以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记忆品质是()A.记忆准备性 B.记忆正确性 C.记忆持久性 D.记忆敏捷性68.“过目成诵”说明记忆的()品质好A.记忆准备性B.记忆正确性 C.记忆持久性 D.记忆敏捷性69.反应记忆保持时间长短的品质是()。
A.记忆准备性 B.记忆正确性 C.记忆持久性 D.记忆敏捷性71.记忆容量大约是在7±2个组块的记忆是()。
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 D、感觉记忆72.保持时间大约一分钟的记忆是()。
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 D、感觉记忆73.容量最大的记忆是()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 D、感觉记忆74.当天识记的外语材料,最好在几天内进行第一次复习,保持效果较好:()A、24小时内B、第二天C、第三天D、第二周75.“突然想不起熟人的名字”说明的心理现象是()A、保持 B、识记 C、暂时性遗忘 D干扰77.过去经历过的事物新出现时,能够识别与确认是:()A再认 B重现 C保持 D回忆78.当人们提到“黄山”时,头脑中重现迎客松的形象,这是()A.保持 B.重现 C.表象 D.想象79.文章的开头部分容易记牢,这是由于()。
A正迁移作用B、前摄抑制的影响C、没有前摄抑制D、没有负迁移80.记忆容量最少的一种记忆是()。
A、瞬时记忆B、感觉记忆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81.不属于按记忆内容划分的是()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感觉记忆 D、动作记忆82.识记较难但记住后不易忘记的记忆是()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逻辑记忆 D、动作记忆83.开卷考试时的记忆活动是()A.识记B.保持C.回忆D.再认84.既是记忆的重要标志,又是回忆和再认的重要条件,它是()A.识记 B.保持 C.重现 D.联想85.个体在多次运用某种思维程序解决同类问题之后从而形成的习惯性反应是:()A定势B迁移C功能固着D经验86.只知道熟悉事物的通常用途的现象是:()A定势 B迁移 C功能固着 D经验87.由火想到热,由久旱逢甘露想到丰收、由骄兵想到必败,这些联想属于()A类似联想 B对比联想 C接近联想 D因果联想88.在大脑皮层上,各种暂时神经联系痕迹以不同方式组合,这种生理机制用来解释()A.想象 B.表象 C.记忆 D.思维89.人类思维能力的最高体现是:()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创造思维 D动作思维90.在刺激物作用下,人脑独立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新形象的过程是()A有意想象 B随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91.“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说明的心理现象是:()A.综合 B、启发 C、分析D、思维间接性92.读武侠小说,头脑中会出现打斗的场面,这种心理过程叫()。
A、无意想象B、幻想C、再造想象D、妄想93.不随意想象的特殊表现是()A.灵感 B.原型 C.梦 D.顿悟94.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幻想是()A.理想 B.妄想 C.空想 D.梦想95.不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病态的幻想是()A.理想 B.妄想C.空想 D.梦想96.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电图等检查资料确诊病患,这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的特性()A.间接性 B.概括性 C.预见性 D.抽象性97.经过加工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新颖独特而具有社会价值成果的思维活动是:()A形象思维B创造性思维C抽象思维D想象98.解决问题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或现象是()A.原型B.定势C.迁移D.变式99.人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以某种事物是否满足或符合自己的()为中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