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扬州市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专题练习(解析版)

江苏省扬州市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易错题培优(难)1.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做直线运动,某时刻乙车在前、甲车在后,相距x=6m,从此刻开始计时,乙做匀减速运动,两车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

则在0~12s内关于两车位置关系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4s时两车相遇B.t=4s时两车间的距离为4mC.0~12s内两车有两次相遇D.0~12s内两车有三次相遇【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B.题中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可表示位移,0~4s,甲车的位移为48m,乙车的位移为40m,因在t=0时,甲车在乙车后面6m,故当t=4s时,甲车会在前,乙车会在后,且相距2m,所以t=4s前两车第一次相遇,t=4s时两车间的距离为2m,故AB错误;CD.0~6s,甲的位移为60m,乙的位移为54m,两车第二次相遇,6s后,由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乙又跑在前面,8s后,甲车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两车还会有第三次相遇,当t=12s时,甲的位移为84m,乙的位移为72m,甲在乙的前面,所以第三次相遇发生在t=12s之前,所以在0~12s内两车有三次相遇,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的轻2.如图所示,水平线OO'在某竖直平面内,距地面高度为h,一条长为L(L h绳两端分别系小球A和B,小球A在水平线OO'上,竖直向上的外力作用在A上,A和B 都处于静止状态。

现从OO'上另一点静止释放小球1,当小球1下落至与小球B等高位置时,从OO'上静止释放小球A和小球2,小球2在小球1的正上方。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B 将与小球1同时落地B .h 越大,小球A 与小球B 的落地时间差越大C .从小球2释放到小球1落地前,小球1与2之间的距离随时间的增加而均匀增大D .若1落地后原速率弹回,从此时开始计时,1与2相遇的时间随L 的增大而减小【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设小球1下落到与B 等高的位置时的速度为v ,设小球1还需要经过时间t 1落地,则:21112h L vt gt -=+① 设B 运动的时间为t 2,则 2212h L gt -=② 比较①②可知 12t t <故A 错误;B .设A 运动时间为t 3,则2312h gt =可得32t t -=可知L 是一个定值时,h 越大,则小球A 与小球B 的落地时间差越小。

故B 错误; C .1与2两球的距离221122L t gt gt t νν'=+-= 可见,两球间的距离随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故C 正确;D .作出小球1和小球2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t1时刻,小球2开始运动;t2刻,小球1落地;t3刻,小球1和小球2相遇。

图中左边的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就是轻绳的长度L,可见,若1落地后原速率弹回,从此时开始计时,1与2相遇的时间随L的增大而增大,所以D错误。

故选C。

3.某质点做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图中PQ为抛物线,P为抛物线的顶点,QR为抛物线过Q点的切线,与t轴的交点为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0时质点的速度大小为2m/s B.QR段表示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0~2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m/s D.R点对应的时刻为t=3s【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t=0时图象切线斜率为零,则质点的速度为零,选项A 错误。

B.QR段图象斜率不变,表示质点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B错误;C.0~2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x∆=-=2m1m1m则平均速度为1m/s 0.5m/s 2x v t ∆===∆ 选项C 错误; D .PQ 为抛物线,则PQ 段表示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且有212x at =将t =2s ,x =1m ,代入解得 20.5m/s a =t =2s 时质点的速度大小为v =at =1m/s可知Q 处切线的斜率大小为1,可得R 点对应的时刻为t =3s选项D 正确。

故选D 。

4.频闪摄影是研究变速运动常用的实验手段。

在暗室中,照相机的快门处于常开状态,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发出一次短暂的强烈闪光,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

如图是小球自由下落时的频闪照片示意图,某同学以下落过程中的某一点为原点,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建立坐标轴,并测量各时刻的位置坐标x 1、x 2、x 3、x 4。

为了利用频闪照片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以下几种方案合理的是( )A .看各位置坐标x 1、x 2、x 3、x 4是否成等差数列B .看各相邻位置坐标差(x 1-0)、(x 2-x 1)、(x 3-x 2)、(x 4-x 3)是否成等差数列C .作x -t 图,看图线是否为一条直线D .作x -t 2图,看图线是否为一条直线【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由自由落体运动可知212x gt =因此各位置坐标x 1、x 2、x 3、x 4不成等差数列,故选项A 错误;B.根据逐差法公式2x aT ∆=可知,邻位置坐标差(x 1-0)、(x 2-x 1)、(x 3-x 2)、(x 4-x 3)成等差数列,故选项B 正确;C.在x -t 图中,匀变速运动的图像为二次函数图像,因此选项C 错误;D.在x -t 2图中,存在水平直线,这表示静止,而不表示匀变速运动,故选项D 错误。

故选B 。

5.两质点A 、B 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做直线运动。

v t -图像如图所示。

直线A 与四分之一椭圆B 分别表示A 、B 的运动情况,图中横、纵截距分别为椭圆的半长轴与半短轴(椭圆面积公式为S ab π=,a 为半长轴,b 为半短轴)。

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当2s t =时,a b 1.5m/s v v ==B .当a 3m/s v =,两者间距最小C .A 的加速度为23m/s 2D .当B 的速度减小为零之后,A 才追上B 【答案】C【解析】【详解】 AB .两质点A 、B 从同一地点出发,椭圆轨迹方程为22221x y a b+= 由题图可知4a =、2b =,当2s t x ==带入方程解得3m/s v y ==在本题的追及、相遇问题中,初始时刻B 的速度大于A 的速度,二者距离越来越大,速度相等的瞬间,两者间距最大,AB 错误;C .A 做的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2s 3m/s ,即23v a t ∆==∆C 正确;D .v t -图线和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位移,经过4s ,B 速度减小为零,B 的位移为所围成图形的面积B 124m 2m 4s ππ=⨯⨯= A 的位移为22A 1134m 43m 22s at ==⨯⨯= A 的位移大于B 的位移,说明在B 停下来之前,A 已经追上了B ,D 错误。

故选C 。

6.某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小球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依次经过A 、B 、C 三点,最后恰好能到达最高点D ,其中AB =12m ,BC =8m ,从A 点运动到B 点,从B 点运动到C 点两个过程速度变化量都是-2m/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2m/s²B .小球到达B 点速度大小为10m/sC .A 、D 两点间的距离为24.5mD .小球从C 点运动到D 点的时间为2s【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由题目中的从A 点运动到B 点,从B 点运动到C 点两个过程速度变化量都是2m/s -可知,AB 和BC 段的时间相同,由2x aT ∆=和v aT 可得:2s T =,21m/s a =,A 错误;B .由公式2012x v t at =+可得07m/s v =,B 错误; C .由公式202ax v 得,AD 之间的距离为24.5m ,C 正确; D .在AD 之间运动的时间为07s v a ,所以CD 之间所用的时间为3s ,D 错误.7.两辆儿童赛车a 、b 在两条平行直轨道上从同一起点、同向行驶.它们在0~t 0内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则A .图像交点说明两车位移相同B .两车速度相同时b 车在前C .0~t 0内两车平均速度相同D .两车的加速度均越来越小【答案】BD【解析】【分析】【详解】AB .图象交点说明两车速度相同;速度图象的“面积”大小等于物体的位移,两车速度相同时b 车的位移比a 的大,而两车是从同一起点、同向行驶的,所以两车速度相同时b 车在前,故A 错误,B 正确;C .根据速度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知00t 内a 车的位移比b 车的大,根据x v t =可知a 车的平均速度比b 车的的平均速度大,故C 错误;D .根据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知两车的加速度均减小,故D 正确。

8.一质量为m 的滑块在粗糙水平面上匀减速滑行,已知滑块在最开始2 s 内的位移是最后2 s 内的位移的两倍,且已知滑块第1 s 内的位移为2.5 m ,由此可求得( )A .滑块的加速度为5 m/s 2B .滑块的初速度为5 m/sC .滑块运动的总时间为3 sD .滑动运动的总位移为4.5 m【答案】CD【解析】【分析】【详解】方法一:AB .滑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至0,逆过程为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 ,初速度为v 0,则最后2s 、最开始2s 和第1s 滑块分别运行的位移为:22122x at a ==最后2002212222x v t at v a x =-=-=最后开始 20011'' 2.5m 22x v t at v a =-=-=1开始 联立可解得21m/s a =,03m/s v =故AB 错误;CD .则滑块运行的总时间和总位移分别为0=3s v t a =总,0= 4.5m 2v t x =总总 故CD 正确。

故选CD 。

方法二: CD .滑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至0,逆过程为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从速度为0开始,连续相等时间的位移比为奇数之比,即123:::...1:3:5:...x x x =根据题意,滑块在最开始2 s 内的位移是最后2 s 内的位移的两倍,即满足23122x x x x +=+ 所以滑块减速的时间为3s t =滑块第1s 内的位移为2.5m ,根据上述比例关系求解总位移2.5m 1.5m 0.5m=4.5m x =++CD 正确;A .滑块匀减速至0,逆过程为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12x at =解得 222222 4.5m/s 1m/s 3x a t ⨯=== A 错误;B .初速度为 013m/s 3m/s v at ==⨯=B 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