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岳麓版 历史必修三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岳麓版 历史必修三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的高潮之一。与以往的近代化思潮相比,它的超越之处表现在
() ①提出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反对专制 ②要求发展实业,以
强国强民 ③批判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旧伦理道德 ④倡导文
学革命,改用白话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B
拓展: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新文化运动有了 新的发展 思考:可能是什么新的发展?
辜鸿铭
定时空:中国 近代
抓关键:“新”与 “旧”并坐讨论等 体现了兼容并包。
1.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
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
同席笑谑。这一场景最可能发生于 (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答案:D
• 老师说:“这怎么能是多余的话呢?这是 大文学家鲁迅先生的作品。”
• 于是学生回去写作文:“我家有两个表姐 ,一个是女的,另一个也是女的”。
• 老师的评语是:“废话!”
应当根据时代背景去分析写作内容。文章 写于新文化运动时期,今天读起来感到很 幼稚,但在当时却是振聋发聩的。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前期内容
揭露“忠、孝、 《我之节烈观》 节”伦理道德的
危害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1、理解含义:
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维护专 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
2、政治动因: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君主专制的理 论基础和精神支柱
3、实质: 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 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厘清与扬弃;
新文化运动的一代新女性终于挺起胸膛自由做人了
“德先生” “赛先生”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打倒孔家店”(儒) 提倡新道德
鲁迅与《狂人日记民化”
反对旧文学
“四提倡,四反对”
思想革命
+
文学革命
2、实质: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5.(2015·北京海淀区模拟)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思想变革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近代文明之特征……一曰人权说,一曰生物进化 论……近时之社会,民主的社会也,人人於法律之 前一切平等……公平等固已成立矣。自英之达尔文, 持生物进化之说。谓人类非由神造……生存竞争优 胜劣败之格言……
——《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 了多少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 救治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答案] D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文学革命的原因 (2)文学革命的内容
①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胡适《文 学改良刍议》
②推倒陈腐、雕琢、迂晦的旧文学,建设新
鲜、平易、明了的新文学——陈独秀《文 学革命论》
③文化平民化:平民教育思潮、文学内容平民化
我家的屋旁有两棵树
• 一学生看了一篇文章:“我家的屋旁有两 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于是去找老师问:“这句话是否多余?”
3、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在这里“科学”的含义
包括:
①历史典籍 ②自然科学 ③科学的观念和方法
④宗教哲理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打倒孔家店”
材料一:“孔子者,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也。……孔 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余之抨击孔子, 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 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主要思想阵地
《新青年》的编辑或撰稿人
陈独秀 李大钊 胡 适 鲁 迅 钱玄同 刘半农
1918年初的统计,全校教授90名,从其中76 名的年龄来看,35岁以下者43名,占56.6%; 50岁以上者仅6名,占7.9%。最年轻的教授 徐宝璜只有21岁,胡适、刘半农也只有27岁。 陈独秀也才38岁。
活动基地: 北京大学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1、政治
国外: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国内: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
2、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3、阶级 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4、思想 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袁掀
起尊孔复古逆流 (直接原因)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概况
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 上海 创办《青年杂志》
提示: 宣传马克思主义,使新文化运动进入了一个 新的时期。
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 主义的先驱
《布尔什维主义的 胜利》
为中国引来天火的“南陈北李”。
现象一:反动军阀污蔑新文化运动是“异端邪说”、“洪水
猛兽”,守旧派文人甚至谩骂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是“众叛亲 离”,“人头畜鸣” 。
---陈独秀
民主: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科学: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和理性精神
1、民主和科学——核心内容
提倡_民__主_, 反对_专__制__
提倡_科__学__, 反对_迷__信__
概念把握
2、新文化运动所提出的“民主”主要是指: A.东西方文化有机结合 B.国家主权和民主权利 C.人民民主权利和自由 D.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和民主思想
——李大钊
材料二:以孔子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 人的觉醒和社会进步。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 缘。
——杜维明《儒学创新的契机》
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指向的是什么?
鲁迅与《狂人日记》
鲁迅 对旧礼教攻击最为猛烈的人———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 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 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 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 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 字是“吃人”!——《狂人日记》
4.陈独秀在20世纪初曾说:“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 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毫无价值。” 不是“因孔子之道之不适合于今世”,而是因为“今 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社会国家,将为 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这主要说明陈独秀当时
() A.认为孔子是近代中国文明进化的最大阻力 B.全面反对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传统 C.试图建立一个以西方社会为模板的国家 D.强烈反对假借孔教而实施复辟帝制的活动
“兼容并包”
老师:“老爷们请起立。” 众生:(懒懒散散做动作) 老师:“老爷们好!” 众生:(齐声)“大人好!” 老师:“老爷们辛苦了!” 众生:(齐声)“升官发财!”
蔡元培
胡
适
陈
“兼容并包” 、独
“思想自由” 办学方针的实
秀
质是什么?
鼓励新文化 的倡导者去 占领封建文 化的阵地
鲁 李迅 蔡大 元钊 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