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发展阶段

区域发展阶段

本节需解决的问题: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哪 些?区域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2、区域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各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如何?
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1、指标 (1)常用指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地 区 A B C D
国内生产 总值 (亿元) 5 408.8 11 674.4 4 340.9 1 180.0
按上述指标,区域类型可分为:
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
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 判断:高收入地区就是发达地区
×
(2)综合性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
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国内生产总值
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生活质量指标,人文 发展指数终将代替传统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中国已经跟上这一趋势,在短短的几年中, 不仅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及原则、措施,而 且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上出现了诸多可持 续发展目标。
2、匹兹堡附近拥有优质大煤田。但为什
么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匹兹堡才逐渐发展
成为大型钢铁基地?
19世纪前由于区域发展水平低,附近丰富的煤炭 资源得不到大规模开发利用,区域优势得不到充分发 挥。随着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崛起,尤其是宾夕法尼 亚运河的开通和铁路的修建,通过五大湖和运河运进 苏必利尔湖附近的铁矿,匹兹堡才成为逐渐发展成为 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
工业化阶段
高效益的 综合发展阶段 加工制造业向资 金密集型和技术 密集型全面升级
工业化 状态 区域内 部的经 济差异
工业化、 城市化加速
中心城市的发展速 区域内部的发展 度明显高于区域的 差异逐渐缩小 平均发展速度 交通建设 显著加快 现代化交通运输 网络和信息商务 网络逐步形成
交通线路
发展指标
以传统农业 为主体的 发展阶段
(2)、区域发展水平与对外联系 区 域 发展水平 较低地区 发展水 平较高 地区 对外经济联系 内部联系和对外交流强度不大, 其社会经济通常是相对封闭的 将经济社会发展放在全国乃至全 球一体化的背景上综合考虑,十分 关注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和科技的进 展,区域是相对开放的,与外界保 持着密切的社会、经济和技术联系
恶 性 循 环
资源浪费
生态破坏
环境恶化
区 域 低 开 水 发 平 方 式
高 水 平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
可 持 续 发 展
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3、区域的总体发展趋势
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呈现出:
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趋势
思考:为什么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不 是表现出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总体发 展趋势?
分析:在区域发展初期,经济发展水平 低,区域内部的差异比较小,整个区域处于 低水平的平衡发展状态,伴随着工业化、城 市化的起步和加速发展,城市的发展速度要 明显高于区域的平均速度,整个区域呈现出 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随着区域的进一步 发展,其内部的差异缩小,区域处于比较高 水平的平衡状态,因此,区域空间结构的演 化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 体趋势。
劳动力开始由农 业向制造业和服 务业大规模转移
第二、三产业在国 内生产总值中占到 相当大的比重,第 三产业的增长速度 和产值比重明显地 超过第二产业 从事第三产业的 劳动力大大增加
劳动力 分布
大多数劳动 力从事农业 生产活动
发展指标
以传统农业 为主体的 发展阶段
工业化处于起 步阶段,以资 源型工业和劳 动密集加工制 造业为主体 比较小,缺 乏中心城市 数量少, 分布稀疏
二、不同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以经济发展水平为主导因素, 产业结构 把握不同阶段区域
空间结构发展状况等 Nhomakorabea以传统农业 发展指标 为主体的 发展阶段 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 很少
工业化阶段 提高
高效益的 综合发展阶段 达到较高的水平
产业构成
第一产业 比重最大
第一产业比重较 低,第二产业在 国内生产总值中 的比重迅速上升, 第三产业表现出 加速发展的趋势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第一产业 1.6 8.8 19.5 23.8 第二产业 47.4 50.2 40.0 40.2 第三产业 51.0 41.0 40.5 36.0
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 (元) 40 627 14 908 6 565 3 140
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 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最 终产品和提供劳务价值的总和。它能全面地反 映社会经济活动的总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或 地区经济实力,评价经济形势的重要综合指标。 国民收入: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各个生产部门在 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新创造的价值总和, 就是从一个时期内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中减去 生产上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后剩余的部分。 三次产业产值:在第一节已经学过。
3、在匹兹堡由毛皮贸易场所发展成为钢
铁中心的过程中,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生产方式——大多数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 产业转移 生活方式——由乡村居民变为城市居民
4、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某一优势因
素,比如矿产、能源、农副产品、地理区位
等,往往成为地区经济成长的突破口,并由
此形成支柱产业。就此问题,阐述你的观点。 ①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 ②在区域发展初期,区域开放程度低,对外联 系少, ③某一方面的优势,往往成为经济成长的突破 口,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并由此形 成主导产业。
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2、区域开发方式
(1)、类型 方式 粗放 型的 开发 方式 高水平 的开发 方式 特点 以自然资源大规模开发和生态环境 大范围破坏为代价,谋求地方经济在 短期内的高速增长(高投入.高消耗.高 污染)
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深度利 用,强调以较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换取 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工业化阶段
高效益的 综合发展阶段 区域的开放程 度和对外联系 大幅度增长 高水平的均衡
较低,对外贸 区域对外 易规模甚小, 开放程度 表现出典型的 自给自足特征 发展状态 低水平 均衡状态
逐步提高
不均衡状态
讨论完成P9“活动”
匹兹堡
1、在美国地图上找出匹兹堡,说出它的
地理位置特点。 匹兹堡的位置特点:位于美国东北部五大 湖区的东南部,阿巴拉契亚山地的西北部,地 理位置优越,附近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通过运河与五大湖相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