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寄生虫病的特点

寄生虫病的特点


蠕虫感染 的特点
第六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1. 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指感染了寄生虫的人(病人、 带虫者)或动物(保虫宿主)。 传播途径: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 、 经土壤传播 、经空气传 播 、经节肢动物传播 、 经直接接触传播。
感染途径:经口感染 、经皮肤 感染 、经媒介昆虫感染 、经胎盘 感染 、自身感染 、其他 。
易感人群:指对某种寄生虫缺 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2. 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① 自然因素 包括气候(温度、湿度、 雨量、光照)、地理、生物种群等;
② 生物因素 有些寄生虫在生活史过 程中需要中间宿主或节肢动物, 这 些中间宿主或节肢动物的存在与否, 决定了这些寄生虫病能否流行 ;
③ 社会因素 包括社会制度、经济状 况、生活条件、医疗卫生、防疫保 健以及居民的风俗习惯等 。
3.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
① 地方性 寄生虫病的分布常呈明显 的区域性。
② 季节性 寄生虫病的流行常有明显 的季节性。
③ 自然疫源性 有些寄生虫病可在人 和动物间传播,这种 寄生虫病称人兽共患 寄生虫病。
第七节 寄生虫感染的诊断
病史 一、临床诊断
物理诊 病原诊断 二、实验室诊断 免疫学检查 核酸诊断
常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在 体内移行造成的病变。
例如犬弓首线虫是犬肠道内常见
的寄生虫。但人误食了感染性虫卵, 幼虫在肠道内孵出入血,由于人不 是它的适宜宿主,而在体内移行, 侵犯组织造成了幼虫移行症。 可分 为两个类型。
①皮肤幼虫移行症 ; ② 内脏幼虫移行症 。
5. 异位寄生(ectopic Parasitism) 指某些寄生虫在常见寄生部位以
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引起异位 的损害,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 如血吸虫虫卵主要沉积在肝、肠, 但也可出现在肺、脑、皮肤等部位。
第五节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
表膜抗原 一、寄 生 虫 抗 原 分泌排泄抗原
虫体抗原
二、免疫逃避机制
抗原变异 抗原伪装 免疫抑制 寄生部位隔离
三、寄生虫感染宿主免疫应答特点
IgE抗体水平升高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速发型皮肤超敏反应 四、免疫病理
3.多寄生现象 体内同时有两种以上寄生虫感染 是常见现象,寄生虫之间也会相互 影响,出现相互制约或促进,增加 或减少致病作用,从而影响临床表 现。例如蛔虫与钩虫同时存在时, 对蓝氏贾弟鞭毛虫起抑制作用;而 短膜壳绦虫寄生时有利于蓝氏贾弟 鞭毛虫生存。
4. 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 指寄生性蠕虫的幼虫侵入非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