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体史范式(全球史观)★主要观点整体史观(全球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进入整体发展阶段。
19世纪中后期,世界初步成为一个整体。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当代世界整体化全球化趋势加强。
人类的交往加强了世界的横向联系,促进了整体化的发展。
(1)、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
(2)、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一、专题解读:“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
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由点到面、由面到片、由片到圈、最终组合成世界文明的过程。
自文明形成到资本主义出现,人类经历了“点”、“面”、“片”、“圈”的文明发展;资本主义的作用则是把“圈”进一步扩大,引导出一个“世界文明”。
马克思、恩格斯在文章中也多次表达过同样的思想,即资本主义构造了“世界文明”。
因此,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问题,“圈”的限制被资本主义突破了,历史继续其“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
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
这个过程至今仍在延续,这就是所谓的“全球化”和“区域化”。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在“世界文明”的构建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二、考点揭示:1、世界上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相互隔绝的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日益频繁。
2、在经济上,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外扩展。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不断开展殖民扩张活动,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
3、在政治上,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和扩展。
先是欧、美、亚的一些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随后亚、非、拉被侵略、被奴役的国家很多也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其中包含的重要内容。
5、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是整体史观下“世界文明”构建的一个非常好的佐证。
新史观规范检测卷(一)全球史观基本内涵1.过程:指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1)开始: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开辟;(2)完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3)深入: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
2.主线(1)生产力的发展;(2)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
3.视角(1)强调在全球范围内从整体上把握人类历史的演进;(2)注重不同民族与国家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30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研究世界历史就如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
他在此处所强调的史学观点是()。
A.唯物史观B.全球史观C.文明史观D.现代化史观解析解题关键是理解“如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的比喻义,即将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即运用全球史观考查人类历史。
答案 B2.15~17世纪在欧洲被称为“扩张的时代”。
用全球史观审视“扩张”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B.为西欧国家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条件C.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D.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解析解题关键一是理解“扩张的时代”主要指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欧洲殖民扩张;二是运用全球史观理解。
其主要影响是世界各地由分散孤立地发展到走向一个整体世界。
答案 C3.刘海影在《2009年:美国引发全球经济危机》一文中指出: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相比,目前的危机拥有更加广阔的全球背景。
导致1929年经济危机不具有全球化背景的因素是()。
A.世界市场之间的联系比较松散B.传统欧洲强国与美国形成对抗格局C.苏联未融入世界市场D.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分割世界答案 A4.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
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答案 D5.有历史学家慨叹“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这说明()。
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B.地缘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C.发展资本主义是实现工业化的必由之路D.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答案 D6.有人说,“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的。
”主要是由于()。
A.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在全欧洲范围内建立商业联系B.使人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C.他们在探险过程中都曾记述了所到地区的历史D.其探险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答案 B7.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在分析1898年至1905年欧洲列强在中国的角逐与国际形势变化时指出:“欧洲中心论正在迅速失去其有效性……决定全球政治结构的不再是欧洲均势体系。
”这表明该史学家的思想立场是()。
A.唯物史观B.文明史观C.全球史观D.现代史观答案 C8.2010年4月25日,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通过了投票权改革方案,将发展中国家在世行的整体投票权提高到47.19%,其中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由原来的2.77%提高到4.42%。
这说明()。
A.世行决定权实现了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B.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C.世行投票权的大小取决于国家的国际地位D.改革方案有利于各成员国平等分享世行投票权答案 D9.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在当时,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西方的殖民掠夺B.东方的借鉴学习C.正常的文化交流D.封建主阶级衰落答案 A10.(改编)下列图片反映了世界历史的重大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新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B.航海冒险家活动的推动C.近代航海技术的巨大进步D.交通工具和通讯事业的发展答案 A11.(改编)2009年12月和2010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先后在哥本哈根和坎昆举行。
在前一会议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争论不休,最终留下诸多遗憾;在后一会议上,与会国通过了两项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
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①环境问题引起了各国的重视②意识形态的分歧仍是各国合作的重要障碍③各国意识到全球性的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协商解决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既有合作又有深刻矛盾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B12.梁启超说:“治域外地理者,(魏)源实为先驱。
”此赞誉的缘由是()。
A.《海国图志》开了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B.魏源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C.魏源是系统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D.“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命题有利于国人树立新的世界史地观答案 D二、非选择题(第13题18分,第14题12分,共3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材料二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
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
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
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材料三世界与西方的冲突至今已经持续了四五百年。
在这场冲突中,到目前为止,有重大教训的是世界而不是西方;因为不是西方遭到世界的打击,而是世界遭到西方的打击——狠狠的打击。
——阿诺德·J·汤因比请回答:(1)材料一、二关于“世界历史”的开创(开始)提出了怎样不同的看法?(6分)(2)根据材料三,分析“世界与西方”的冲突指的是什么?这种冲突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为什么能够“狠狠的打击世界”?(8分)(3)结合上述材料,归纳世界近代历史的基本特点。
(4分)答案(1)材料一认为大工业开创了世界历史,材料二认为世界历史开始于世界各地区、各种族集团由隔绝走向联系和交往之时。
(2)西方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殖民侵略和经济扩张。
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世界逐渐从传统文明走向近代工业文明。
原因:率先开始走向全球扩张,全面展开科技革命,较早建立起成熟的资本主义制度。
(3)工业迅速发展:世界联系日益紧密;逐渐建立起以西方世界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14.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结果。
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国际商品的流动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推动国际经济规则的发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对比,决定了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
材料二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有选择地向第三世界国家投资。
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中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年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有可能下降1%。
发达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低的。
请回答:(1)材料二反映了世界历史进程中经济全球化的哪些特点?(6分)(2)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发达国家主导国际经济规则的原因。
(6分)答案(1)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相互依存,贫富差距加大;发展中国家工业落后,缺乏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