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 理 (新版)新人教版

2020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 理 (新版)新人教版

2019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理考试时间:40 分钟试题满分:100 分 2018.10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选题)和第Ⅱ卷(多选题)两部分。

考查范围:必修3第一单元———第三单元(第六课)第Ⅰ卷单选题(每题2分,共70分)1.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还有转瞬间已经不再新奇的网络文化,这说明文化现象()A.无处不在B.无时不有C.具有多样性D.具有复杂性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文化现象的是A.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对公务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 B.一年一度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C.第50个雷锋精神纪念日活动在京举行 D.我国“嫦娥三号”成功发射升空3.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重要标志的是A.文化的力量B.政治的力量C.经济的力量D.军事的力量4.在我国早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今天,封建文化中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仍然深刻地影响着农村人的生活。

这说明A.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B.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无关C.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D.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5.面对美国“(麦当劳)薯片”、“(电脑)芯片”、“(电影)大片”这三片齐下的文化战略,我们的文化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处于“失声”状态。

据有关数据统计,中国和欧美国家的文化贸逆差甚至达到100:1。

上述现象启示我们()①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生产力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必须把先进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④必须坚决反对文化霸权主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6.继“光棍节”之后,天猫又经过包装塑造之后打造出“男人节”,目的是利用各种节日促进销售额的增加。

这说明A.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C.经济促进文化的发展D.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7.研究表明,中国电子阅读器市场到2015年的总出货量有望达到246万台的水平,同时销售额将突破3.2亿美元。

巨大的产业蛋糕给电子书市场带来了无限的商机。

这体现了A.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 B.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C.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 D.为经济发展服务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8.中央财政一次性投入的4480万元近日已全额下拨,用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辽宁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修缮,准备在抗战胜利70周年前夕投用,警示国人勿忘国耻。

这表明()A.文化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B.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C.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9.短信文化的发展为移动通信企业带来了无限商机,使移动增值业务产业链各环节不断延伸,这说明()A.经济决定文化B.文化反映经济C.文化决定经济D.文化反作用于经济10.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思想文化上的独立,就不会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独立。

这主要说明A.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B.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经济C.一定的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D.一定的文化对经济和政治产生重大的影响11.观察下面漫画《变与不变》,回答下列小题:漫画:《变与不变》。

变的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变是精神文化生活的陋习。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造成这一现象的依据是A.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B.文化塑造人,落后文化会阻碍经济发展C.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的反映D.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12.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大背景下,《开学第一课》第一次引入“家风”教育的元素,以“父母教会我”为主题,旨在通过以父母为榜样的代际教育,在两代人中间表达和传承“孝心、礼仪”等中华传统美德和仁爱、自强的美好品格,对青少年进行“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观教育。

这一活动说明()①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③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与行为方式④文化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A.②④B.①②C.③④D.①③13.“烽烟滚滚唱英雄”“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每当这些悠扬的旋律响起,总会让人热血沸腾,豪情满怀。

这说明( )A.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强制性B.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优秀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D.优秀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14.2014年“世界读书日”活动的主题是“让我们一起走向阅读社会”。

这一主题表明( ) A.人创造了文化 B.文化塑造着人C.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同步的 D.只要读书就能获得健全的人格15.随着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端午节等22个项目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

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B.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C.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D.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创新的动力16.清代学者叶燮曾说:“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

”从文化角度来看,这强调了( ) A.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 B.优秀文化必然代替落后文化C.文化发展需要博采众长 D.优秀文化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17.2014年5月16日越南反华打砸抢烧发生后,许多在越南华侨、留学生与在大陆的家人失去联系,为了寻找他们,他们的家属用微博发布了寻人消息,而众多网友纷纷参与进来,一场“微博寻亲”活动正在开展。

“微博寻亲”的兴起是因为()A. 微博作为一种交流平台,日益显示出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是最有效的寻人途径B.微博依托网络技术,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C.微博具有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的特点,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媒体D.微博原创性、便捷性日益凸显18.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具有的正确态度是(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③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④加强文化教育,全盘继承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9.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科协联合主办的“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上,丝绸、青铜、造纸印刷、瓷器首次集体亮相。

专家表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不能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提出丝绸、青铜、造纸印刷、瓷器应为“新四大发明”。

对中国的四大发明无论如何界定,它们都能反映出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对中国文化发展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就文化传承而言,材料说明( )A.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C.社会制度的更替是文化变革的决定力量 D.思想运动是文化变革的决定力量20.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中存在着与传统制造业类似的现象——由于缺乏自主品牌,只能做贴牌加工,或仅仅出口文化“零件”和“素材”。

要提高文化产品竞争力,必须( )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C.坚决抵制外来文化的入侵 D.彻底改变传统文化21.听到的是京腔京韵的侯宝林的相声,看到的却是卡通人物在说学逗唱;看到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旦净末丑的表演,听到的却是流行歌曲的韵律。

借助Flash等现代化手段,传统戏曲也逐渐地被“80后”甚至“90后”所喜欢。

传统戏曲的这一个“漂亮转身”启示我们( ) A.文化创新的立足点在于满足更多人的需要 B.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工具便能实现文化创新C.文化创新不仅需要继承更需融入时代元素 D.文化创新需要注重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徐悲鸿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并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中国画当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

他的素描、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韵味,因此他的作品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

据此完成22~23题。

22.上述材料表明,文化创新的过程是( )①改造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的过程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③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④开展文化合作,消灭文化差异的过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3.徐悲鸿文化创新的做法对我们的启示是( )①抛开传统文化,积极进行文化创新②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③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④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4.从《还珠格格》到《甄嬛传》,从《西游记》到《媳妇的美好时代》,越来越多的中国电视剧走红国外。

中国电视剧走红国外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世界文化呈现多样性的特点③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特质④中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5.当“大长腿欧巴”占领了年轻观众的移动屏幕,当“都教授”“继承者”雄踞网络搜索前列,当新开拍的中国电影纷纷邀请韩星加盟……我们不得不承认,强大的“韩流”再度来袭!面对来势汹汹的“韩流”,我们该如何应对( )①外来文化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②要增强我国民族文化的竞争力和吸引力③要积极利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④加强文化交流,消除世界文化差异性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6.漫画《打造节日文化》启示我们①应该抵制一切外来文化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③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提高文化软实力④加强文化交流,实现文化大同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7.某领导人在谈到《来自星星的你》时指出,韩剧走在咱们前头。

韩剧的内核和灵魂,恰恰是传统文化的升华。

这给我们文化发展的启示是( )①植根民族文化土壤,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②树立高度文化自觉,主动担当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③吸收外国文化成果,积极推动文化内容与形式创新④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8.《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是一部关于外国人对中国人看法的纪录片,记录了超过30位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对中国人的印象,其中大多数外国人对中国家庭教育中的“望子成龙”现象不理解。

面对外国人的评价,我们应该( )①尊重差异,理解个性②相互借鉴,求同存异③加强交流,消除差异④创新文化,加强传播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29.中国人的饮食有所谓“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之别,在饮食上的差别反映出中华文化的A.地域性B.差异性C.民族性D.结构性30.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战国策》、汉代的《史记》、北宋时期的《资治通鉴》、清代的修志成就就更大了。

这些史书典籍A.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B.是文化的基本载体C.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D.都是历史上的史官编撰的31.中华世纪坛序:“大风泱泱,大潮滂滂。

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架凤凰。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