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轮胎故障分析及日常保养
奇瑞销售公司售后服务部技术支援
科
2013年12月
目录
感谢各经销商长期以来对奇瑞公司的支持!
Page 2/23
目录
一. 轮胎基础知识
二. 轮胎拆装与平衡
三. 轮胎维护与保养
四. 轮胎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Page 3/23
一、轮胎基础知识
子午线轮胎结构
胎面
冠带层
胎侧
内衬层胎体带束层三角胶钢丝圈
一、轮胎基础知识
1.轮胎各部分功能:
⏹ 胎冠:驱动、牵引、制动、排水防滑、减震、转向等
功能
⏹胎肩:胎冠与胎侧的过渡区域
⏹带束层:耐刺扎、使轮胎具有一定刚性
⏹胎侧部位:缓冲、减震、耐屈挠作用
⏹内衬层:防止气体泄漏、保压
⏹胎圈:与轮辋固定
Page 5/23
一、轮胎基础知识
2.轮胎的胎侧标示(佳通轮胎为例)
Page 6/23
速度符号
最高速度 (KM/H)
)
R
170
S
180
T
190
U
200 H 210
V 240
W
270
一、轮胎基础知识
3. 轮胎规格标示方法
165/70R13 83 S
常用速度级别符号对应最高时速表:
轮胎周号标示方法
速度级别
午胎(Radial )%)mm )
9UXXXX 06 09
年别号(09年) 周号(第6周) 工厂识别号(安徽)
Page 7/23
二、轮胎拆装与平衡
半钢子午线轮胎装配注意事项
1. 检查外观:(确保轮胎外观无缺陷和损伤)
2. 清洁轮胎、轮辋:(保证良好的匹配)
轮胎装配教材
3. 轮胎润滑:充分润滑轮胎胎圈和轮辋轮缘(避免胎圈损伤)
4. 正确装配:(保证轮胎轻点对应气门嘴)
5. 气压:按汽车厂家推荐气压(过高或过低会造成爆胎)
6.
平衡配重:(避免发生轮胎异常磨损与抖动)
Page 8/23
二、轮胎拆装与平衡
胎侧白点、红点的作用(佳通轮胎为例)白色表示动平衡点,即轮胎最轻点,装配时将此点对
应与轮辋最重点(新轮辋一般为气门嘴处,旧轮辋与轮辋的磨损和变形有关),可减少平衡配重铅块的大小;
红色●表示均匀性点,即轮胎径向尺寸最大点,装配时
,如果轮辋径向尺寸最小点标示(一般在此处有一蓝色
标记),将此点与其对应装配,可减少轮胎转动时的径
向跳动,提高乘坐舒适性;
Page 9/23
二、轮胎拆装与平衡
⏹ 气压的重要性
气压不足将导致
轮胎过热
胎肩部位快速及异常磨耗
耗油增大
胎圈与轮辋之间的异常摩擦
气压过高将导致 胎面张力过大
胎面中心快速磨耗
刹车性能降低
舒适性降低
Page 10/23
Page 11/23
1、至少每月检查一次车辆所有轮胎在冷却状态下的气压(包括备胎)。
2、为了获得轮胎的最佳使用效果及更长的使用寿命,定期进行轮胎的换
位是必要的(通常在行使8000-10000公里后)。
3、轮胎磨损至磨耗标志(胎面花纹沟所剩深度1.6毫米位置有磨耗指
示标志),应更换新胎,否则严重影响行使的安全性。
4、如果发觉胎面不规则磨损或车辆抖动,请马上检查车轮定位和平衡。
5、防止油类、酸碱、碳氢化合物等化学物品腐蚀轮胎。
Page 12/23
四、轮胎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胎面部位
◆侧部部位
◆胎圈部位
Page 13/23
胎冠部位
故障名称: 两肩磨损
特 征:轮胎胎冠两侧花纹明显较其他部位周向磨损过快。
原因分析:气压相对偏低行驶造成 预防措施:检查气压,使用标准气压。
Page 14/23
胎冠部位
故障名称: 单肩磨损 特 征:轮胎胎冠一侧花纹明显较其他部位周向磨损过快。
原因分析:A 、前束过大或正外倾角过大,外侧胎肩磨损。
B 、前展过大或负外倾角过大,内侧胎肩磨损。
预防措施:校正前束或外倾角。
Page 15/23
胎冠部位
故障名称:局部磨损
特征:轮胎胎冠局部花纹块状磨损。
原因分析:车辆机械系统(后倾角过大、轮辋的偏心、刹车抱死)、
驾驶的习惯性造成。
预防措施:检查车辆机械系统、避免急转向、急制动、急起步。
Page 16/23
胎冠部位
故障名称:胎冠切伤或刺穿
特 征:轮胎冠部受外力(一般是尖锐物)割伤、刺穿,继续使 用可能引起损伤部位出现漏气、脱层、甚至爆胎现象。
原因分析:车辆 在行驶过程中,轮胎受到碎石、钉子等尖锐物割伤;或者是遭到路面的障碍物的巨大冲击造成的。
导致轮胎结构强度降低。
预防措施:注意避免路面障碍物。
Page 17/23
Page 18/26四、轮胎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胎侧部位
故障名称:侧部鼓包
特征:轮胎胎侧外部局部鼓起,并可能伴有轻微的外伤,对应的胎体内部帘线断裂或胎里有明显的印痕。
原因分析:行驶过程中遇障碍物强力冲击,或上路牙时轮胎肩部与路牙沿部撞击造成轮胎内部帘线断裂,致使该处强力低下,充气状态
下发生的鼓起现象。
预防措施:注意避免路面障碍物。
胎侧部位
故障名称:侧部凹凸不平
特征:轮胎充气使用一段时间后,可在胎侧见到条形的凹陷或凸起。
产生原因:1)胎体帘布层,帘线接头搭接偏大,造成局部刚性太强,充气后应受力不均匀,造成轮胎表面产生轻微凹陷现象。
2)轮胎侧部胶料搭接部位,此处胶料厚于其他部位,充气后
产生轻微凸起现象。
预防措施:此现象对轮胎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无不良影响,可放心使用。
Page 19/23
胎侧部位
故障名称:胎侧刺穿(刺伤)
特 征:径向不规则开裂,帘线断裂,严重时发生爆破,爆破处有 硬伤痕迹
原因分析:轮胎遭到尖锐利器的刺伤(刺破)。
预防措施:行驶于良好路面,避免被尖锐利器刺穿。
Page 20/23
四、轮胎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胎侧部位
故障名称:胎侧刺穿/刺伤(漏气)
特征:轮胎充气后停放一段时间后明显有缺气现象原因分
析:轮胎侧部部位被细小、尖锐异物刺扎造成的贯通
预防措施:行驶中避免被尖锐利器刺穿;注意停放合适的停车位。
Page 21/23
四、轮胎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胎圈部位 故障名称:胎圈钢丝断裂
特 征:胎圈钢丝整齐断裂,断裂处的钢丝呈缩径状。
原因分析:使 用不符规格的轮辋或胎圈、轮缘没有有效润滑,装配时轮胎胎圈没 有完全与轮缘着合,为了完成装配,充入过高的压力, 致使胎圈局 产生较大剪切力,使得胎圈钢丝整齐折断、爆破, 并将胎侧强力撕 扯开。
预防措施:注意使用合格的轮辋,规范轮胎安装。
有润滑,避免充入过高 的气压强行装配。
Page 22/23
/
四、轮胎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胎圈钢丝断裂案例
1、因为装配操作不当,导致轮胎胎圈
断裂爆胎,造成装配人员轻微受伤。
2、配置的轮胎发生胎圈断裂爆。
3、现场没有气压控制器,充气压力达到
6.5公斤/平方厘米时,发生爆胎,险些
造成事故发生。
Page 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