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
1.力:力是物体之间的机械作用
2.①力矩:指作用力使物体绕着转动轴或支点转动的趋向,它的绝对值等于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积。
②合力矩定理:平面力系的合力对于平面内任一点之矩等于所有各分力对于该点之矩的代数和。
3.力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平行的两个力。
4.约束力:约束阻碍物体的位移。
①光滑接触面约束:光滑支撑面对物体的约束力,作用在接触点处,方向沿接触表面的公法线,并指向受力物体。
②柔索约束:绳索对于物体的约束力,作用点在接触点,方向沿着绳索背离物体。
③光滑铰链约束:铰链对物体的约束力必垂直轴线通过铰链中心。
④滚动支座约束:约束力必垂直于支承面,且通过铰链中心。
5.平面汇交力系(力偶系)的平衡条件:力系的合力为零(所有各力偶矩的代数和为零)。
6.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所有各力在两个任选的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分别等于零,以及各力对于任意一点的矩的代数和也等于零。
7.弹性变形:卸去载荷后能够消失的变形。
8.塑性变形:残留下来的不能消失的变形。
9.强度:反映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10.刚度:反映构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11.稳定性:反映构件保持原有平衡形态的能力。
12.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①连续性假设:认为整个物体所占空间内毫无空隙地充满物质。
②均匀性假设:认为物体内的任何部分,其力学性质相同。
③各向同性假设:认为物体在各个不同方向上的力学性能相同。
④小变形假设:假设构件的变形与原始尺寸相比很小。
13.应力:单位面积上内力的大小。
通常总将P分解为垂直于截面的分量ζ(称为正应力)和切于截面的分量η(称为切应力)
14.线应变:每单位长度的伸长(或缩短)称为线应变,用ε表示。
ε=(ΔL)/L
15.胡克定律:ΔL=(FL)/(EA)或者ζ=Eε
16.泊松比:v=|ε`|/|ε|
17.塑性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①弹性阶段: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即胡克定律成立。
②屈服阶段:当曲线到达b点后,应力不再增大,而变形继续增加,材料貌似丧失抵抗变形的能力。
③强化阶段:经过屈服后,要使试件再变形,就要增大拉力,材料又具有抵抗变形的能力。
④局部变形阶段:当应力达到e点之后,试件在某一局部横截面显著收缩,这种现象称为劲缩现象。
18.应力集中:由于截面急剧变化所引起的应力局部增大现象。
列如一个含孔圆板,所受拉力为F,板厚为δ,板宽为b,孔径为d,则截面应力为
ζn=F/(b-d) δ
19.剪切:(剪力)切应力的计算公式η=F s/As 挤压应力的计算公式ζbs=F bs/A 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