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2019届中考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16区全)

上海市2019届中考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16区全)

2019年二模课外文言文阅读汇编浦东方山子传(节选)苏轼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

晚乃遁②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③之遗象④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zào)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环堵⑤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

【注】①光、黄:光州、黄州,两州连界。

②遁:遁世隐居。

③方山冠:唐宋时隐士戴的帽子。

④遗象:犹遗制。

⑤“环堵”一句:谓室内空无所有。

11、解释文中加点词。

(4分)(1)谪居于黄居() (2)余告之故故()12、文中“余既耸然异之”的原因是(1)(2)(用自己的话表述) (4分)1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4分)A、方山子,本名陈慥,因佩戴古代的方山冠,人们则叫他方山子。

B、“方山子亦矍然”写出了方山子遇到作者时惊讶的样子。

C、“俯而不答,仰而笑”,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境遇的理解。

D、选文中的方山子,一身侠气,威武豪放,隐居山中,淡泊名利。

静安区李泰伯改字范文正公守桐庐,始于钓台建严先生祠堂,自为记,其歌词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

”既成,以示李泰伯。

泰伯读之三,叹味不已,起而言曰“公之文一出,必将名世。

某妄意易一字,以成盛美。

“公瞿然,握手扣之。

答曰:“云山江水之语,于义甚大,于词甚溥,而‘德’字承之似局促,拟换作‘风字如何?公凝坐颌首,殆欲下拜。

【注释】①歌词:指记文后的赞词。

②瞿然:惊讶的样子。

③握手,拱手。

扣:询问④溥(pǔ)大。

⑤凝:注意力集中7.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1)必将名.世()(2)某妄意易.一字()8.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 李泰伯把记和赞词读了三遍,不停地感叹其韵味。

B. 李泰伯读了多遍记和赞词,赞叹回味不止。

C. 李泰伯把记和赞词读了三遍,赞叹回味不止。

D. 李泰伯读了多遍记和赞词,不停地感叹其韵味。

9. 从范文正公“________________”的表现可以看出,他非常赞同李泰伯的观点。

而从李泰伯改字这件事,你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7. (1). 闻名/出名(2). 更改/更换8. B9. (1). 凝坐额首,殆欲下拜(2). (1)评价他人作品要实事求是,既充分肯定其优点,又能委婉诚恳地指出其不足.(2)当自己在某方面出众时,也能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并及时改正.(3)古人对创作精益求精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创作/做事需要精益求精的态度。

徐汇区元和十年,(柳宗元)徙.柳州刺史①。

时刘禹锡同谪,得播州②,宗元以播非人所居,且禹锡母老,具奏以柳州让禹锡,而自往播,会大臣亦有为请者,遂改连州③。

宗元在柳,多惠政,及.卒,百姓追幕,立祠享祀,血食至今。

【注释】①柳州:今广西柳州。

②播州:今贵州遵义。

③连州:今广东连县。

④血食:受祭祀。

11.解释加点字。

(4分)(1)徙柳州刺史() (2)及卒()12.对下列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会同大臣一起为刘禹锡求情,于是刘禹锡的贬谪地改为连州。

B.正好有大臣也为刘禹锡求情,于是刘禹锡的贬谪地改为连州。

C.会同大臣一起为柳宗元求情,于是柳宗元的贬谪地改为连州。

D.正好有大臣也为柳宗元求情,于是柳宗元的贬谪地改为连州。

13.宗元以柳州让禹锡的理由是“ ”。

14.选文从“为友”、“为官”两个角度展现了柳宗元、的品质。

(4分)【答案】11.(1)迁徙、迁移(2)等到……时 12.B 13. 播非人所居,且禹锡母老14.舍己为人尽忠职守崇明王著教帝学书王著学右军①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①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 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

又以问著,对如初。

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

”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注释】①右军: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

②侍书翰林:这里指在翰林院侍奉皇帝学习书法。

③帝:皇帝,即下文的“太宗”,指宋大宗赵光义。

④笔札:书法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深得.其法()(2)遽.称善()12.对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A.太宗逐渐开始潜心致志地临摹学习。

C.太宗更加潜心致志地临摹学习。

B.太宗更加诚心地当面向王著求学。

D.太宗从学习书法中得到了好处。

13.这则故事能带给学习者至少两点启示(1) (2)宝山张丞相“草”书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日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

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

使.其侄录②之。

当波险处③,侄惘然而止.。

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丞相熟视久之,亦自不识。

诟④其侄曰:"胡不早来问?致吾忘之。

"【注释】①流辈:同一类的人或同一辈的人;②录:转抄;⑤当波险处:在笔画波折险僻的地方;④诟:责骂。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3分)(1)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 ) (2)使.录之()(3)侄然而止.()12.用现代汉语翻泽文中画线句,下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你)为什么早上不来问?以致我忘记了这些字。

B.(你)为什么早上不来问?以致余下的都忘记了。

C.(你)为什么不早点来问?以致我忘记了这些字。

D.(你)为什么不早点来问?以致余下的都忘记了。

13.张丞相“草”书,“草”的具体表现是“ ”,其结果是“ ”且“ ”(3分)14.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讽刺那类人。

(用自己的语言回答)(3分)答案:1l.(1)想到,得到(2)让(3)停止 12.C13.满纸龙飞蛇动侄罔然不自识14.自己有错还责怪他人(自始至终认识不到自己错误的人)虹口区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

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

进士及第,调宝鸡尉,柏乡知县。

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

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将推毂①之,召诣行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

”率诸使者合荐之。

【注释】:①推毂(gǔ):举荐。

②疵:缺点或过失。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⑴进士及.第()⑵召诣.行台白事()12.下列对画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黄湜整理文书案卷,想要通过翻阅文书寻找侯蒙获罪。

B.黄湜审阅文书案卷,想要翻开文书案卷导致侯蒙获罪。

C.黄湜审阅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使侯蒙获罪。

D.黄湜整理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到达侯蒙获罪。

答案:11⑴及,达到。

⑵诣,到 12 C 13 公正严明正直无私普陀区郑人爱鱼郑人有爱惜鱼者,列盆庭中,且实水焉,得鱼即生之。

鱼新脱网罟①之苦,惫甚,浮白而喁②。

逾旦,鳍尾始摇。

郑人掬而观之,曰:“鳞得无伤乎?”未几,糁麦而食③,复掬而观之,曰:“鳞得无伤乎?”人曰:“鱼以江为命,今处以一勺水,日玩弄之,而曰‘我爱鱼我爱鱼’,鱼不腐者寡矣!”不听。

未三日,鱼皆磷败以死。

郑人始悔不用或人之言。

君子曰:“民犹鱼也,今之治民者皆郑人也哉?”【注释】①罟(gǔ):捕鱼的网。

②喁(yóng):鱼口向上,露出水面。

③糁(sǎn)麦而食:喂食饭粒和麦屑。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1)得鱼即生.之(2)郑人掬而观.之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郑人开始后悔不应该听取有些人的话B.郑人才开始后悔没有听取那个劝告人的话C.郑人开始后悔不用或不听别人的话D.郑人才悔恨听有些人的话是错误的13.郑人哪些行为直接导致了“鱼皆磷败以死”的结局?作者借这则寓言想说的道理是什么?(4分)答案:11.(1)养活(2)仔细看 12.B13.用水盆养鱼,鱼生存空间小,又每天玩弄鱼统治者不能口称爱民,实际将民众当成自己的玩物,随意摧残。

或:统治者应该给予民众合造的生存环境和治理方式。

松江区终南之山有棘满径,枝柔而刺密。

触之者恒胶结不可解①,不受伤不已。

人畏其刺,咸迂其途避之。

一人义形于色,蹇裳而入②,欲节节而断之。

孰知左断于指,而右曳于臂,下钩其裙,上牵其袖,惫已甚。

君子曰:“斯人之疾恶是矣,疾之而不以其道,苟持斧,求其本而艾之③,何棘不去?”【注释】①胶结:粘住。

②蹇(qiān):撩起。

③艾:同“刈”,割。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1)一人义形.于色形:(2)何棘不去.去:12.下列对划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这人的疾病是非常严重的B 这人对害人的东西很痛恨C这人痛恨害人的东西是对的 D 这人的病恶化到如此程度13.斯人在断棘时“惫已甚”的主观原因是(用文中的语言回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5分)答案:11.(2+2分)(1)表露,表现(2)去除,除掉12.(3分)C13.(2+3分)疾之而不以其道要用正确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奉贤区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①尝在秦王②幕府。

上怜之,欲听还旧任。

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③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足使为善者惧。

”上欣然纳之。

【注释】①陈:陈述。

②秦王:唐太宗李世民。

他在称帝前被封为秦王。

③中外:宫内、宫外的故人。

④四海:整个国家。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1)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2)足使.为善者惧()A.大臣坚持像这样秉公执法,我怎么敢违背他呢?B.大臣都坚持这个观点,我怎么敢违反原则呢?C.大臣坚持像这样秉公执法,我怎么敢违反原则呢?D.大臣都坚持这个观点,我怎么敢违背他呢?13.为本文拟一个题目:口口口口口口口口(8个字以内)(2分)答案:10.犯……罪让 11.C12.尝在秦王幕府,告诉虎相寿不能徇私的原因并打发他离开13.如:治国不私故人,唐太宗不得私,唐太宗不私故人杨浦区公输刻凤公输之刻凤也,冠距未成,翠羽未树;见其身者,谓之鹲鵄;见其首者,名曰鴮鸅。

皆訾其丑而笑其拙。

及凤之成,翠冠云耸,朱距电摇,锦身霞散,绮翮焱发。

翙然一翥,翻翔云栋,三日而不集。

然后赞其奇,而称其巧。

(节选自刘昼《刘子﹒知人》)[注释]①公输:又称鲁班,我国古代著名工匠。

②距:禽类附足骨。

③鹲鵄(mǎng chī):猫头鹰一类的鸟。

④鴮鸅(wūzhé):即鹈鹕。

⑤訾(zǐ):嘲笑。

⑥锦身霞散:身上锦绣般的羽毛像云霞散开。

⑦绮翮(qǐhé):鲜艳的翅膀。

焱(yàn):火花,火焰。

⑧翔(huì)然:鸟飞声响的样子。

翥(zhū):飞举。

⑨云栋:耸入云天的楼房。

11.解释加点字。

(4 分)(1)名.曰鴮鸅名( ) (2)及.凤之成及(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 分)翠冠云耸,朱距电摇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鲁班技艺之“巧”。

(2分)鲁班雕刻的凤凰,不仅外形光彩美丽,而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