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
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阅读是学生获得各种科学知识,了解社会信息,取得
精神食粮极重要的手段之一,更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当今社会知识更新周期缩短,这就对当代学生的阅读提出了更高要求。
小学生接触的阅
读文本无外课内与课外,教材是流,课外文本是源,教材与课外文本互相呼应,关系密不可分。
只有让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相得益彰。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对学
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 高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即每学期应达到25万字, 相当于高年级的语文课本5本书左右。
因此,课外阅读它不是游离于语文教学之外的“点缀” , 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引领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同时重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
一、课内阅读的教学我这样做
1.引导学生读书时,抓住重点词、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篇课文或一段话,不能
让学生随心所欲、平平淡淡念一两遍就了事,而是读前布置相关预习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
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这样就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和
理解能力。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很注重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比较,理解课文内容体会
人物的思想感情,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如《草原》一文,在教学这篇课
文时,我先让学生在读课文时找出描写草原景色的词语、句子,然后再思考这些词语、句子,感悟作者描绘了草原怎样的特点。
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读完课文后,很快就从课文中找出了“清新”、“明朗”、“一碧千里”等词语和“是……也是……”、“既……又……”等句子。
这样,学生就
能较快、较准确地理解掌握草原的风光,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感悟的阅读能力。
2.引导学生在默读或朗读过程中抓住作者思路掌握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
读文时,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精心设计几个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默读,这样做,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如《少年闰土》这篇课文,为了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设计
了几道思考题:(1)找出描写闰土外貌的词句,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2)闰土对“我”说了哪些事?“我”对哪几件事印象较深刻?为什么?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后,课
堂再交流讨论,学生很快就能清楚,课文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
少年形象。
3.教给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预习是培养学生主动阅读习惯的重要方法。
一
篇课文,学生通过预习,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然后带着问题学习,这样阅读的积极性就会提高。
在平时教学中,我布置预习要求做到明确具体,如: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说说
本文的主要内容;运用标记法划出重点和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当然,我会根据不同的教材提
出不同的预习要求,这样学生通过经常的阅读训练,既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又帮助学生
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
4.根据文本拓展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材是施教的基础,但仅限于课本还是不
够的,教材中的文本仅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这就必须以文本为基础,辅以课外读物,最终形成以课文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式的阅读方式。
教材的课文内涵丰富,引导学习领悟之后,就做好课内与课外的链接,把学生的视线投向丰富的课外,引领学生把
对教材浅层的理解深化到对整个材料深层的延伸。
教完《怀念母亲》就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
与季羡林有关的故事,更深刻感受人物;学完《赤壁之战》,接着便向学生介绍《淝水之战》、《官渡之战》,或是整部《三国演义》,自然开阔了学生视野,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进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有课内阅读做铺垫,课外阅读也不能松懈
1.多管齐下, 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
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在开展课外阅读情况家长调查的基础上, 召开家长会, 取得家长的帮助, 保证课外读物有来源, 课外阅读有监督。
有条件
的家庭, 提倡亲子阅读, 这对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十分重要。
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教室内张
贴读书名言, 布置班级读书角。
同学之间可交换阅读书籍, 提高读物利用率,减轻家长经济负担。
2.帮助学生选择健康适合的课外读物。
课外阅读益处很多, 但开卷未必有益,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进行, 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教师要接受生个体差异, 在尊重学生个
性的同时,提出合适建议并帮助孩子选择健康有价值的读物。
3.减轻课业负担保证阅读时间。
课外阅读需要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囫囵吞枣地应付课外阅
读量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因此, 要控制过多的作业, 保证学生每天有自由阅读的时间。
每
周的周记也可改为阅读、填写读书卡等。
假期作文改为出一期读书专题小报等等, 让语文作业变得有趣起来。
4.搭建展示平台提高读书积极性。
为了提高学生读书积极性, 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我采用
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如: “我喜爱的名言” 交流会, “名人故事会”等 , 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
人的崇拜, 对书的渴望, 自办班级摘录本, 摘抄美文佳作, 选登优秀读书笔记……孩子们一有空闲
便忙于搜集资料、采稿,乐此不疲, 热情高涨, 读写能力得以增强。
课内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根本,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补充、拓展。
总之,课堂阅读教学要扎扎实实地教,课外阅读要丰丰富富地读,课内牵手课外,学生就能遨
游知识的海洋,也会有较好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