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林业发展战略 PPT

中国林业发展战略 PPT


为此,国家林业局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专家 领导小组,由院士、专家领衔,开始了跨部门、 多学科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历时两年余。
参加这项研究的包括两院院士和国家有关部门 的资深专家近60人,研究队伍近300人,涉及 林学、林业工程学、农学、生态学、环境学、 生物学、法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40多个学科。
林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是“生态建设、生态 安全、生态文明”。
“三生态”战略思想的相互关系
– 生态建设是生态安全的前提
– 生态安全是生态文明的基础和保障
– 生态文明是生态建设和生态安全所追求的最 终目标
“三生态”的具体内涵可以界定为: 生态建设为主,走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根据
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主导需求的变化,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提出的全新林业发展思
– 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 – 科学合理地利用,能有效地促进保护。
三、战略布局
根据新的林业战略思想和方针的指导, 在以往林业建设成效的基础上,进行林 业生产力结构、布局的重新配置,形成 以重点工程为中心,生态建设主线突出 的林业生产力布局。
总体布局
以六大林业工程为框架,构建“点、线、面” 结合的全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实现森林资源 在空间布局上的均衡、合理配置。
– 森林被当作一种单纯的经济资源,以木材生产为中 心组织和安排林业工作,采伐的主要是天然林;
– 把林业当作一项基础产业,把林业部门当作一个产 业部门,林业工作基本上是林业一个部门的事情。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林业既是 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又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 业,同时兼有三大效益。
– 实施以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为代表的生态工程 – 提出了建立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的目标 – 大力发展人工林 – 社会办林业的格局渐具雏形
4、南方集体林地区主要任务是有效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建设优质高效用材林基地、经济林基地、水果产业。
5、东南沿海热带林地区的主要任务是在保护好热带雨 林和沿海红树林资源的前提下,发展具有热带特色的 商品林业
– 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加强森林科学经营; – 实现森林木质和非木质资源以及生态资源的持续利
用。
(一)严格保护天然林、野生动植物以及湿地等典型 生态系统
通过严格保护,积极培育,保育结合,休养生息,加 快天然林以木材利用为主向生态利用为主转移的步伐, 实现天然林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良性循环。
路。体现了林业Leabharlann 社会的适应。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 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森林资源匮乏,生 态环境脆弱。林业生态体系是国土安全体系 的主体。
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也是先进文化的重要象征。 – 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 – 生态文明是生态良好,社会经济发达,物质生产丰厚 的基础上所实现的人类文明高级形态。 – 建设山川秀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社会, 要求人们价值观念、发展方式、消费方式的生态化。
全球可持续发展潮流和国际林业进程, 从某种意义上讲,预示着新世纪我国林 业的发展方向。即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 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转变一: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 转变
– 这是对新时期林业的定性定位和指导思想进行重大 调整,林业认识上的巨大飞跃。
– 这一转变是其它几个转变的核心和根本,其他转变 是推动这一转变的重要力量。
中国林业发展战略
主要内容 中国林业发展定位 中国林业发展战略 林业战略重要对策建议 中国林业重点工程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的阶段目标: – “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 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 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 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本世纪中叶建国 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 社会主义国家”。
研究分25个专题,总报告分四册,260多万字。 温家宝副总理称赞林业战略研究“有深度,有 创新,有突破”。
其中一些重要成果已经被中央采纳,并被写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1、中国林业的历史性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处于逐步恢复发展 时期,社会对林业的主导需求主要是木材,加 之受“以粮为纲”思想的影响,因此长期来:
加大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等典型生态系统的保护及 发展。大力开展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专项保护工程。 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保护、恢复和扩大 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显著提高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 规模、水平和成效。
(二)积极发展商品林等绿色产业
以商品林的大发展带动林业产业的大发展,以 林产加工业的大发展带动森林资源培育业的大 发展,以森林旅游业的大发展带动森林服务业 的大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对森 林产品及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 近期以保护为主,让天然林休养生息,尽快扭转天 然林生态系统处于逆向演替的局面,森工企业完成 战略性转移;
– 中期以培育为主,利用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等措施, 促进天然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加速其顺向演替的进 程。与此同时,提升林区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积 极培育林区后续产业,适度利用林内资源;
– 长期以合理利用为主,完善保育体系,实现森林生 物多样性愈益丰富、森林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生态 产业健康发展、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
– 多样化需求中,生态需求取代木材等林产品需求成 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
– 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效益低下与社会对 林业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当前林业 的主要矛盾。
林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我 国林业正处在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 为主转变的新历史时期,肩负着改善生态、促 进发展的双重使命。
– 在立地条件好,不会造成水土流失的地区,结合区 域特色,建立产业带。
– 加快速生丰产林建设步伐,逐步实现以采伐天然林 为主向采伐人工林为主的转变。积极培育工业原料 林、经济果木林、竹藤花卉等商品林。
– 大力发展林产品的精深加工、林浆纸一体化以及可 再生、可降解的木质及非木质新型复合材料,提高 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率,实现国内林产品供需平衡。
六大林业工程的启动,使林业成为一项民众参与程度 高、各方面大力配合和支持的社会性工程。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促进 林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五大转变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重大转变,是新时期 我国林业发展阶段特征的集中体现和总体要求,是顺 利实施六大工程、加快林业发展的可靠保证。其中最 根本的转变是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 变。
但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仍然难以改变。
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 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十六大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 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 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赋予了林业新的重大使命。
– 不断增长的多样化需求与落后的林业生产之间的矛 盾越来越突出,成为这一时期林业的基本矛盾。
转变二: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 主的转变
天然林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 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人工林所无法比 拟的重要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可再生资源。
我国的天然林大部分处于大江大河的源头,在维护国 土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保护这些宝贵的 天然林资源刻不容缓。
– 战略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
– 林业战略研究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不是 林业部门内部的一个规划,要从国家的角度而不是 部门的角度出发。
– 我只抓了水利和林业两项战略研究。水利战略研究 在先,有很激烈的交锋,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中 国只能走节水型社会的道路”,正贯彻到国家战略 中去,期待林业得出些什么。
– 加速推进森林旅游等服务业的发展
(三)科学经营,实现森林木质和非木质资源以及生 态资源可持续利用
按照分类经营和比较优势原则,采取定向培育,高新 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加强森林科学经营,实现木 质和非木质森林资源以及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21 世纪的林业发展趋势是森林可持续经营,保障森林三 大效益可持续协调发挥。
(二)区域布局 1、东北林区以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为契机,促进林区由
采伐森林为主向管护森林为主转变,通过休生养息恢复森 林植被
2、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实行以保 护为前提、全面治理为主的发展策略。以实施防沙治沙工 程和退耕还林工程为核心,严格保护现有森林植被
3、华北及中原平原地区发展混农林业或种植林业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这一历史性转变以六大林业工程的全面启动, 以及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开始实施为标志
–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 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工程 –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 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要保护我国的天然林资源,必须加大人工林培育,逐 步实现由采伐人工林代替采伐天然林,解决木材供需 矛盾,真正保护好天然林。
转变三: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的转变
毁林开荒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1999年,国家抓住有 利时机,做出了以粮食换生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 重大决策,启动了这一历史性转变。
实施退耕还林,恢复以森林为主体的植被,从近期看, 又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从长远看,是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的根本措施。
3、中国林业发展的定位 综上所述,从林业的历史和现实中正在发生的
转变,以及世界林业的发展趋势,中国林业在 当前及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的定位应有一个 根本性的变化。
林业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 生态建设最根本、最长期的措施。必须把林业 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