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健按摩基本手法

保健按摩基本手法

治疗作用: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各种运动损伤、偏瘫、截瘫等 要求及注意事项:
肩关节放松下垂,屈肘成140°,上臂中段距胸壁约一拳远,食、中。无名河小指的掌指 关节屈曲幅度逐渐增加。
操作过程中,腕关节屈伸幅度应达到120°,即腕关节前极限时屈腕约80°,回滚40°, 使手背1 / 2面积(尺侧)依次接触治疗部位。
肘推法:屈肘,以尺骨鹰嘴突起部着力于施术部,另一侧手以掌扶术手拳顶以固定、助力。 作用:外感发热,腹胀便秘,食积癃闭,高血压病,头痛失眠,腰腿痛,腰背筋膜炎,风 湿痹痛,感觉迟钝等病。
要求及注意事项: 着力部位要紧贴皮肤,推进的速度宜缓慢均匀,压力适中平稳,单向直线推进。 不可推破皮肤。为防止推破皮肤可用介质或间歇操作。
掌摩法: 动作要领:手掌自然伸直,腕关节略背伸,将手掌平置于施术部位上,其操作过 程同指摩法。
要求及注意事项: 指摩法在操作过程中腕关节要保持一定的紧张度,而掌摩法腕部要放松。 摩动的速度、压力宜均匀。指摩法宜轻快,掌摩法宜稍重缓,操作时宜带动皮下组织。 根据病情的虚实决定手法的摩动方向。古有“顺摩为补,逆摩为泻”一说,现代常根据摩 动部位的解剖结构及病理状况决定方向。
滚法:
操作要领:拇指自然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余指屈曲,小指、无名指的掌指关节屈曲,约达90°。余指的
屈曲角度则依次减小,使手背沿掌横弓排列呈弧面,形成滚动的接触面。以第五掌指关节 背侧附于体表施术部位上,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做推旋运动,带动腕关节做较大幅 度的屈伸和一定的旋转活动,事手背尺侧部在施术部位上进行连续不断地滚动,频率每分 钟120—160次。
治疗作用:用于冠心病、胃脘痛、头疼、面瘫、近视、月经不调、颈椎病、关节炎等病症。
要求和注意事项: 宜姿势端正,心和神宁。 操作时要腕部摆动时,要沉肩、垂肘、悬腕、指实掌虚、紧推慢移。 宜掌握好拇指指间关节屈伸与不屈伸两种术式的应用,若拇指关节交僵硬,活动范围小或 治疗时需要柔和的刺激,宜选用屈伸拇指指间关节的术式操作;若术者拇指指间关节柔软、 有过伸,宜选用不屈伸拇指指间关节的术式操作。
作用:咳喘、胸胁胀痛、呃逆、腹胀腹痛、消化不良、泄泻、便秘、月经不调、痛经、遗 精、阳痿早泄、外伤肿痛等。
推法 指推法:拇指端着力于施术部,余指置于相应位置以固定助力,腕关节略屈并偏向尺侧。 拇指及腕臂部主动施力,向拇指端方向呈短距离单向直线推进。有拇指平推、指推法。 掌推法:以掌根着力于施术部,腕背伸,肘伸直。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力,通过前 臂、腕关节,使掌根向前单向直线推进。
产生热量以透热为度。
压力不可过大。压力过大则手法重滞,且宜擦破皮肤。但施术时术者手掌必须与患者体表 平实接触。
不可擦破皮肤。
搓法
动作要领:以双手掌面夹住施术部位,令受术者放松。以肘关节和肩关节为支点,前臂与 上臂部主动施力,做相反方向的快速搓动,并同时由上而下移动。
不可在体表形成摩擦运动。 作用:用于胃脘痛、便秘、泄泻、癃闭、头痛、软组织扭挫 伤、颈椎病、骨折术后康复、小儿斜颈、小儿遗尿、近视等。
摩法:
指摩法: 动作要领:肩、肘、腕关节放松,指掌关节自然伸直、并拢。操作时食指、中指、 无名指及小指指面要紧贴施术部位,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运动,通过腕、掌指指 面做环形摩动。
掌根揉:肘关节微屈,腕关节放松并略背伸,手指自然弯曲,掌根附于施术部。肘关节为 支点,前臂主动运动,带动腕掌做小幅度回旋运动,使掌根部在施术部位上进行柔和的连 续不断的旋转揉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拇指揉:拇指罗纹面吸附于施术部,余四指置于其相对或合适位置助力,腕微屈或伸直。 以腕为支点,拇指主动环转运动,余指配合拇指做助力运动,使拇指罗纹面在施术部上连 续不断旋转揉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中指揉:中指指间关节伸直,掌指关节微屈,以中指罗纹面着力于施术部。肘为支点,前 臂主动运动,通过腕使中指罗纹面在术部上轻柔灵活小幅度的环旋或上下、左右揉动,频 率每分钟120-160次。为加强揉动力量,可以食指搭于中指背侧进行操作。 要求及注意事项: 所施压力适中,受者舒适为度。揉动时要带动皮下组织一起运动,动作要灵活有节律。 要掌握好揉动频率。一般是每分钟120-160次。也有特例,如在面部可以缓慢操作。 大鱼际揉法前臂有推旋动作,腕部宜放松,指揉法则腕关节要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掌根揉 法则腕关节略有背伸,松紧适度。
操作的注意力不可分散,不要耸肩用力,肘部不可外翘,拇指端或螺纹面与施术部位不要 形成摩擦移动或滑动。
揉法: 动作要领: 大鱼际揉:大鱼际部着力于施术部。沉肘,屈肘成120°—140°,肘外翘,腕放松,呈微
屈或水平状,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运动,带动腕关节进行左右摆动,使大鱼际在 治疗部上轻柔灵活的揉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擦法 动作要领:以手掌的全掌、大鱼际、小鱼际着力于施术部,腕关节放平。肩关节为支点, 上臂主动运动,使掌、或大鱼际、或小鱼际做前后方向的连续擦动并产生一定的热量。 作用:较好的温经散寒作用,能治疗一切寒证。用于风寒外感,发热恶寒,风湿痹痛,胃 脘痛喜温喜按者,肾阳虚所致的腰腿痛、小腹冷痛、月经不调以及外伤肿痛等病。 要求及注意事项: 着力部紧贴体表,不宜过度施压,直线往返运行,往返距离尽量拉长,力量均匀动作连续 不断如拉锯状。
滚法应对体表产生轻重交替的滚动刺激,前滚和回滚时着力轻重之比为:3:1,即“滚三
回一”。
操作时不宜拖动、跳动、摆动。 在移动操作时,移动速度不宜过快,在滚法频率不变情况下,于施术部位上缓慢移动。
一指禅推法: 动作要领:以拇指端或螺纹面着力,通过腕部的往返摆动,使所产生的功力通过拇指持续 不断地作用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拇指伸直,余指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自然屈曲,用大 拇指指端或罗纹面或偏峰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沉肩、垂肘、悬腕,前臂主动运动, 带动腕关节有节律的摆动,使所产生的功力通过指端或螺纹面轻重交替,持续不断的作用 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