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岳麓版必修三第12课 文艺复兴

岳麓版必修三第12课 文艺复兴

2.指导思想(p48知识框)
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对抗中世纪的以神为中心的人 道主义思想,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其基本内容①提倡人性, 反对神性。②主张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③主张理性和 科学,反对盲从盲信的神秘主义和蒙昧主义。④拥护中央集 权。)。注:它批评教会的腐败,但并不反对宗教。
3、探寻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材料一 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出现了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著 名的工商业城市。这些城市各自独立,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 取得优势,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 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在这些工商业城市中,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 了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日益自信,贵族和教 会失去了昔日的权威。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也追求 现实的享乐;他们重视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手段创 造财富,胜过关心虚幻的神学说教。但是,当时统治文化思 想的教会却要求人们听从上帝的安排,祈求来世幸福。 ----人教版教材 (1)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
(3)思想: 教会和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由于资产阶级没有成熟的思想体系,只得借复兴古 希腊罗马文化表达反封建思想。
3、探寻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材料三 在基督教时代,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 留在意大利。一些意大利学者开始研究本土上的古代罗马的建 筑遗址和文化手稿,…… 而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 伯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因此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触古 希腊手稿和艺术古迹。
二、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3、莎士比亚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他代表了整个欧洲文艺复兴 的最高成就。他的创作成果积极丰富,现存长诗两首、十四行诗 154首,剧本37部。其喜剧表现了反对封建教会的禁欲主义和封 建伦理道德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等人文主义人生观。 其悲剧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宫廷的暴虐、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 产阶级的贪婪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丑恶。
2、局限性: 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了个人私欲膨胀、泛滥和 社会混乱。
走近莎士比亚---拷问人的灵魂
《哈姆雷特》中主人公的一段独白: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这段独白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中怎样的核心思想?寄托了怎 样的思想情感?
(4)文化:意大利较多的保留了希腊、罗马的 古典文化
3、探寻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材料四 从14世纪中叶起,欧洲经历了 一场前所未有的致命瘟疫,它被称为黑 死病(即鼠疫)。 据估计整个欧洲的 死亡人数约2500万人(1347—1351年 间),占当时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
“实际上,活下来的人几乎还不够埋葬死 者。几乎所有的人都被巨大的恐惧摄住, 只要某个人身上一出现溃疡或是肿块,一 般都是在腹股沟或是腋下,这个遭难的人 就失去一切援助,甚至亲人也要抛弃 他……就这样很多人因为疏忽漠视便死去 了……还有许多人……是被活埋了的……” ——《阿维尼翁教皇传记——克莱门六世 新传》
(5)直接的社会原因:黑死病在欧洲流行,促使人们反省
二、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1、 “文学三杰”
我自己是凡 人,我只要 求人的幸福。
薄伽丘
但丁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 诗人,又是新时代的 最初一位诗人)
彼特拉克
(欧洲短篇小说之父) 《十日谈》
(人文主义之父) 《歌集》
《神曲》
薄伽丘《十日谈》故事 一位父亲丧妻后带着两岁的儿子隐居山间,皈依天主教。 儿子十八岁时,父亲第一次带他去佛罗伦萨城,儿子见到 了皇宫、街道、车马等许多新鲜的事物。前面走来了一群美 丽的姑娘,儿子问:“这是什么?” 父亲怕儿子起邪念,骗到:“它们叫绿鹅,是祸水,不可接 近” 。 儿子默然,走了很久冷不丁的说:“父亲,如果你爱我的 话,看在主的份上,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它们是多么美丽可 爱啊!” 请思考:薄伽丘通过这则故事主要反对什么?肯定什么?
人文主义。 肯定人的价值,颂扬人的伟大,赞美人性的高贵,提倡人 性的发展。
三、人文主义(文艺复兴)的影响
1、意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指导思想,贯穿文艺复兴始终。
(1)打破了中世纪神学对思想的桎梏,掀起了思想解 放潮流(从此人们的思想从以神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 (2)适应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3)创造了划时代的艺术、文学成就 (4)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 (5)对宗教改革运动也起了一定推动作用
(2)阶级:资产阶级的形成和逐渐发展
3、探寻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 中世纪(约395年—1500年),在这一千多年中,欧 洲社会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在中世纪政教合一的体制下 人性受到极大的压抑。 人是神的附 属,为信仰 教会极端蔑视人性,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肮脏的, 而生活 下贱的。人的一生就是为赎罪而活着,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意 义。 在中世纪,艺术是被用来歌颂神的。人甚至是没有资格 被表现的。即使在歌颂神的艺术作品中出现人的形象,也是 以低贱的、肮脏的形象出现。
复习巩固
1、智者学派关于希腊人文精神基本内涵的论述?
2、如何认识智者学派的影响? 3、为什么说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 滥觞?
一、“文艺复兴”概述
1.含义:
是一场从14世纪开始,历经300多年的适应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 的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反封建反神学的革命。
性质: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走近“艺术三杰”---体验人性的伟大
中世纪圣母子 西斯廷圣母
《安东尼·奥索》
《大卫》
走近“艺术三杰”---体验人性的伟大
有人形象地说:达芬奇的艺术精巧含蓄,富于哲理;米开 朗琪罗的艺术雄伟壮丽,充满激情;拉斐尔的艺术婉雅和 谐,抒情优美。其绘画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为何多取 材于《圣经》?
突破了传统宗教题材的限制,追求人的解放,重视人的 价值 ①中世纪基督教会垄断一切,只有宗教这一种意识形态; 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不高,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 形成成熟的思想体系; ③取材于《圣经》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容易表现和宣扬人 文主义精神。
反对封建道德和教会禁欲主义 肯定自然人性;主张个性解放,以人性反对神性
二、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2、“艺术三杰”---体验人性的伟大
达· 芬奇 (画家)
米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琪罗 (雕塑家)
拉斐尔 (画家)
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为主要题材,艺术表现以人为主体, 赞美人的力量,美化人的形体,讴歌人的理想。把人物与自然 环境相结合,使艺术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把自然科学如解剖学、 光学、几何学以及透视原理的研究成果运用到艺术创作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