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石坝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二标段高层住宅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审批:审核:编制:云南建投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二0一三年十月目录1.编制依据 (2)2.概况 (2)3.施工安排 (4)3.1施工管理目标 (4)3.2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5)3.3施工顺序及施工区段的划分 (5)3.4本分项工程施工的重点及难点 (6)3.5新技术推广应用 (7)4.施工进度计划 (7)5.施工准备 (8)5.1技术准备 (8)5.2现场准备 (9)5.3材料准备 (10)5.4劳动力准备 (10)6.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10)6.1原材料优选、原材料进厂检验 (10)6.2配合比设计 (11)6.3制备运输 (11)6.4混凝土主要施工设备和现场总平面布置 (12)6.5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艺(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振捣.. 13 6.6取样与试件留置 (15)6.7混凝土养护(保温和保湿养护) (16)6.8温控施工的现场监测与试验(温控监测设备和测试布置图) (17)6.9施工缝以及后浇带处理措施 (17)6.10特殊气候条件下的施工 (18)7.质量管理计划 (18)7.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质量保证措施 (18)7.2成品保护 (19)8.安全、环保、文明施工 (20)8.1组织管理措施 (20)8.2浇灌运输道搭设、输送机具及泵管的安全措施 (20)8.3模板及支架检查 (21)8.4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21)8.5混凝土机具使用安全措施 (22)9.文明施工措施 (23)9.1噪音控制 (23)9.2扬尘控制 (23)9.3污水排放 (24)1.编制依据1.1建设方提供的由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设计的《大石坝棚改项目建筑、结构施工图》 1.2现行工程建设国家法规、规范、标准。

1.3云南省工程建设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制技术规程《砌筑砂浆配制技术规程《机制砂技术标准及应用规程》云南省建设厅2003年1月20日发布。

2.概况方旺片区回迁安置房建设项目位于昆明市东三环东侧,虹桥立交桥与凉亭立交桥之间。

该项目为城中村改造回迁安置房建设项目,场地原多为农田,南侧部分为新近回填杂填土。

场地东临昆明市169油库,西侧紧接东大沟泄洪道,南侧与昆明市保障性住房方旺片区相隔方旺2号路,北至方旺5号路。

拟建方旺1号路将本建设项目分为东、西两区。

场地外,公路交通十分便利。

方旺回迁安置房建设项目由云南建工集团承建,我公司承担该建设项目二标段的建筑安装工程任务。

本标段工程建设责任主体单位:工程建设单位:昆明东骏置业有限公司。

项目地质勘探单位:中冶集团武汉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设计单位: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

本标段(东区)监理单位:云南铁路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承建单位单位:云南工程建设总承包公司。

本标段地下车库及商业用房为框架结构,高层住宅楼为剪力墙结构。

东区、西区均为二层整体地下室。

东区单位工程为14A#高层住宅、14Ea#商业用房及其范围内的地下车库建筑(施工)面积35000m2。

14A#高层住宅28层,屋面标高98.00m。

高层住宅为桩筏基础,14A#高层住宅工程桩为静压管桩。

筏板基础周边设沉降后浇带与地下室底板分开,后浇带宽800mm。

沉降后浇带混凝土待主体结构完工,建筑物稳定,经设计确定后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强度高于两侧混凝土一个等级并采用微膨混凝土浇筑。

各栋号筏板主要尺寸及配筋本标段检验批内有外侧墙,按设计要求,消防水池、外侧墙处的水平施工缝留设在筏板顶面300mm处,同时采用钢板止水带防止施工缝处渗水。

筏板混凝土浇筑时,外侧墙、消防水池上翻部位同时浇筑混凝土。

筏板基础与后浇带内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同时浇筑混凝土,形成一质量检验批,其不同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如下:筏板、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外侧墙混凝土强度等级C40。

筏板、地下室底板、消防水池及地下室侧壁混凝土抗渗等级P8。

设计要求:基础底板、外侧墙、顶板及消防水池侧壁混凝土中掺加6%ZRQ密实性低碱膨胀源抗裂剂,后浇带混凝土中掺加6%ZRQ密实性低碱膨胀源抗裂剂,筏板检验批范围钢筋保护层厚度:底板底部50mm、底板顶面及侧面为40mm,外墙迎水面40mm,外墙内边30mm,内墙25mm。

3.施工安排3.1施工管理目标3.1.1质量目标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满足设计要求,符合验收规范。

观感质量好,确保基础混凝分项工程质量评定为优良,。

3.1.2施工进度目标按指挥部工期节点要求,14A#筏板基础最迟在2013内11月上旬浇筑完毕。

3.1.3安全目标筏板基础施工期间不出现任何安全事故。

3.1.4环保目标筏板基础施工期间不出现扰民、污水违规排放、扬尘超标现象。

3.2施工管理组织机构筏板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浇筑时由现场执行项目经理负责指挥,现场工长24小时轮流值班,质检员随班检查混凝土浇灌质量,试验员随班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及按规范取样,现场安全总监负责安全操作监督。

筏板混凝土浇筑期间主要职责岗位必须在现场,确保顺利浇筑:施工现场管理总负责:执行项目经理。

技术管理:现场施工技术员、测量技术员、试验员、资料员。

施工生产管理:主管工长、专业工长、现场材料员、机务员。

安全管理:现场安全总监。

质量管理:专业质检员3.3施工顺序及施工区段的划分3.3.1高层住宅筏板基础施工顺序定位放线→基坑开挖→基坑清土→地基验槽→筏板垫层、砖胎膜→破桩头→工程桩验收→板底防水施工→防水验收→防水保护层施工→筏板、承台边模→筏板、承台钢筋→墙、柱插筋绑扎→钢筋隐蔽验收→砼后浇带密目钢板网片安装→地下室外侧墙、消防水池止水钢板安装、吊模安装→砼浇筑申请→检查验收→筏板基础混凝土浇注→砼养护3.3.2施工区段划分本标段东区地下室划分14A#筏板工程,每个工程质量检验批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毕。

工程质量检验批详《工程质量检验批划分图》。

3.4本分项工程施工的重点及难点针对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即:⑴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⑵内外约束条件的影响;⑶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⑷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从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方面着手解决问题,在施工技术上,应从选料、配合比设计、施工方法、测温监控、混凝土养护等方面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有效地克服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从施工组织管理上,精心组织,协调指挥,针对方旺回迁安置房建设项目同期施工的筏板数量较多,每个筏板的混凝土浇筑量较大的实际情况,选择质量稳定可靠、社会信誉高、技术力量强、生产、供应能满足需要的合格供应商,以解决混凝土一次性浇筑量大的问题。

3.4.1控制、避免、减小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应采取如下措施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进行预控:⑴采用低热或中热水泥、掺加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掺合料。

⑵掺入减水剂、缓凝剂、膨胀剂等外加剂和抗裂纤维。

⑶在炎热季节,采用降低原材料温度、减少混凝土运输时吸收外界热量等降温措施。

⑷采取保温保湿养护,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C°,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C°(要求施工中做好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工作)。

⑸大体积混凝土必须做好二次抹面工作,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⑹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相关技术措施执行,以保障工程质量。

3.4.2混凝土供应商的选择本标段高层住宅筏板基础混凝土强度虽然不高(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但筏板基础比较厚(厚度1600mm、1800mm),混凝土一次性浇筑量较大,混凝土的温度应力以及自生的收缩应力的影响较大,需拌制高性能混凝土,故商品砼供应商的选择至关重要。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用于本工程的多性能商品混凝土按如下原则选择混凝土供应商:⑴质量稳定可靠、社会信誉高、技术力量强、生产、供应能满足需要的合格供应商。

⑵为使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砼供应商必须有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相应的管理制度为保障,并具备完整的档案资料。

⑶提供砼出厂质量证明书和有见证检测报告及复检抽样报告,砼配合比设计报告,外加剂出厂质量证明书及复检报告。

为控制商品混凝土质量,供应商由建设方、指挥部审核、考察、选定技术力量强、社会信誉高、生产规模大,经多年验证产品质量稳定、可靠的“云南建工混凝土有限公司”。

3.4.3连续浇筑不能出现施工冷缝按设计、规范、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求,根据设计施工图,本标段按工程质量检验批划分,每一筏板基础混凝土一次性浇筑完毕。

3.5新技术推广应用⑴筏板基础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施工;⑶混凝土采用“多掺”技术—掺矿渣粉、掺二级粉煤灰、掺缓凝减水剂、掺高效膨胀剂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有效减小混凝土的水化热;⑷施工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好混凝土水化热,采用温控养护技术防止混凝土开裂。

4.施工进度计划本标段每一筏板基础(质量检验批)混凝土浇筑量为2200m3 左右,组织两台混凝土输送泵和一台汽车泵同时输送筏板混凝土,按每台泵平均浇筑20 m3/小时混凝土计,每一筏板基础(质量检验批)计划36小时浇筑完毕。

5.施工准备5.1技术准备5.1.1商品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及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根据工程需要,要求混凝土公司做到以下几点:(1)混凝土受内部温度应力以及自身收缩应力的影响较大,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的规定,需要采取措施,减小混凝土温度变化或收缩变形,除变形满足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外,尤其需要控制温度应力产生的裂缝。

因此如何采取措施降低水化温升、减小芯表温差,正确合理减小混凝土收缩变形引起的应力,并控制混凝土的裂缝是控制该工程筏板基础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技术。

(2)关键技术路线1)针对该工程混凝土特性,混凝土配合比采用多掺技术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

重点从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减小收缩入手,采用“多掺技术”—掺矿渣粉、二级粉煤灰、缓凝减水剂配置高性能混凝土,该技术可以有效减小混凝土的水化热,从而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形裂缝,并且改善泵送混凝土和易性:掺矿渣粉置换等量水泥,部分降低水化热,降低混凝土温升峰值,对混凝土抗裂较为有利。

掺缓凝减水剂降低用水量,防止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过快延长混凝土达到最高温度的时间,既提高泵送混凝土的和易性又可减少收缩。

掺二级粉煤灰料,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同时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施工泵送性能;混凝土掺高效膨胀剂,膨胀剂在水中养护28d的纵向限制膨胀剂率为4.4×10-4,可补偿混凝土的收缩。

2)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控制砂、石的含泥量,粗骨料含泥量<1%,砂含泥<3%,减少拌和用水量,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