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五单元第21课新文化运动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五单元第21课新文化运动Word版含解析

第21课新文化运动[学习目标]基础认知•学习思考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背景⑴政治: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北洋军阀的统治日趋黑暗;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⑵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3) 思想: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2. 兴起学习思考1. 北京大学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主要原因有哪些?提示(1)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

(2) 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

(3) 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先进思想的进步青年。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一一核心内容(1) 民主:包括政治民主和反专制反特权的民主理念。

(2) 科学:指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及具体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知识及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等内容。

2.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⑴含义: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维护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攻击。

⑵表现①陈独秀:连续发表《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等文章。

②鲁迅: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抨击最为猛烈,代表作品有《狂人日___________ 《我之节烈观》等。

(3) 实质: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全面清算。

3.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 胡适:1917年,他发表《文学改良刍议》,系统地提出了文学改革的主张。

(2) 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使文学革命的旗帜更加鲜明。

4. 文化平民化(1) 原因: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⑵概况:形成平民教育思潮: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内容、形式上风格多样。

学习思考2.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贝U 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其反映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提示民主与科学。

3. 读下图,漫画中被碾在车轮底下的人物是孔子。

这反映出作者的什么观念?提示否定传统儒家思想。

4•新文化运动期间,为什么有人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提示(1)孔子是历代君王塑造的精神偶像,儒家学说则成为专制统治的灵魂,阻碍民主政治的发展。

(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尊孔复古。

5•康有为借用孔子的权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而新文化运动则猛烈抨击封建礼教,二者是否有着本质区别?提示其本质都是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三、新文化运动的意义1. 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

2. 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3. 是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

4.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轻巧识记]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条主逢学月西方.敘亡图徉[两个转变由“器物”变革到“制度”变革;—出“制度”变革到“思想"变革卜_三个派别|维新派、革命狐、濫进瀝辱也般膛潮变迭堆新.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大城手|陈雀秀"蔡元培、李丸钊、期适、兽迅深化探究,核心突破主题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及内容史料一史料二[教你读史]注意史料一图片中袁世凯等人在祭天时穿着的服装;图片对联中“皇恩”“帝德”;所有这些说明当时社会上的皇权思想依然根深蒂固。

漫画中“三从四德” “旧思想”“靠不住的”是理解史料二的关键。

[问题思考]⑴史料一中图片和对联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现象:反映了当时的统治者和很多人具有强烈的皇权思想。

问题:说明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但不够彻底,封建的君主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多数中国人,因此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⑵史料二中的漫画说明了什么?新文化运动反对旧道德,为什么要把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答案说明:封建礼教行将就木,要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

原因: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首先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核心和精神象征,只有打倒儒家传统道德才能唤醒民众,才能实现民主政治与民主共和。

(3) 我们应怎样对待传统文化?答案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

主题二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史料①改良文学之声,已起于国中,赞成反对者居其半。

鄙意容纳异议,自由议论,固为学术发达之原则;独至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文学正宗之说,其是非甚明,②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

其故何哉?盖以吾国文化,倘已至文言一致地步,则以国语为文,达意状物,岂非天经地义,尚有何种疑义必待讨论乎?其必欲摈弃国语文学,而悍然以古文为文学正宗者,犹之清初历家排斥西法,乾嘉畴人非难地球绕日之说,吾辈实无余闲与之作此无谓之讨论也!――陈独秀答胡适函(1917年)此段史料反映了陈独秀对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争性质的判断及他对反对者的态度。

①表明: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次文学革命。

②表明:陈独秀文学革命的坚决态度,新文化运动的锋芒直指旧文学及其文体--- 文言文。

(1) 根据史料,指出陈独秀对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争性质的判断及他对反对者的态度。

(2) 结合所学知识,就陈独秀对白话文反对者的态度进行评论。

答案(1)性质:是非之争,进步与倒退之争。

态度:坚信文学改良正确,不容讨论。

(2)进步性: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彻底清算旧文化的思想革命,其锋芒必然指向旧文学及其文体――文言文,故陈独秀的态度是必要的,对推动文学革命起了积极作用。

局限性:但这种态度有偏颇、偏激之处,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O拓展提升新文化运动的特点(1) 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帜,有了相对统一的走向。

(2) 有思想战线和文学战线两条战线,其目的是为实现民主政治而营造新文化氛围。

(3) 存在着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和对东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局限性。

(4) 它与当时关系到中华民族之生死存亡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5)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前期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

课堂小结[记知识纲要][背核心术语],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 序幕。

2•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 文学,反对旧文学。

其中民主与科学是核心内容。

3•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为马克思 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巩固练习•随堂反馈1. 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主要活动基地的关键原因在于 ( )A. 它是体制完备的新式大学B. 它是《新青年》编辑部的所在地C. 蔡元培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D. 陈独秀、李大钊在北大担任教授答案 C解析 蔡元培在北大任校长,推行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2. 发起新文化运动的先进知识分子,试图冲破旧的思想牢笼,他们大都 ( )A. 信仰马克思主义B. 宣传维新思想C. 认同无政府主义D. 接受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答案 D沉重打击 专制兰义 启蒙思想 匝新文化 惟动五四 运动发生1.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帝国匸丸紧宦启訣思想 传入屮国握倡民主. 反对左制捉侶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解析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大都接受了民权、平等思想和进化论思想。

3•“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模仿古人……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这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哪方面的内容()A.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C.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D.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答案B解析材料情境描述的显然是文学革命的内容。

故选B项。

4. (2017河南三市调研)“作为流产了的共和悲剧的见证人,新文化自由主义者们被迫相信,即使最精心设计和最进步的制度,也只是纸上的计划,不能达成必须的改革目标。

”为此“他们”()A. 主张建立西方民主制度B. 力图从思想上改造国民C. 极力将中西方文化融合D. 提出了人民民主新体制答案B解析见证了辛亥革命的失败,看到民主制度的作用有限,于是发动了新文化运动,故B项正确。

5.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钱玄同先生(1887〜1939)曾经提出“欲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文;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顽固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文”的观点。

该观点产生的原因是()A. 文学革命的推动B. 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影响C. 白话文运动的兴起D. 新文化运动中的偏激倾向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有盲目否定传统文化的偏激倾向,题干中钱玄同废除汉文的主张即是例证。

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白话文运动和文学革命都不可能直接否定汉文的实用价值,故选D 项。

【课中思考题】请思考政治、经济等诸种解放与思想解放的关系。

教材问题解答較师用书独具思想的解放是政治、经济等解放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是政治、经济变革的产物。

思想的解放又会推动政治、经济的进一步解放。

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发生在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一定发展的大背景下,也是思想文化领域的近代化运动。

中国近代化历程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这说明政治、经济与思想三大领域的发展和变动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阅读与思考】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迎合了大部分人的知识需求,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文化载体,不愧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语言文字改革。

【解析与探究】(1) 因为新文化运动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2) 性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⑶意义: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成为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它促使人们更加迫切地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自我测评】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历史影响: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它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它促使人们更加迫切地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课时对点练注重双棊强优善宪[基础达标]1•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 宣传民主与科学B. 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制度C. 白话文取代文言文D. 《新青年》等新式刊物的出现答案C解析新文化运动中以采用白话文为重点的文学革命,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文化载体,进一步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