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V R)技术的调研报告姓名: 学号:一、虚拟现实的概念1、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虚拟现实技术(VR)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通过模拟产生一个逼真的虚拟世界,给用户提供完整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体验,让用户如身历其境能够实现在自然环境下的各种感知的高级人机交互技术。
2、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的特征(1)沉浸感:又称临场感,是指用户感到作为主角存在于虚拟环境中的真实程度,是VR技术最重要的特征,影响沉浸感的主要因素包括多感知性、自主性、三维图像中的深度信息、画面的视野、实现跟踪的时间或空间响应及交互设备的约束程度等。
虚拟现实时代,人将从过去只能在计算机系统的外部观测处理结果,到沉浸到计算机系统所创建的环境中。
(2)交互性:指用户对虚拟环境中对象的可操作程度和从虚拟环境中得到反馈的自然程度(包括实时性)。
人将从过去只能通过键盘、鼠标与计算环境中的单维数字信息交互,升级为用多种传感器(眼球识别、语音、手势乃至脑电波)与多维信息的环境交互。
(3)想象力:指用户在虚拟世界中根据所获取的多种信息和自身在系统中的行为,通过逻辑判断、推理和联想等思维过程,随着系统的运行状态变化而对其未来进展进行想象的能力。
对适当的应用对象加上虚拟现实的创意和想象力,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产品开发质量。
人将不只从定性和定量综合集成的环境中得到感知和理性的认识,而是能够实现概念深化和新意萌发。
二、VR产品研究1、国外VR产品1.1 Oculus--美国说到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就不得不提到Oculus。
它在2012年的8月就登陆了KickStarter众筹,当时筹资将近250万美元,可以说Oculus开启了消费级虚拟现实的先河。
到了2014年底Oculus被Facebook收购,并借助着Facebook的资源支持,Oculus所构建的VR游戏、外接设备等已初具规模,包括Oculus自己的游戏手柄等都开始面世。
OculusRift虽然是独立的产品,但还是需要配合计算机来使用。
推荐指数:Oculus在国际上十分有名,其最新的OculusDK2价格在国内需要5000RMB以上,所以不是很推荐家庭首次购买(土豪用户除外)。
不过此前有报道说Oculus公司基于中国严重的“黄牛”现象,取消了中国地区的部分订单。
所以,在中国要搞到一台全新的Oculus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2 三星GearVR--韩国2014年7月,三星对外透露了其虚拟现实眼镜GearVR的开发计划,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
经过数个月的等待,GearVR于同年的12月正式亮相。
不过使用GearVR的用户必须与三星自己的Note4手机捆绑使用,并确保它的系统升级到最新版本,同时用户还必须把GearVR附带的16GmicroSD卡插入手机中。
因为这款产品需要NOTE4作为显示屏,才能提供相关的体验。
在VR内容方面,三星则与Oculus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完全兼容和采用Oculus游戏平台上的内容。
同时,由于采用了手机式设计,GooglePlay上的VR应用,都可以完美体验。
推荐指数:GearVR不需要配合电脑来使用。
不过还是那句话,你首先得有一台GALAXYNote4手机。
三星GearVR售价暂时定为200美元(折合人民币1237元)。
1.3 SonyPlayStationVR--日本如果是熟悉索尼的朋友,应该会记得索尼在几年前曾经推出过一系列的HMT 头显,而在HMT-T3之后,索尼停止了这个项目,并且将目光转到了VR上面。
之后索尼开始了ProjectMorpheus,并且在今年将其正式改名为PlayStationVR,更加明确了其作为PlayStation系列主机的配件的位置。
推荐指数:据透露PlaystationVR售价499.99欧元,约合人民币3600元,将于2016年3月25日发布,而这个售价已经超过了PS4的价格。
作为Sony的痴迷者,这款产品是不错的选择。
而对于普通消费者价格似乎高了些。
1.4 VR ONE - 德国VR One是由著名的镜头生产商卡尔·蔡司推出的一款针对手机用户的虚拟现实眼镜,与其他同类型设备的工作原理类似,它是将手机塞入镜片后的托盘中,透过视窗来观看手机屏幕显示出来的内容,实际效果为虚拟现实的沉浸式场景。
目前该设备只兼容iPhone 6和三星Galaxy S5。
推荐指数:因为装载手机的机匣需要和手机型号对应的关系,这款产品的适用“弹性”并没有很大。
人民币售价为999元。
你购买时选择了iPhone 6的话,想塞入Galaxy S5就没那么容易了。
除了这一点外,VR One总体的体验还算不错,对想要尝鲜VR的朋友来说,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
2、国内VR产品2.1大朋VR头盔--中国2015年6月8日,大朋头盔正式开启京东众筹。
随着众筹成绩的一路飘红,这个国产的虚拟现实品牌得到了广泛关注。
小编查到,大朋VR这个品牌虽然是今年才创立的,但其团队核心人员已在虚拟现实领域“深耕”了十年之久,在强大的技术支持之下,其公司产品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大朋VR目前推出的虚拟现实头盔是支持播放3D高清影院和玩VR游戏的,75Hz的刷新率、19ms的极低延迟、120度的视场角和AMOLED屏幕材质达到VR 行业的领先水平。
可以说是一台高性价比的虚拟现实产品。
产品一经推出获得了大量的好评,目测其成像效果和视场角大小在市面上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与大朋助手的完美结合使得大朋头盔更具吸引力,大朋助手目前有上百种DK1和DK2的游戏,视频功能也会在近期上线。
同时,大朋助手可以随意切换DK1、DK2和大朋模式,使得大朋头盔支持市面上90%以上的VR游戏。
推荐指数:大朋VR在产品做工上大做文章,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材料:日本进口E48RPMMA镜片。
除此之外,自动调节瞳距、120度大视场角、并且兼容DK1/DK2也是其产品的亮点,大朋VR让中国制造不再是“山寨”产品的代名词。
大朋VR 头盔目前官网售价1799元,可谓是性价比极高的虚拟现实产品。
2.2 DREAM VRDream VR是极睿软件倾力打造的应用于个人手机的虚拟现实眼镜,也是国内首款在线真实Imax影院。
Dream VR支持4.5—6.0寸安卓智能手机、Ipone6以及Ipone6Plus利用先进的光学配件并配合团队倾心开发的有梦VR系统,使个人手机成为打开虚拟现实世界的大门的钥匙。
此外Dream VR所搭载的软件”有梦影院”从影院屏幕、沙发、地毯到实时光影等处都真实还原了实体Imax影院中的每一处细节,使用户感受到真实影院中的独特氛围,试图以虚拟现实技术为人们呈现真实、惊艳的梦想世界。
推荐指数:有梦影院的一大亮点在于可以通过语音指令向虚拟影院经理下达指令以实现影片的播放、暂停、切换等操作。
有梦影院还融合了多人在线语音交流功能,后期还将加入在线选座、购票等现实观影中的功能。
众筹价格达99元以上2.3蜂镜开发公司为:北京维拓。
京东众筹共募得741271元。
这款VR头盔配备有5.98英寸的JDI液晶面板,分辨率为1080 x 1920,刷新率可达60Hz,具备120度可视视角,官方宣称能够为用户提供720度的沉浸式体验。
三、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的发展历程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之间,电影摄影师Morton Heilig相继研发了数个类虚拟现实设备,包括街机式的多感知电影播放设备、提供3D影像与立体声的头戴设备以及多感知虚拟现实系统Sensorama Simulator。
1968年,美国计算机图形学之父Ivan Sutherlan在哈佛大学组织开发了第一个计算机图形驱动的头戴显示器及头部位置跟踪系统。
这些都成为了虚拟现实发展史上重要的启蒙。
1989年,Jaron Lanier 第一次正式提出了Virtual Reality的概念,他的公司VPL Research也成为了第一家成功商业化销售虚拟现实头戴显示设备和手套的公司。
随后的90年代,虚拟现实经历了一次如火如荼的商业化浪潮,索尼、任天堂等游戏公司都陆续推出了自己的虚拟现实游戏机产品。
但由于产业链不完备,技术也不成熟,虚拟现实产品并未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虽然这一波商业化浪潮在消费级市场并不成功,但虚拟现实却在军事、工业、医疗等领域逐渐应用起来。
2014年,Facebook以20亿美元收购Oculus,一石激起千层浪,虚拟现实进入普通消费者的生活终于开始有了可能性,虚拟现实的产业化也在全球范围内快速铺开。
随后,Sony开启Morpheus计划(即现在的PlayStation VR)、Google 推出Cardboard、三星与Oculus合作推出Gear VR、 HTC与Valve合作研发针对Steam游戏平台的HTC Vive。
而国内,数百家虚拟现实创业公司相继出现,快速覆盖了几乎所有的产业环节。
2015年3月,HTC和Valve合作开发的VR设备HTC Vive首次发布。
6月,Oculus正式发布了消费者版Oculus Rift头盔和Touch控制器。
索尼VR头盔正式名称确定为PlayStation VR,简称PS VR。
11月,三星宣布Gear VR消费者版正式开放预售。
暴风魔镜的VR产品已发布至第四代,截止2015年12月底发展VR用户超过50万,成为国内市场占有率最高的VR产品。
国内联网企业集体发力VR,百度和腾讯12月均宣布迚军VR市场。
乐视12月发布了VR产品。
三、虚拟现实的产业链1.硬件设备硬件设备又可分为显示设备和输入设备。
其中输入设备负责用户的知觉捕捉,而显示设备则负责用户的知觉反馈,两者构成一套相对完整的虚拟现实交互系统。
2. 头戴显示设备国外高端头戴显示设备的三大代表厂家分别是:Facebook公司的Oculus Rift、HTC 公司的Vive和Sony公司的PlayStation VR。
国内的头戴虚拟现实设备厂商中很多都在做此类产品,如大朋、3Glasses、UCglass、蚁视、游戏狂人、EMAX、VRgate等。
但这类头戴涉及到算法、材料、光学、人体工学、仿真等多种技术,国内厂商与国外厂商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
在高端的消费级头戴虚拟现实设备之外,还有一种价格低廉的虚拟现实体验设备,眼镜盒子。
2014年6月,Google在I/O大会上发布了Cardboard,从此掀起了眼镜盒子类产品的风潮。
通俗来说,眼镜盒子就是通过把手机塞进虚拟现实眼镜盒中进行观看的虚拟现实显示设备。
这类设备不需要复杂的电子元件,成本较低,体验也相对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