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高三历史世界近代的科学、文学和艺术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原因: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政治——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专利保护制度。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宣传人文思想解除了人们的精神枷锁。

个人——科学家面向现实,重视实验,崇尚理性的精神。

天文学:哥白尼:日心说——不仅改变了那个时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伽利略:发现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证据;开创了近代科学,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

物理学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创立微积分;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定律;《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意义:是经典力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生物学:达尔文:进化论;《物种起源》;进化论的提出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人类和其他生物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是对上帝造人学说的颠覆。

赫胥黎:《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从解剖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猿同祖的学说,进化论逐渐被科学界所接受。

蒸汽机:人类使用动力的变化:人力、畜力——风力、水力(自然力)——蒸汽动力——电力瓦特: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进入利润蒸汽时代。

富尔顿:1807年发明蒸汽轮船。

史蒂芬孙:1814年发明火车。

电力:爱迪生:电灯、电话、电影。

诗歌:浪漫主义:工业革命的推动;欧洲革命和改革成功后没有出现启蒙思想家所描写的那样,使人们普遍的感到失望。

这种对现实的不满在文学上就出现了浪漫主义。

特点:文学上的自由主义;渴望冲破个性解放的思想藩篱;揭露丑恶的现实,憧憬美好的未来,体现理想主义。

拜伦:英国人;《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雪莱:《西风颂》。

评价(自己完成)批判现实主义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矛盾尖锐,促使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冷静、深刻的批判。

司汤达:《红与黑》巴尔扎克:《人间喜剧》“资本主义世界的百科全书”。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

评价:高尔基:《母亲》现代荒诞剧:《等待戈多》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的冲击,人们从理想主义的梦幻中惊醒,陷入迷惘、怀疑和苦闷之中。

特点: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用夸张怪诞的手法警醒世人,淋漓尽致地渲染苦闷、迷惘、虚无情绪和变态心理等精神创伤。

评价:音乐和美术古典主义——贝多芬:《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

特点——作品构思广阔,形式宏达、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气息,蕴含着深沉的哲理。

原因——深受启蒙思想和革命的影响;追求自由和进步,具有强烈的反抗封建与追求民主的革命精神。

印象派:特点: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受,根据自己的眼睛观察和感受来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绘画——莫奈《日出印象》《干草堆》《鲁昂大教堂》。

音乐——德彪西现代艺术:20世纪以来的绘画艺术派别: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塞尚、高更凡高现代美术——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手法,大胆运用新材料。

毕加索。

电影:默片时代:19世纪末法国卢米埃尔兄弟,电影正式诞生。

1927年是无声电影的默片时代。

美国人格里菲斯被称为“现代电影之父”。

卓别林。

坐拥天地:电视:1926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电视。

1936年正是传送电视节目,同年11月首次实况转播奥运会。

1941年成功传播彩色电视节目。

1964年首次卫星实况传播奥运会。

作用:12课堂练习1、 哥白尼、牛顿、爱恩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A.得到科学实验的验证 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 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科学的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定律2、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文标题——“科学革命”。

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论”、“牛顿观念的破产”。

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理论是A.日心说B.量子力学C.相对论D.经典力学3、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

反思近代科学的发展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源于爱恩斯坦的相对论 B.原子弹的使用是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决定因素 C.科技发明是近百年来众多人为灾难的主要原因 D.第三次科技革命诸多技术源于二战中的军事发明4、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是带有欺骗性。

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

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

平行线可以交叉。

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

”这位科学家是A.伽利略B. 达尔文C. 牛顿D. 爱因斯坦5、图9是一张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宣传海报的配图。

据此判断.下列标题中最适合于这份海报的是 A .“超越时空的梦想” B .“探索与发现:海王星”C .“普朗克的假说与验证”D .“比萨斜塔──亚里士多德力学学说的终结”6、19世纪上半叶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社会现实的作用。

他强调作者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华兹华斯的作品风格应属于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7、19世纪诞生的印象主义绘画,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

图9中,属于后期印象主义绘画代表作的有①《向日葵》 ②《有藤椅的静物》 ③《星月夜》 ④《弹曼陀玲的少女》A .①②B .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8、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所属的文学流派是A.现实主义B.现代主义C.浪漫主义D.印象主义9、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所属的文学流派是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D.现代主义10、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 (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

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

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 11、毕加索曾这样形容自己的艺术风格“上有没灭绝吧”这种艺术风格是 A.现代主义 B.古典主义 C.现实主义 D.浪漫主义 12、下列四幅作品,从创作风格判断,出现最晚的应该是13、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A .日心说B .进化论C .量子论D .相对论 14、下列哪些事件冲击了封建神学,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的是①文艺复兴 ②宗教改革 ③启蒙运动 ④资产阶级革命 ⑤工业革命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15、20世纪爱恩斯坦的相对论提出是物理学的一场变革。

它?A.否定了经典力学体系B.打破了绝对的时空观C.彻底解决了19世纪以来物理学面临的危机D.标志着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开始进入微观粒子世界16、物质、能量、信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要素,但人类对三者的认识和应用却不是同步的。

下列与此相关的科技成就依次是A.原子能利用——经典力学——相对论——互联网B.相对论——原子能利用——经典力学——互联网C.经典力学——互联网——原子能利用——相对论D.经典力学——相对论——原子能利用——互联网答案:1——5 B C D D B 6——10 B C A B D 11——15 A A BA B 16 D高三历史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总论: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了几千年后到近代遇到了“未有之变局”,面对着西方文化的挑战,近代中国的有识之士不断向西方学习,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改造先后出现了“抵抗思想”“洋务思想”“维新思想”“革命思想”还有“新文化思想”,产生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正是由于这些思想和理论的产生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学习本专题要抓住一个主题、四个特征、五个阶段。

一个主题:“中国向何处去”。

四个特征:学习西方是为了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图存以及反封建相结合;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被动接受(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学习(辛亥革命)的过程;经历了盲目学习全盘接受到把外来理论和经验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五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主导学习“器物”;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主导学习“制度”;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资产阶级主导学习“思想文化”;从五四运动到中共成立——无产阶级主导学习俄国再到“走自己的路”;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现在——把外国的经济建设经验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地主阶级抵抗派: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冲击的加剧,中国与西方世界联系的扩大;了解西方、抵御未来侵略。

代表:林则徐、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局限:没有付诸实践。

评价——开创了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从此之后、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索、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洋务派:原因——清政府内忧外患;是否采用西方文化变革社会。

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主张:“自强”“求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和文化。

西学:西方的自然科学、思想和政治体制以及文化)。

评价:洋务派向西方学习大体上还是局限在物质文化的层面,没有涉及政治体制问题。

冲击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最终失败;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比较:相同点——都是地主阶级;都主张学习西方;不同点——抵抗派仅仅是提出主张,没有付诸实践;洋务派把抵抗派的主张付诸实践。

农民阶级洪仁玕——《资政新篇》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但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时代的限制没能实行。

资产阶级维新派:原因:洋务运动弊端的暴露促使了人们的反思;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方思想的涌入,特别是进化论思想的输入;康、梁等维新思想家的大力宣传。

代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

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每个代表人物的主张同学们自己完成)特点——把西方资产阶级的学说与儒家的传统思想相结合,宣传西学。

评价:是近代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也是这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对封建思想进行了批判,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把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推进到制度层面。

最后失败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