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奇偶性说课ppt课件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第二小节
1.3.2函数的奇偶性
说课人:刘进华
1
教材分析 教学方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2
教材分析
一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 三 教学目标分析 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3
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函数的奇偶性不仅与现实生活中的对称性 密切相关联,而且为后面学习幂函数、指数函 数、对数函数和三角函数的性质做好了坚实 的准备和基础.因此本节内容有承前启后的作 用.
性,必须先求出函数的定义域,并且发现,有时还
需要在定义域制约下将函数进行变形,以利于下一
步判断。此时强调函数
的特殊性
15
例2 设奇函数 f (x)的定义域为 5,5 ,若当
x 0,5时,f (x)的图象如下图:
(1)你能根据函数的奇偶性画出它在y轴左边的 图象吗?
(2)不等式 f (x) 0 的解集是_________ (3)学有余力:不等式 x f (x) 0的解集是 _________
2学会运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 质,掌握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的方法,渗透 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感受数学的对称美。
6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奇偶函数的概念和几何意义。 难点 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与步骤书写。
7
教学方法分析
⒈ 教法分析: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打算采用以
引导发现法为主,借助多媒体(ppt、视频教学以及几何画板)直观演 示法、类比法为辅。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 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 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⒉ 学法分析:学生利用图形直观启迪,自主探索,观察
发现,自主建构来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8
教学过程
视频图片,激趣导入
引导观察,概念形成
学生探索,领悟定义 学以致用,巩固提高
总结反馈
分层作业 9
一、视频图片,激趣导入
10
二、引导观察,概念形成
观察下列两个函数图象并思考得出偶函数定义:
例2
定义以及
需要我们
注意的地
方(解题
步骤)
学生 板演
(复习知 识) 1、总结 2、练习 3、布置作 业
18
三、学生探索,领悟定义
下列函数图象具有奇偶性吗?
y y x2,x [3,2]
3 O
2x
y 3
2
1
2 1 0 1 2
x
1
2 3
13
四、学以致用,巩固提高
例1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图象链接)
(图象链接)
设计意图:
第(1)(2)设计意图是归纳出判断奇偶性的步骤:
(1) 先求定义域,看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y y
o
x
f (x) x2
x -3 -2 -1 0
f (x) x2 9
4
10
x -3 -2 -1 0
f (x) x 3
2
10
o
x
f (x) x
1
23
1
49
123
1
2
3 11
同样观察下面两个函数图象类比偶函数定义得出奇 函数定义:
y
yx
y y1 x
-x 0 x
x
-x 0 x
x
12
4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认知基础看,学生在初中已经学 习了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并且有了 一定数量的简单函数的储备。同时,刚刚学 习了函数单调性,已经积累了研究函数的基 本方法与初步经验。
5
教学目标
1 理解函数的奇偶性其几何意义,培养 学生观察,抽象的能力,以及从特殊到一 般的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
16
五、总结反馈
请同学们从知识和方法两个方面谈谈本节课的收 获?
六、分层作业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人差异,加强作业的针对性, 对学生进行分层作业,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 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进一步达到不同的人在数 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7
板书设计
§3.1.2奇偶性
( 讲 授 新 例1
课)
1.关于奇 偶函数的
(2) 再判断f(-x)=-f(x) 还是 f(-x)=f(x)。
第(3)(4)设计意图是探究一个函数奇偶性的可能情况有几种类 型,并不是所有的函数都具有奇偶性,再由问题“有没有既是奇函 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呢?”引入变式提升。
14
变式提升:
(2)
(图象链接)
变式提升设计意图是再一次强调要判断函数的奇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