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强国的哲学内涵分析
摘要:对体育强国的解读,从其哲学内涵角度分析在于探寻一种统一的认识途径,体育强国的根本内涵在于国家在进入社会转型期后,国人价值取向的转变导致其对体育价值的必然追求。
价值取向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主体的价值选择,因此新的体育目标与价值总会出现并取代旧的目标与价值。
在新的国际背景下,如何构建体育价值目标与价值体系,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体育强国价值取向哲学内涵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c doi:
10.3969/j.issn.1672-8181.2013.11.138
1 引言
随着中国体育实力的增强,尤其是自2008年北京成功承办奥运会以来,体育强国再一次成为中国体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体育强国作为一个热门话题开始在学术界沸腾起来。
2 中国转型与体育强国的发展
在中国的体育发展历史中,伴随着社会转型出现了两次体育强国战略目标任务,而社会的转型正是价值取向的一种转变,因此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正是价值转变的一种反向价值诉求。
随着上世纪70年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放弃阶级斗争、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上来的战略步伐的逐步加快,中国又一次迎来了社会发展新的转型。
而中国奥委会在国际奥委会中合法席位的恢复,使中国真正融
入世界奥运舞台中,中国也由此为自己提出了新的体育目标,即进入世界体育强国的奋斗行列[1]。
发展到本世纪初,中国基本上实现了小康社会的发展水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也提出了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再次进入了新的发展转型期,同时中国体育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体育代表团在连续三届奥运会中都稳占金牌前三甲[2],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以51枚金牌的成绩再一次展现了中国体育强国的地位。
胡锦涛在北京奥运会表彰大会中提出,要继续坚持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生活质量,要充分重视体育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中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一种新的认识理念与价值取向开始形成。
3 体育强国的哲学内涵解读
体育强国的哲学内涵简单理解为一种价值取向,而价值取向的转变外在表现为社会的转型。
中国体育强国的发展目标是价值取向发生转变之后国人对体育价值的一种新的诉求,随着社会转型而提出的体育强国目标均是价值取向发生新的变化之后对体育发展目
标的新的要求,但中国两次转型中的体育强国价值内涵是完全不同的。
在中国第一次实现社会转型时,中国关于体育强国的价值理解是更加主观的,体育必须要承担起建设并保卫祖国的任务,比如中国在18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中通过参加男子游泳项目向世界宣布了自己的国家主权,比如在“两个中国”阴谋中,中国毅然放弃参
加奥运会以及周恩来总体提出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都是中国当时体育内涵的表现[3]。
而在中国实现新的经济发展的阶段,竞技体育开始成为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对外交流、树立中国形象、展现中国实力的重要手段,因此竞技体育也成为国家体育发展的重要内容。
但这一时期中国体育发展背后的规定,如运动员不能谈恋爱等,均彰显了中国体育新的内涵,即价值理性的属性。
利用竞技体育来展现国家的实力,发展体育产业成为不断满足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随着国家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此种体育强国的内涵应该最终演变成利用体育优势,强化体育文化建设,带动全民参与体育锻炼,满足群众多层次的需求,真正实现中国体育强国的发展战略,实现中国全面、协同与可持续的新发展。
4 价值选择的变化与体育强国的理解
首先,关于体育价值的选择会随着价值取向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所谓价值选择,就是在双向选择过程中,主体方根据自己的价值尺度对客体方的功能与属性进行分析与比较,以取得最大的效益。
价值选择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主体通过这种选择来确定客体应当发挥的价值,这种价值包括显在价值与潜在价值。
中国第一次体育强国的目标是以体育的工具价值形式出现的,强调体育作为一项强国的工具必须要表现出自己最大限度的威力,才能实现体育的真正价值。
其次,关于体育目标价值的变化与价值评判的标准。
所谓价值
评判,即在一个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用来判断社会成员社会行为或者社会现象是否合乎社会目标的一种普遍性准则。
在体育的工具性价值作为其目标价值后,竞技体育便成为体育发展的重心内容,中国的竞技体育也由此进入其快速发展的时期,同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比如1981年在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运动员获得所有项目的冠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金牌榜名列第四,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金牌榜名列榜首,这些成绩的取得均将体育的工具性价值发挥到了极限。
在社会进入第二次转型时期,体育的价值取向也开始转为以人为本,体育发展目标随之变为推动全民参与体育运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体育强国的发展目标。
5 体育目标价值体系分析
体育目标价值体系是主体经过价值选择之后确定的体育应当发挥的价值,是一种潜在性的价值体现。
体育价值目标体系是人们进行体育活动的起点和重点,是开展体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标准,这一价值体系在整个价值追求的过程中都居于指导性的地位。
但随着新的价值取向的转变,体育价值目标体系也会发生一定的转变,这时候人们必然朝着新产生的体育目标价值方向努力,体育也开始实现其新一轮的发展。
综上,体育强国的发展目标是中国进入新一轮的社会转型期后,价值取向发生转变导致国人对体育价值的新要求。
社会转型是价值发生转变的外在社会表征,价值取向的转变是体育目标价值产生的
新的动力。
体育目标价值体系在体育强国的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新的社会发展环境中,必然会引导体育实现新的发展,并最终实现体育强国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长城.体育强国成长方式的哲学思维、历史演进及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8):5-10.
[2]齐立斌.“体育强国”战略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1):73-76.
[3]侯典云,张细谦.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价值哲学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8(2):8-12.
作者简介:张鹏,山东交通学院体育教学部,山东济南 25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