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检测卷(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下面地球自转速度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A、B、C、D、E、F六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相等的点是A.点A、F B.点B、A C.点C、D D.点E、B2.图中A、C、D、E、F五点中,地球自转角速度与北极点相同的个数是A.0个B.5个C.3个D.4个3.A地某人连续两次看到太阳最高的时间间隔为A.23时56分4秒B.24时C.23时3分56秒D.一个恒星年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是A.43º08′ B.46º52′ C.23º26′ D.26º2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黄赤交角的大小影响地球自转速度B.黄赤交角度数即为回归线的度数C.黄赤交角始终不变D.图中α是黄赤交角2010年6月26日出现月偏食,我国大部分地区可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此次出现月偏食时,地球公转的大致位置是A.A点后的几天B.B点后的几天C.C点后的几天D.D点后的几天7.当地球公转到A点后的几天内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速度达最慢B.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速度达最快C.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速度达最快D.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速度达最慢8.当地球公转到B点附近时A.夜弧和昼弧不等长B.北极圈内为极夜C.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D.南半球为春季下图为2018年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的昼长长短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10.该日过后,四地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A.甲地昼长夜短,昼渐长 B.乙地的昼长逐渐增长C.丙地极昼现象立即消失D.丁地昼短夜长,夜渐短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22°57'S,43°12'W)举办,左图示意该市部分地理景观位置.北京时间8月13日2时完成的男子20公里竞走决赛中,中国选手王镇以1小时19分14秒的成绩夺得冠军,成为第三位夺得奥运会金牌的中国男子田径运动员.直播期间电视台播放基督像(位于山顶,高30米)拥抱太阳的画面成功抢镜(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画面拍摄地点位于A.①B.②C.③D.④12.若想在该地点同一时刻再次拍摄同样场景,合适的日期是A.5月1日B.5月31日C.11月3日D.12月1日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举行,本次世界杯决赛于北京时间7月15日23时在莫斯科的卢日尼基体育场进行.下图为俄罗斯世界杯赛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第21届世界杯举办期间,下列城市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A.索契B.伏尔加格勒C.莫斯科D.圣彼得堡14.第21届世界杯决赛开始时,下列城市收看直播临近正午的是A.巴黎(2°E) B.巴西利亚(48°W)C.东京(140°E)D.洛杉矶(118°W)读110°E经线M城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内变化图,该地冬至日和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差40°,回答下面小题.15.M地的纬度位置为A.23°26′N B.20°NC.23°26′S D.20°S16.M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A.46°34′ B.43°26′C.86°34′ D.83°26′下图为经纬网图.图中A点位于南纬68度,AB为晨昏线的一段;此刻,北京处于白昼;近期,C地日出时刻越来越早.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7.此刻,与北京日期不相同的是A.圣保罗(46°W) B.华盛顿(77°W)C.开普敦(18°E) D.莫斯科(38°E)18.据题设条件回答,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该日,大约在7月中旬 B.该日,C地太阳从东南方升起C.该季节,正值尼罗河枯水期D.该季节,马达加斯加岛白昼比塔斯马尼亚岛长读图,外圆为晨昏圈,中心点O为太阳直射点,N为北极点,A点地理坐标为(66°34′N,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O点的地理坐标为A.0°,0°B.23°26′N,0°C.23°26′N,180°D.0°,180°20.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E点和F点都在回归线上B.E点和F点都在赤道上C.O点此时昼夜平分D.AEB为昏线21.此时北京时间是A.6月22日20时 B.6月22日8时C.12月22日8时 D.12月22日20时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图为遮阳板设计原理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A.全球昼夜平分B.北半球为夏季C.太阳直射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23.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下图为某地昼长年内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4.该地的纬度是A.90°N B.66°34′N C.90°S D.66°34′S25.关于地球上昼夜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至日,地球上昼半球大于夜半球 B.冬至日,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C.纬度越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 D.越靠近直射点,白昼时间越长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5小题,共50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26.读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的位置示意图和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问题.(12分)(1)在图中的公转轨道上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________.(2)右图所示的光照情况对应左图中的____(填图中字母)位置,其节气为____.(3)当地球位于左图中的B、D两处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4)右图中的EF线为____(填"晨"或"昏")线,E点的地方时为____时,F点的昼长为____________小时.(5)左图中从A到B的一段时间内,山西省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是______________.(6)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南半球正值____(填季节).此时全球出现极昼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下图中,图甲中OP为完整的晨线,黄赤交角取23.5°,b点的纬度为30°S.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b点的区时是_____.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_.(2)此时,新的一天范围占全球的比例为___________.(3)下图中日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所示日期与上图一致的有___________.(4)图中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排列是___________;白昼由长到短,排列是_________.(5)为了充分利用阳光,人们将太阳能热水器支架做成可调节的活动支架.在b 点所在纬度,这种支架可调节的角度幅度应不少于______(度数)这一天,人们会将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夹角调节到_______(度数)(6)如果黄赤交角变为25°时,a点(北极圈)所在纬度将会变__________(大、小)地球上的五带中范围变大的有____________,范围变小的是___________.28.读图,回答下问题(箭头表示太阳光线,C点经度为30°E,虚线表示回归线或极圈). (10分)(1)这一天,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日期为_______月______日前后.(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经度_____,纬度_______,株洲市的昼夜长短状况如何____________.(3)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从小到大的排序是______.三地自转线速度从小到大排序是_________.(4)图中B地______时日落,C地昼长比A地昼长长________小时.29.下图为某时刻局部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回答问题.(10分)(1)此刻太阳直射的经度为___________.P点的昼夜状况是_______.(2)A、B、C三点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_,自传线速度最小的是______,地转偏向力最大的是____.(3)如果A点的时间为19时20分,B点所属时区是____________,B地日出时间为___________.(4)若此日以后周口的昼长变短,则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_________(方向)移动,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点.(5)PA为晨昏线中的_________线.30.下图中AO和BO分别为昏线和晨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问题.(6分)(1)据图判断,图示日期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中的________日前后,地球上出现极昼现象的区是________.(2)A地经度是______,该日A地的夜长约________小时.(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________________.(4)一年中,A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________.答案第Ⅰ卷(选择题)【答案】1.A2.A3.B【解析】本题组以地球自转速度图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地球自转线速度、地球自转角速度和自转周期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1.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相同自转线速度相同.图中A、F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纬度相同,自转线速度相同,A符合题意.图中B点的纬度比和A点大,自转线速度B点比A点小,排除B.图中C点的纬度比和D点小,自转线速度C点比D点大,排除C.图中E点的纬度比和B点大,自转线速度E点比B点小,排除D.2.北极点的地球自转角速度为0,而图中A、C、D、E、F五点自转角速度为每小时15度,因此,图中A、C、D、E、F五点中地球自转角速度与北极点相同的个数是0,A 符合题意.3.A地某人连续两次看到太阳最高的时间间隔,就是以太阳作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应为一个太阳日,时间为24小时,选项B符合题意.如果以恒星作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恒星日,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因此A、D不符合题意.地球自转没有一个时间为23时3分56秒的周期,因此C不符合题意.【答案】4.C5.B【解析】4.目前黄赤交角约为23°26',C项正确.黄赤交角是指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由于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与黄道面呈66°34"的交角,故黄赤交角始终为23°26",C项正确.5.黄赤交角的大小并不影响地球的自转速度;黄赤交角的度数决定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即决定南北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并非不变的,它一直有微小的变化,但由于变化较小,所以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β是黄赤交角,故B项正确.【答案】6.A7.D8.D【解析】6.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6月26日是在夏至日之后,图中A点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说明为夏至日,因此此次出现月偏食时,地球公转的大致位置是A点后的几天,正确答案为A.7.据材料和所学知识,A点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当地球公转到A点后的几天内,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且地球向远日点公转,公转速度达到最慢,故正确答案为D. 8.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B点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为二分日,顺着地球公转方向,B点日期之后的C点为冬至日,因此B为秋分.秋分日时,夜弧和昼弧等长,A错.该日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B、C错.此时为北半球秋季,南半球为春季,D对.故该题正确答案为D. 【答案】9.B10.D【解析】9.2018年12月22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赤道昼夜平分.读图可知,甲乙丙丁四地相比而言,乙地昼长为12小时,昼夜平分,所以乙地位于赤道,纬度最低.一般而言,地球上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是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所以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乙地,故选B.10.读图可知,甲地昼长夜短,位于南半球;乙地昼夜平分,位于赤道;丙地出现极昼现象,位于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丁地昼短夜长,位于北半球.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所以甲地昼渐短,A错;乙地位于赤道,全年昼夜平分,B错;丙地不一定刚好位于南极圈上,若丙地位于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现象不会立即消失,C错;丁地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依然在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D正确,故选D.【答案】11.B12.A【解析】11.材料信息表明,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8月13日2时拍摄图示画面,经计算可知,里约热内卢(43°12'W)的地方时约为15时7分,为下午时间,当地位于直射纬线以南,正午太阳在正北,下午太阳应位于西北风,则拍摄地点应位于雕像的东南方,图中①、②、③、④地分别位于雕像的偏南方、东南方、偏东方、偏北方,因此画面拍摄地点位于②,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12.若想在该地点同一时刻再次拍摄同样场景,则合适的日期应与8月13日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相同.8月13日处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后约52天,则直射点在相同纬度的日期处于夏至日之前52天,即5月1日前后,A正确,B、C、D错误.故选A.【答案】13.D14.B【解析】13.世界杯开赛日6月14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四城市中圣彼得堡纬度最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D正确.故选D. 14.世界杯决赛时间是北京时间(东八区)7月15日23时,巴黎(2°E)位于北京西边8小时左右,为15时左右,巴西利亚(48°W,西三区)位于北京西边11小时左右,为12时左右,东京(140°E)位于北京东边1小时左右,为24时左右,洛杉矶(118°W,西八区)位于北京西边16小时左右,为7时左右,收看世界杯决赛直播正值当地正午前后的城市是巴西利亚,B正确.故选B.【答案】15.B16.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学生要掌握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15.南北回归线上冬至日和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相差46°52′,由材料可知冬至日和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相差40°,该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AC错误;该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大于12月22日,所以说该地位于北半球,B对D错误.所以选B.16.从上题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的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的20°N,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知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46°34′,选择A.【答案】17.B18.D【解析】17.根据晨昏线的分布及题干信息可知,此图是南半球的经纬网图,AB一线的西侧是白天,东侧为黑夜,AB线是昏线.B点是18点,北京时间是12点,与北京不在同一日期的范围是60°W向西到180°之间,由此可得只有华盛顿在此范围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8.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根据C点的日出越来越早可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由A点是68°S可判断此时应为6月底,地球上非极昼极夜的地区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尼罗河正为洪水期,马达加斯加岛纬度低于塔斯马尼亚岛,因此马达加斯加岛白昼长于塔斯马尼亚岛.D正确,ABC错误.故选D.【答案】19.C20.B21.B【解析】19.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点是北回归线;A的经度是0°,O点的经度与A点经度构成经线圈,所以经度是180°.故选C.20.E、F经度差是180°,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E点和F点不可能在回归线上,A 错.赤道上始终昼夜均等,E、F经度差是180°,可能交与赤道,平分赤道,B对.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昼长夜短.C错.顺自转方向由夜半球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D错.故选B.21.由以上分析可知,O点为太阳直射点,坐标为23°26′,180°,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应为北半球夏至日;180°经线为地方时12点,则可求出北京时间为8点,B正确,ACD错误.故选B.【答案】22.D23.A【解析】该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2.根据图示和题目叙述:遮阳板收起目的是为了采光,应为冬季.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表示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较小,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所以选D项.23.济南较福建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夏季室内光照面积大.应该加长遮阳板,可以起到遮阳作用,或者在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安装的高度.所以选A项.【答案】24.D25.C【解析】24.从图可知,该地冬至日出现极昼,夏至日出现极夜,由此可知该地位于南极圈,即66°34′S,D正确,故选D.25.无论什么时候,昼半球和夜半球都相等,A错误.冬至日,南极圈内全部是极昼,B错误.纬度越低昼夜变化幅度越小,相反,变化幅度越大,C正确.直射的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D错误.故选C.第Ⅱ卷(非选择题)26.(12分)【答案】(1)逆时针方向(2)C;北半球的夏至日(3)从赤道向两极递减(4)晨;0或24;0(5)白昼渐长,黑夜渐短(6)冬季;66°34'N(66.5°N)及其以北地区或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解析】(1)地球绕日公转方向为逆时针.(2)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因此节气为夏至日.在公转轨道图中,主要利用地轴倾斜方向判断冬(夏)至日.相对于垂直方向,地轴左倾,左侧为冬至;地轴右倾,右侧为冬至,因此公转轨道图中A位置为冬至日,C位置为夏至日.(3)左图中A位置为冬至日,C位置为夏至日,因此B位置为春分,D位置为秋分.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因此全球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4)沿纬线做出地球自转方向,过EF线后将进入昼半球,因此EF线为晨线.图中F点所在经线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因此地方时为12:00,E点与F点地方时相差12小时,因此E点的地方时为0或24时.图中F点无昼弧,为极夜现象,因此F点的昼长为0小时.(5)左图中从A到B,时间为从冬至日到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因此山西省昼短夜长,但白昼渐长,黑夜渐短.(6)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为夏至日,南半球为冬季.北半球白昼达全年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27.(12分)【答案】(1)(23.5°N,120°E)3时(点) 12时(点)(2)2/3(3)A、D(4)cab acb(5)47°53.5°(6)小热带和寒带(热带和南北寒带)温带(南北温带)【解析】题目通过半球太阳光照侧视图,考查太阳光照图的判读及地球运动等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1)图甲中OP为完整的晨线,可看出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30°E,可知30°E地方时为6点,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点,可算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为120°E.因此太阳直射点坐标为(23.5°N,120°E).从图中看b点所在经线在30°E西侧45°,因此地方时比30°E晚3个小时,为3点.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为12点.(2)图甲中OP为完整的晨线,30°E地方时为6点,60°W为0点,新一天的范围从60°W向东到180°,新的一天共240°,占全球2/3.(3)可看出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为北半球夏至日,A、D两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与日照图中所示日期一致.B图中全球昼夜平分,表示二分日,C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为北半球冬至日.(4)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昼长自北向南递减.c位于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66.5°,昼长为12小时.a 位于66.5°N,正午太阳高度为47°,昼长为24小时.b位于30°S,正午太阳高度为36.5°,昼长小于12小时.所以三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为c、a、b.昼长由长到短为a、c、b.(5)b位于30°S,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为47°,这种支架可调节的角度幅度应不少于47°.这一天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6.5°,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人们会将太阳能热水器与正午太阳光线垂直,因此热水器与地面的夹角调节到53.5°.(6)黄赤交角与回归线度数相等,与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度数即极圈互余.如果黄赤交角变为25°时,a点所在纬度为65°,会变小.如果黄赤交角变为25°,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为南北纬25°,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扩大,热带和南北寒带范围会变大,南北温带范围会变小.28.(10分)【答案】(1)夏至 6 22(2)150°E 23.5°N 昼长夜短(3)A<B<C A<C<B(4)18 16【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的纬度为23°26′N;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图中昼夜半球分界线东侧为昼半球,该分界线为晨线,其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点,则C点所在经线30°E为4点,则150°E地方时为12点,太阳直射该经线.该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西安位于北半球.(3)该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其余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图中A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其次是B地,C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即A< B <C.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增加而递减,三地中A地纬度最高,线速度最小,其次是C地,B 地线速度最大,即A<C<B.(4)图中B地位于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6点日出、18点日落.C地位于晨线上,此时正在日出,其地方时为4点,则该地昼长为16小时;A地位于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昼长为0,则C地昼长比A地昼长长16小时.29.(10分)【答案】(1)45°W 极昼(2)C C C(3)西十区4:40(4)南23(5)昏【解析】(1)此刻,阴影部分为黑夜,即夜半球中间的135°E经线时刻是0点,与其相对的经线是45°W,时刻是12点,太阳直射的经度为45°W.P点的昼夜状况是极昼,夜长为0.(2)图中越向北,白昼越长,A、B、C三点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C.自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最小的是C.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最大的是C.(3)如果A点的时间为19时20分,是日落时间,135°E时刻是0点,即东9区的区时是24点.A点比135°E时刻晚4小时40分,B点与A点对称,时刻是4点40分,所属时区是西十区,B地日出时间为4:40.(4)若此日以后周口的昼长变短,则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动,此时,135°E时刻是0点,北京时间为23点.(5)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的分界线是昏线,PA为晨昏线中的昏线. 30.(6分)【答案】(1)冬至(12月22日) 南纬70°及其以南地区(2)180°8(3)(60°E,20°S)(4)46°52′【解析】(1)因AO为昏线,所以可判断南纬70°及其以南地区为极昼,太阳直射20°S,那么其日期为冬至日前后.(2)因图示O点所在经线为夜半球的中央经线,所以其地方时为24时,那么A点所在经线为日界线,其经度为180°;因赤道地区夜长为12小时,所以图示相邻经线差为30°,时间差2小时,所以A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20时,又因A点位于昏线上,所A地的日落时间为20小时,那么夜长为8小时.(3)O点的地方时为24时,其经度为120°W,那么12时的经线为60°E,因此太阳的直射点位于60°E经线上.(4)A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所以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其值为43°08′,所以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90°-43°08′= 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