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艺通论1

园艺通论1


载的约100种,建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的植物园
,并设钩盾,作为专门管理上林苑果木的官吏。
汉武帝时代(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核桃、扁桃和榅桲等果树,以及黄瓜、西瓜、胡萝
卜、菠菜和豌豆等蔬菜。
同时张骞也给西亚和欧洲带去了中国的桃、杏、茶、
主要出口省份:黑龙江、辽宁、山东、浙江、
福建、广东、江苏、新疆、云南、河南(湖南)
10省。合计出口487.39万吨,25.63亿美元,分别
占全国的88.2%和83.5%。
主要目标市场:日本、香港、韩国、马来西
亚、俄罗斯等。
三、园艺产业的历史、
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历史
根据古人类学家的研究,人类的历史大约 可以追溯到300万年以前,而农耕的历史大约
地下茎用于食用,又属于蔬菜;其种子既可食又
可入药。 再如玫瑰,花用于观赏,可属于观赏植物; 花用于提取玫瑰油,又可属于芳香植物。
莲:花、果、藕
3.园艺学
是研究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生长
发育规律、繁殖、栽培、育种、贮藏、加工、
病虫以及造园等的科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园艺学的研究内容与分工也更加具体。
创汇30.8亿美元。
1995~2002 年蔬菜出口顺差占农场品顺差的
45~50%左右。2003年农产品出口顺差34美元,蔬菜为
30.68亿美元。
根据FAO 统计:
1990年我国出口蔬菜142万吨,居世界第6位;
2000年我国出口蔬菜380万吨,居世界第4位; 2001年我国出口蔬菜511万吨,居世界第1位; 2002年我国出口蔬菜605万吨,居世界第1位; 2003年我国出口蔬菜550万吨,居世界第1位;
秦、汉时期,果树和蔬菜生产已从园圃扩大至山 野,出现了一些具有相当规模的果园和菜圃,成为农业 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品种开始出现。 据说秦始皇时曾利用临潼的温泉热水在冬季栽培喜 温蔬菜—瓜类。汉朝已有利用火室火炕于冬季种植葱韭 菜菇的记载。
汉武帝时代(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利用旧 时秦朝的上林苑,加以扩建,“周袤数百里”,南北各地 竞献名果异树,移植其中,植物多达2000余种,有名称记
艺作物种子种苗繁育和苗圃建设和管理
的科学。
工厂化穴盘育苗
大岩桐组织培养
红叶石楠容器育苗
园艺学虽然起源于古代的园艺技艺,但现
代园艺学已逐步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
与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土壤学、 气象学、农业化学、植物保护学、遗传育种学 等学科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园艺学研究的是园艺作物的集约栽培技术,
园 艺 学通 论
第一章 绪 论
一、园艺学、园艺作物及园艺产业 二、园艺产业的经济和社会作用 三、园艺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园艺学、园艺作物及园艺产业
1.园艺 是指种植果树、蔬
菜、花卉等的技艺,是农业
生产和城乡绿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 。在现代社会中,园艺 既是一门生产技术,又是一 门形象艺术。
二月中旬已进瓜。
宋元时期原来主要在岭南种植的橙、桔、香蕉、荔
枝、龙眼等果树分别向闽、浙、赣、川、苏等地推移, 扩大了种植区域。 对花卉的观赏已从上层人士向民间普及。除了专业花 农,还出现了中间商“花客”。
明清时期我国主要通过海路从欧洲和美洲引进了芒 果、菠萝、番木瓜、苹果、西洋梨、西洋李和西洋樱桃 等果树和番茄、辣椒、结球甘蓝、花椰菜、洋葱、南瓜 (包括西葫芦、笋瓜等)、马铃薯、软荚豌豆和菊芋等 蔬菜,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园艺作物的种质资源,促进了
壁等围绕物之意,Culture 为栽培管理之意。
可见,园艺一词的含义中外是一致的。
2.园艺植物 包括果树、蔬菜和观赏植
物,从广义上讲还包括药用植物和芳香 植物。
园艺植物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其生产用途而定 的。但是有些园艺植物能满足人们的多种需要, 可属于不同类别的园艺植物。 如荷,其花和叶用于观赏,属于观赏植物;
果树盆景
4.园艺业
即园艺生产和经营,是农业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不同于以生产粮油为主的大
田作物种植业,也不同于以生产林产品为主的林
业,它是从事果品、蔬菜、花卉、观赏树木的生
产和风景园的规划、营建、养护的行业。
出口大葱基地
花卉栽培和保鲜包装
蔬菜的采后处理
西兰花保鲜加工
它能以相同的土地面积,通过大量资金、劳力
和技术的投入,获得几倍甚至十几倍于其他农 作物的经济效益。我国民间流传的所谓 “一亩园,十亩田”,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园艺学不仅是科学,也是一门形象艺术,
将植物应用于美学是园艺学独一无二的特点,
使之区别于其他农业活动。可以说,园艺学是
科学、技术与美学有机结合的学科。
园艺一词包括“園”和“藝”二字,《辞
源》中称“植蔬果花木之地,而有藩者” 为園,
《论语》中称“学问技术皆谓之藝”,因此栽 植蔬果花木之技艺,谓之园艺。
园艺的英文名
Horticulture
一词最早出
现于Peter Laurenberg 在1931年所著的《字的世 界》一书。Horticulture一词是由拉丁文 Hortus 与 Culture 二字合并而成的,Hortus 为垣篱、墙
书中记载了有关苹果栽培技术,包括施肥、嫁接、修 剪、育种、矮化、移植、昆虫防治、环状剥皮、采收、加工 、烹饪及药用。造园术也随之兴起,庭园变得规范化,庭园 设计变得与建筑设计同样重要。
19世纪中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进入了近代
农业阶段。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提出细胞理论, 1859年出版达尔文的巨著《物种起源》,1865年孟德尔建 立了遗传理论,都促进了近代育种技术的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园艺业最早出现的国家。七八千年前 的新石器时代,我国的先民已有了种植蔬菜的石制农具, 开始栽种葫芦、白菜、芹菜、蚕豆、西瓜和甜瓜等。 在陕西西安半坡村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公元前
5000-公元前3000年)遗址中,就有榛[zhēn] 子、栗子、
松子和蔬菜种子出土。
中国原产 大白菜
从河南安阳小屯发掘出的商代都城殷墟中,有大量 用以占卜的甲骨刻辞,已认出的字中就有园、圃、囿。其 中“园”是栽培果树的场所,“圃”是栽培蔬菜的场所, “囿” [yòu] 则是人为圈定的园林。这说明在公元前十三 世纪的商代,园圃已开始从大田分化出来。
芥菜、萝卜、甜瓜、白菜和百合等,大大丰富了那些地 区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
北魏贾思勰于六世纪中叶所著的《齐民要术》,是
我国完整保存下来的古农书中最早的一部,也是我国最 有价值的一部农书。 《齐民要术》中首次记载的“嫁枣”、 “嫁李”等 促进果树多结果的技术一直沿用至今。
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唐代我国从国外引进了不少果树和蔬菜种类。嫁接技
萝 卜
大白菜
花椰菜(紫色)
花椰菜(白色)
青花菜
小白菜
乌塌菜
芦蒿
番茄
黄瓜
南瓜
网纹甜瓜
西瓜
马铃薯
芋头
芦 笋
观赏园艺学是研究花卉和观赏树
木的品种、生长习性、栽培管理及应用
的科学。
红掌
一品红
造园学又叫园林规划
设计学,是研究园林绿地 的设计、规划、施工和养 护管理的科学。
苗圃学也叫种苗繁育学,是关于园
术更加完善。促成栽培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可使黄瓜在二
月采收。创造了通过蜡封果蒂进行果品保鲜的技术,以及 促使花朵提早开放的“堂花技术”,使牡丹、桃等在冬季 开花。开始了食用菌的人工栽培;出现了小型盆景的制作 。茶叶生产及茶叶栽培技术具有世界性的影响。
唐代诗人王建:
酒幔高楼一百家,
宫前杨柳寺前花, 内苑分得温汤水,
的思想者”。可见,在人类文化发展进程中,园艺植物发
挥了很大的作用,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应该值得自豪的是,中国是享誉世界的“园艺 大国”、“园林之母”。20世纪初极负盛名的植物学 家亨利.威尔逊(E.H.Wilson)曾于1899~1918五次来 华,广为收集各种野生观赏植物大1000多种。
他在1929年在美国出版专著《中国,园林之母》 (China, Mother of Gardens)中写到:“中国的确是 园林的母亲,因为所有其它国家的花园都深深受惠于她 。从早春开花的连翘[liá qià n o]和玉兰,到夏季的牡丹 、芍药、蔷薇与月季,直到秋季的菊花,都是中国贡献 给这些花园的花卉珍宝,假若中国原产的花卉全部撤离 而去的话,我们的花园必将为之黯然失色。”
公元前十五世纪埃及人建
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植物园。当
时埃及人栽花种菜,不单供自
用,还供应给市民。波斯的巴
比伦庭园园艺也在此期出现。 公元前700年一本《亚述植物 志》记载有900多种植物,其 中包括250种蔬菜、果树、药
用及油料植物。
1900年埃及发掘的古墓中发现的描绘有古埃及园艺 (左图)采收无花果,(右上图)圆形葡萄架, (右下图)菜园灌溉的图画
关于园艺植物的诗歌、散文、戏剧和绘画。
花卉被国内外广泛地应用于社会民俗之中。花卉因 其人类所赋予的不同的象征意义,已成为某些社会民俗 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我国春节的水仙、中秋节的桂 花和重阳节的菊花,以及西方国家圣诞节的圣诞树、复
活节的百合、情人节的玫瑰、母亲节的康乃馨,这一传
统影响至今。
在西方,园艺甚至被认为是“仅次于宗教的传播博爱
西周时代,随着中原人口的增加,作物种类日趋多 样化。除谷、豆、麻之外,蔬、果种植发展迅速。蔬菜种 类有直根类、薯芋类、嫩菜类、葱类及香生菜类多种。果
树有落叶果树带和落叶常绿果树混交带的种类40余种。
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公元前11世纪~公元 前6世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就是在此期编辑而成的,涉 及到132种植物,包括多种园艺植物,其中蔬菜有葵、葫芦、 芹菜、山药、韭菜、菱和菽shū]等;果树有枣、郁李、山葡萄 、桃、橙、枳、李、梅、榛、猕猴桃和杜梨等;观赏植物有梅 、兰、菊、竹、杜鹃、山茶和芍药等。 这反映在三千年前园艺产品在人们的生活中已占有一定的 地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