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6章 城市与区域经济经济

第6章 城市与区域经济经济

和地方化部门的产业政策:
1.确定城市基础部门
2.制定扶持城市基础部门的产业政策
3.发展城市地方化部门的政策
4.培育产业集群
城市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和收益政策: 1.城市劳动力投入及其报酬政策
2.城市资本投入及其报酬政策
3.城市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政策 4.城市发展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政策
城市经济增长的公共环境政策:
3、中国城市群发展与空间布局
中国具有一定规模的代表性城市群主要是: • 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次中心的长江三角 洲城市群,共有各类城市55个; • 以广州为中心、深圳和珠海为次中心的珠江三角 洲城市群(不含香港、澳门),共有各类城市24个; • 以北京和天津为中心、青岛和大连为次中心的环 渤海地区城市群,共有各类城市52个。
三、城市经济增长政策
• 城市经济增长的目标模式 城市经济学家在制定城市经济增长政策 时一般追求两个目标:资源配置的帕累托 与社会福利的公平化。
城市经济增长政策是使城市经济围绕城 市经济增长目标而实现城市经济增长的管 理手段。从产业政策、要素投入及收益政 策和公共环境政策三个方面介绍城市经济 增长的推动政策。
城市三大基本功能: 载体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
1. 载体功能:城市是一个巨大的载体,它为人 类在城市进行各种活动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条件。 2. 经济功能:它是城市的核心内容。经济功能是 城市的基本功能中最重要的功能。 3. 社会功能:它是城市的基本功能之一,任何城 市都不能没有这个功能。
一、城市的经济功能与地位
1、聚集性
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空间 集聚性,因此,集聚经济是城市经济学中 的一个核心概念,城市集聚经济是城市形 成和发展的基本力量。
2、产业结构高级化
城市产业优先发展,然后向农村地区扩散 转移。城市产业的专业化,意味着地区专 业化的发展。
3、开放性
城市经济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集中体现 在扩散效应上。
凯恩斯乘数增长模型
• 城市的总需求方程及其总需求各构成部分的决定 式形式如下: 总需求方程:Yu=Cu+Iu+Gu+Xu-Mu 消费方程:Cu=a+bYu(1-t) 输入方程:Mu=C+dYu (1-t) 投资方程:Iu=Io+e Yu (1-t) 税收方程:Tu=tYu 政府支出方程:Gu=Go-f Yu (1-t)
• 新古典城市经济增长模型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是从供给角度,即生产 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角度来分析经济增长机 制的经典模型。
Yut Ae K ut Lut
rt
1
运用这一公式,可以对城市经济增长作 如下分析: • 1.测算各生产要素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 • 2.测算技术进步的成效 • 3.制定城市生产要素组合的调控政策
东南沿海地区
我国已有的和正在发育的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北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 半岛城市群、济南都市圈、鲁南城市带、浙中城市群、沿江城市群 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赣吉抚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太原城市圈 辽宁中部城市群、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辽西沿海经济区、 吉中城市群、哈大齐城市群 成渝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南宁都市圈、昆明都市圈、贵阳都市圈
1.城市投资环境的建设
2.商业孵化环境的建设
3.城市经济增长的公共服务政策
四、城市群
城市群是一个区域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 重点和核心。 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城市具有的集聚效应, 大城市通常比中小城市具有更高的要素生产率, 因而使得农村向城镇发展,城市的演化不断从中 小城镇向大城市发展,单一的城市向城市群和连 续的城市连绵带的发展。
城市基础部门模型
• 城市基础部门模型是最早最广泛被用于分析城市经 济增长的经济学工具。 • 它把城市经济划分为两类大部门:基础部门和非基 础部门。基础部门往往承担该区域或所属国家某种 产品的大部分生产,这些部门的产出品是外部市场 导向的;还有很多产业的产品主要是为当地居民提 供服务,这些服务部门构成了非基础部门。
二、城市经济增长
城市经济增长是指城市经济的动态演化 过程,是城市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规模扩 张与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人们采用多种模型解释城市经济增长问题。 本节主要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阐述分析城市经 济增长问题的几种主要模型。
1、需求指向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
需求指向模型是研究来自城市外的市场需求 成为城市经济增长动力的模型,它根据来自城市 域外的市场需求,分析城市经济增长现象和过程 的内在机制,主要包括城市基础部门模型和凯恩 斯城市经济增长模型。
1、城市群的基本特征: 内在有机性;
产业分工协作关系十分紧密
在空间上具有层次性;
核心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非常明显
能级均衡性;
较完善的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发挥着重要的沟通作用
2、世界城市群发展与空间布局
• • • • • • 世界上公认的五大城市群分别是: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北美五大湖城市群; 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英国以伦敦为中心的城市群; 欧洲西北部城市群。
a c I 0 G0 X 0 Y0u 1 [(b d ) (e f )](1 t )
凯恩斯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表明,城市居民 消费、商品流动和地方投资会影响城市地区 的总需求,进而影响城市经济。
2、供给基础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
供给基础模型认为城市经济增长取决于城市内 部的供给情况。城市区位资源和生产能力条件好, 就能获得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 • 供给基础决定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就是根据城 市资源和要素的生产能力,分析城市经济发生增 长现象和过程的内在机制。 • 主要包括新古典城市经济增长模型。
第6章 城市与区域经济经济
对城市概念的把握必须注意的几点:
首先,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 是一个历史范畴。 其次,城市是生产要素集约化和业态多样化的社会 有机体。 最后,城市是区域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教 育发展的中心。 城市与其所在的区域相互依存,区域是城市发展 的支撑体系,城市则是区域发展的中心和龙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