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剪纸》(第一教时)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积累好词佳句并相机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引导学生读出姥姥是位心灵手巧、勤劳善良的人,她的剪纸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教学过程:一、揭题、释题。
同学们,我国的民间传统工艺有很多,有糖人、刺绣、陶瓷、风筝、剪纸等。
(课件)今天我们来深入认识一下——剪纸。
请欣赏。
(课件)生配乐出示剪纸图样欣赏。
师简介剪纸—剪纸是我国的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品。
在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故事人物,贴在窗户上(叫窗花)、门楣上(叫门签)作为装饰,也有作为礼品装饰或刺绣花样之用的。
剪纸的工具,一般只用一把小剪刀,有的职业艺人则用一种特制的刻刀刻制,所以,剪纸又称为“刻纸”。
看到这些剪纸,你想到了哪些词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剪纸的课文,板书课题。
板书时介绍:姥姥是北方人对外婆的称呼。
齐读课题。
二、预习反馈。
课文预习过了吗?预习得怎么样?能读好这些词吗?(课件)刁难择菜薅草左邻右舍啧啧赞叹驮着岂知小屯里无可挑剔清清爽爽1、找一小组开火车读一下。
2、你想提醒注意读音的字有___________ 提醒出来的就领读两遍。
驮:马儿长得大才能负重,马儿长得像小狗,怎堪重负呢?刁:第二笔是“提”3、你想提醒注意字形的字有___________ 提醒出来的就相机板书出来。
多音字:难择舍读第一声的:挑剔4、你理解了哪些词义?5、齐读词语。
三、小组合作,初读课文。
1、小组内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流利,注意相互正音;用“”画出你喜欢的句子,用“”画出你认为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2、交流。
3、读了课文,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姥姥?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他和姥姥的哪些往事?分别在课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4、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读准了字音,读顺了句子,也理清了文章脉络。
真不错!跟剪纸有关的那些往事,到底具有怎样的魔力呢?要想有更加深入的体会,我们要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中去感受感受。
四、合作探究,精读第1-3自然段。
1、合作探究。
小组默读,思考讨论:(1)从第1自然段哪两个词可以看出姥姥的剪纸非常受欢迎?用“____”画出来。
(2)姥姥的剪纸为什么非常受欢迎?(3)1—3自然段,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姥姥?2、交流:(1)“左邻右舍”“ 都贴着”令我们感受到了姥姥的剪纸很受乡亲们的欢迎。
指导朗读,读出自豪,骄傲。
(2)“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抓住一个“神”字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加上动作、语气词进行朗读。
引出上一句。
“乡亲们称赞的话中姥姥剪的是_____,其实姥姥是无所不能,还会剪_ __、___、___……”选择其中一类进行仿写:你姥姥神了,剪___像___,剪___像___,剪个_________,剪个_________ _。
齐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令我们深深感受到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
(板书)总结写法,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3)姥姥的剪纸非常受欢迎,还因为姥姥的——有求必应。
指名读相关的句子。
(板书)(4)课文1-3自然段中,你还认识了一位怎么的姥姥?3、把一至三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五、小结,当堂检测姥姥凭着高超的技艺和有求必应的为人给乡亲们、作者、也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这节课所讲的知识是否也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看拼音写词语。
diāo nàn qǐzhītuózhe qīng qīng shuǎng shuǎng( ) ( ) ( ) ( )(二)填空。
1、剪纸又称为。
它贴在窗户上叫,它贴在门楣上叫。
2、“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这句话用了的手法写出了。
3、“你姥姥神了!”这其中的“神”字指姥姥的剪纸(填写四字词语,越多越好:学生完成后交流一下!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广结善缘的姥姥。
下一节课,我们再一同陪着笑源走进他的回忆:欣赏姥姥的剪纸,感受浓浓的祖孙情。
看看姥姥以及作者笑源又将会给我们留下怎么的印象。
六、布置作业1、课后生字以及词语抄写四遍。
2、小练笔: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写百字左右的一段文字,夸夸校门口糖人老爷爷的高超技艺。
(可仿写课文第二自然段)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
(板书课题)2、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口语就一个字——姥,叫起来非常亲切。
我们一起来叫一声,姥姥。
(学生齐叫)加上儿化(范读),你来叫一声。
(指名)你再来叫一声。
(指名)读得真亲切。
这位姥姥有一手绝活,那就是剪纸。
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课题。
(齐读)二、预习课文,初步感知1、因为事先没有布置预习,所以我们要在课堂上来完成这一环节。
请大家打开课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这篇课文生字新词比较多,特别还有几个多音字,要力争把它们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思考:这位姥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开始读。
(媒体出示要求,学生自由读书)2、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生字新词学得怎样,请看大屏幕。
(出示词语)自己先读读。
(学生自由读词语。
)请高凌来读一下。
(指读)这里有两个多音字,“左邻右舍”的“舍”是个多音字,这里读shâ。
“择菜”的“择”也是个多音字,读成zhái。
(媒体突出:舍、择)大家跟我读:左邻右舍、择菜。
一起读一读这些词语。
(齐读)在这些字词中,你认为同学们哪些字特别容易写错,你要给他进行一下友情提醒的。
(指名回答)3、看来,同学们词语学得不错,现在请你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这位姥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媒体切换,指名回答)的确,这是一位技艺高超、勤劳善良、呵护晚辈的姥姥。
(相机板书)三、品读文字,揣摩语言。
1、这节课,我们首先来体会一下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
2、请大家自由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表现姥姥技艺高超的句子,并用横线画出来。
(学生读文)3、讨论交流(谁愿意将自己的收获与大家分享?相机出示句子)A、“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心灵手巧的劳作。
”(出示)(1)知道什么是小屯吗?(小村庄)(2)整个小村庄,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心灵手巧的劳作就是——剪纸,这句话中有一个字用得特别好,你找到了吗?(媒体突出“都”)好在哪儿?(作品很受欢迎,姥姥有求必应)(3)同学们想想,当作者写下这句话的时候,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自豪)请你自豪地读一读这句话。
(指名读)有这样的姥姥真让人自豪,让我们一起来体会这种情感。
(齐读)过渡:这是作者对姥姥的赞叹,乡亲们又是怎样赞叹姥姥的手艺的呢?谁来读读?(指名读)B、“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公鸡能打鸣。
” (出示)(1)这是啧啧赞叹的口气吗?谁还想读。
(再指读)(2)读得真好。
有没有发现这句话很有意思?读上去感觉怎样? 我们再来很有韵律地、有节奏地赞叹一番。
(齐读)(3)请注意这番话中乡亲们仅仅是在赞叹姥姥剪什么剪得活灵活现?(动物)除了动物,姥姥还会剪什么?( 指名回答)(4)现在请你们扮演乡亲们,学着书上这句话的韵味和形式来夸夸姥姥剪的其它东西,同桌先互相夸夸。
(大屏幕出示:你姥姥神了,剪像,剪像,剪个,剪个。
)(5)来,这位老乡,你来赞叹赞叹。
(指名回答)(6)乡亲们的赞叹让我们感受到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
C、“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无所不能。
”(出示)(1)“无所不能”的意思就是——(2)谁来谈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指名回答)(3)是呀,普普通通的剪刀,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却能变成各种各样的栩栩如生的剪纸,这不能不说明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
(媒体突出两个“普普通通”、“无所不能”)(4)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
(齐读)D、事例:我故意刁难姥姥,可姥姥仍剪得形象至极。
(学生分析)4、作者用生动传神的语言将一位心灵手巧、技艺高超的姥姥带到了我们的眼前,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姥姥手下栩栩如生的剪纸呢?我们一起来欣赏。
(媒体播放)感觉怎么样?谁能用一句话夸一夸姥姥呢?让我们把刚才找出来的四段话连起来读一读,读出对姥姥的赞美之情。
四、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体会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下节课我们继续体会姥姥的勤劳善良和对晚辈的呵护。
姥姥的剪纸启东新安小学施玲玲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体会浓浓的亲情。
教学难点: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12课,我们知道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口语就一个字--姥,谁来称呼一声——姥姥。
师:好听!很亲切。
同学们,这位姥姥可非同一般,她有一样拿手绝活儿--剪纸。
下面就让我们欣赏几幅姥姥的作品。
为了你能更好地欣赏,我们先来聊一聊剪纸。
(预设1:老师再来补充一点——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
它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让我们静静地欣赏。
)2你们搜集的资料比较全面,总之一句话,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犹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长青。
让我们静静地欣赏。
)欣赏完了这么美的作品,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带进去完整的读一下课题——《姥姥的剪纸》。
现在一起来看本课的学习目标,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
刚才我们已经交流了剪纸的知识,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二、字词教学(看得出,你预习的很充分,注意了这两个多音字的读音。
你预习的不是很充分啊。
你能用它另外的读音来组组词吗?下面的词语一定难不倒大家。
)查字典也是一个理解词义的好办法。
老师就用这种方法来考一考大家是不是真正掌握了词义。
(神笔指——马良,课文中姥姥的剪纸惟妙惟肖,我们可以说他是——神剪,反过来就是剪神。
)读词语,不仅要读得正确,而且要读出它的节奏、韵味。
自己先品读品读。
师:"刷刷刷刷"是什么声音?生:剪刀剪纸时发出的声音。
师:这种声音非常的轻快,有节奏。
谁再来读一下。
师:这种"刷刷刷刷"的是声音在作者听来还是--清清爽爽的,你来读这个词语。
生:清清爽爽。
(很清楚,很爽朗。
)师:这种"刷刷刷刷"的声音还引来了乡亲们的--啧啧赞叹,"啧啧"一词是从口语中而来。
(教师模仿口语中"啧啧"的声音。
)谁也来模仿一下?生:(一学生模仿口语中"啧啧"的声音。
)师:后边的两个词语,其实是姥姥的两幅剪纸作品,是吗?生:(齐)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