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学课件第四章 越轨

社会学课件第四章 越轨

降低社会生活的可预期性、危害群体生 活的信心。
二是,越轨的正功能
越轨行为有助于社会规范的明确 越轨行为促进社会群体的团结 越轨行为能带来和促进社会系统的变迁 越轨行为也可能从反面督促人们遵守社
会规范
二、越轨的理论
1、生理学理论 越轨(犯罪)者具有不同的生理特征 龙布罗索(Lombroso):生物有机体在导致
儿童向周围的人学习越轨技术和价值观
理论缺点:最早的越轨理论是如何产生的,有 些越轨者在和其他人接触前就有越轨行为
社会解组论
一个社会组织起来时,从人类相互依存 (亲属群体、情爱关系、朋友关系)中 自然生长起来的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社 会关系比正规的社会关系重要的多,前 者称为首属关系,后者成为次属关系, 一个社会中前者比重越大,则组织程度 越高,越轨行为越少。
某些对越轨行为进行纠正的地方,成了 传授越轨行为知识的地方,比如监狱, 老犯人向新犯人传授知识。
差异交往理论
每个人都会有越轨和遵从两种行为影响,哪种 行为会对人得行为引导,取决于周围的人对他 的期望,出现越轨是因为与他交往的人得影响
影响因素:与教唆越轨的人的联系越密切,与 之交往的次数越多越频繁越持久,与其接触的 年龄越小,越轨的可能性越大
涂尔干:规范通过人们相互交流、彼此 影响而发生作用,社会发生变迁后,交 流减少,规范制约作用减少
墨顿:四种越轨类型(五种行为)(结构紧张理 论)
1、遵从,社会成员接受并追求社会规定的正统目标, 并运用社会正统的手段去实现。
2、创新:社会成员愿意追求目标却得不到正统手段 3、形式主义:能得到正统手段却对正统目标不感兴趣 4、隐退主义:对正统目标和正统手段都不感兴趣 5、反叛:以非正统的手段去追求非正统的目标
为什么农村犯罪率低于城市
亚文化理论
一个社会内部会存在不同的、有时与主 体社会的规范相抵触的行为规范和价值 观念,如果亚文化群体成员按这些规范 行事,便会被其他成员认为是越轨者。
标签理论
越轨是社会标定的产物,贴标签的结果, 贴标签本身会对被标定者产生意义
为什么革命不是发生在社会生活状况 最恶劣的时候,而是发生在社会条件 改善的时候。
2、心理学理论
某种个性特征与越轨有关:没有人是天生的越 轨者,但某种性格的人更可能越轨,外向型和 内向型。
暴力和越轨是社会习得的,通过观察模仿获得 的
攻击性行为经常由于挫折而引起,当某种需要 得不到满足时,人们可能遭受挫折,挫折的总 量取决于需要、欲望和冲动受到妨碍的程度。 挫折可能由于缺乏金钱、爱情等引起。
第四章 越轨
对制度的违反
讨论
《生活大爆炸》 赵本山是不是应该退出演艺舞台?
本章结构
一、越轨的本质 二、越轨的原因(越轨的理论) 三、社会控制
一、越轨的本质
1、越轨的定义
偏离社会的文化规范而遭受非难并引起人们试 图对其控制的行为。可以推出以下几点:
社会规范有各种形态,只有违反了法律这种规 范的行为才是违法(犯罪),换句话说,违法 (犯罪)只是越轨的一种形式。
2、控制的分类
内生控制、外生控制(根据社会控制的方 式)
积极控制、消极控制(根据社会控制的作 用)
正式控制、非正式控制(根据社会控制的 形式)
强制性社会控制、非强制性社会控制(手 段)
根据社会控制的方式 内生控制:借助于内部动机 外生控制:施加外在压力
根据社会控制的作用
积极社会控制:运用教育、帮助、指导 等积极手段使社会成员主动遵守社会 规范的过程。
农民工讨薪
群体性事件
瓮安事件
重庆、 安徽池州事件
公务员上班打牌、玩游戏
缺陷:无助于解释特权阶层的犯罪越 轨行为,无助于预测某个人面对失范 时如何反应。
文化传递理论
要想成为越轨者,必须有机会学习越轨, 越轨行为实在社会环境中获得的。
虽然社会环境试图劝导人们遵从规范, 但社会化主体有时传出越轨而非遵从。
为什么社会生活条件改善的时候是犯 罪率增长的时候
相对剥夺理论
人们将自己的处境与周围的标准和参照群体相比较 而自己处于劣势时,会产生相对剥夺感,从而产 生越轨行为。
如何选参照群体
为什么革命不是发生在社会生活状况最恶劣的时 候,而是发生在社会条件改善的时候。
为什么社会生活条件改善的时候是犯罪率增长的 时候
越轨方面具有重要性,天生的罪犯随时可 以发现野蛮种族的身体特征,如,毛发系 统发育不良、上颌骨和颧骨显著前凸、眼 眶倾斜,牙齿间隙大等 不能解释没有越轨的也有这些特征
另一种倾向在解释越轨时,倾向于将越轨 解释为各种疾病,包括器质性和精神性疾 病的结果,这被称为越轨的制:建立在社会成员对越轨 带来的惩罚的恐惧基础之上。
根据社会控制的形式
非正式控制:通过日常生活中人际互动 实现的。
正式控制:通过专门的社会控制机构实 现的
根据社会控制的手段
强制性社会控制:政权、法律、纪律、 政策。
非强制性社会控制:道德、风俗、舆论、 宗教
3、社会学的理论 社会学的理论集中于社会环境的分析
集中于三个问题
为什么有些社会环境比其他环境更容易引起越 轨?
为什么有些越轨在一种社会环境比在另一种社 会环境下更有价值?
为什么越轨者破坏某些规则而不是另外一些规 则?
失范理论
失范:如果一群人对应该遵守的适当规 范不一致,这个群体就处于社会失范状 态
一种行为是否是越轨随时间、社会、文化不同 而不同。
对越轨的误解
越轨行为未必是坏的和不可接受的行为 越轨行为并非总是自愿的 越轨行为未必就是犯罪行为 越轨行为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的, 越轨行为的实施者既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群
体和组织。
2、越轨的功能 一是,负功能
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 动摇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的动机和自觉性。
三、社会控制
任何一个社会要存在和正常运转,就 必需对成员的行为进行有效地引导和 约束,使其符合一定的规范和价值, 即进行社会控制。
1、社会或社会组织运用各种手段来影 响社会成员,以使其遵守社会规范、 维护社会秩序的全部过程。
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社会控制方式建 议。
优生优育、宣泄 重建和加强社会的一体化 建立公平社会 对亚文化群进行隔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