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三角形》与《锐角三角函数》综合提优训练1、下列两个图形:①两个等腰三角形;②两个直角三角形;③两个正方形;④两个矩形;⑤两个菱形;⑥两个正五边形. 其中一定相似的有( ) A.2组 B.3组 C.4组 D.5组2、(1)如果234x y z==,求3x y z y -+=_____________ (2)已知x :y =3:5,y :z =2:3,则zy x zy x +-++2的值为3、应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的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分别从台湾来大陆参观访问,先后来到西安,都参观了新建成的“大唐芙蓉园”,该园占地面积约为800000m 2,若按比例尺1:2000缩小后,其面积大约相当于( )A.一个篮球场的面积B.一张乒乓球台台面的面积C.《陕西日报》的一个版面的面积D.《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4、美是一种感觉,当人体下半身长与身高的比值越接近0.618时,越给人一种美感.某女士身高165 cm ,下半身长x 与身高l 的比值是0.60,为尽可能达到好的效果,她应穿的高跟鞋的高度大约为( ) A .4 cm B .6 cm C .8 cm D .10 cm 5、 如图,已知D 、E 分别是ABC ∆的AB 、 AC 边上的点,,DE BC //且1ADEDBCE SS :=:8,四边形 那么:AE AC 等于( )A .1 : 9B .1 : 3C .1 : 8D .1 : 26、如图,△ABC 的各个顶点都在正方形的格点上,则sinA 的值为 .7、在Rt △ABC 中,∠C =90º,AB =10,AC =8,则sin A 的值是( ) A .45B .35C .34 D .43. 8、若3tan (a+10°)=1,则锐角a 的读数为( )A .20°B .30°C .40°D .50°9、如果△ABC 中,sinA=cosB=2,则下列最确切的结论是( ) A. △ABC 是直角三角形 B. △ABC 是等腰三角形 C.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 △ABC 是锐角三角形10、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现将△ABC 如图那样折叠,使点A 与点B 重合,折痕为DE ,则tan ∠CBE 的值是( )11、 如图,四边形ABCD 、CEFG 都是正方形,点G 在线段CD 上,连接,,BG DE DE 和FG 相交于点O ,设,()AB a CG b a b ==>.下列结论:①BCG DCE ∆≅∆;②BG DE ⊥;③DG GOGC CE=;④22()EFO DGO a b S b S ∆∆-⋅=⋅.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A. 4 B.3 C.2 D. 112、水管的外部需要包扎,包扎时用带子缠绕在管道外部.若要使带子全部包住管道且不重叠(不考虑管道两端的情况),需计算带子的缠绕角度α(α指缠绕中将部分带子拉成图中所示的平面ABCD 时的∠ABC ,其中AB 为管道侧面母线的一部分).若带子宽度为1,水管直径为2,则α的余弦值为 .13、在斜坡的顶部有一铁塔AB ,B 是CD 的中点,CD 是水平的,在阳光的照射下,塔影DE 留在坡面上.已知铁塔底座宽CD=12m ,塔影长DE=18m ,小明和小华的身高都是1.6m ,同一时刻,小明站在点E 处,影子在坡面上,小华站在平地上,影子也在平地上,两人的影长分别为2m 和1m ,那么塔高AB 为( ) A .24m B .22m C .20m D .18m14、如图,△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 (-2,4)、B (-3,1)、C (-1,1),以坐标原点O 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2,在第二象限内将△ABC 放大,放大后得到△A ′B ′C ′. (1)画出放大后的△A ′B ′C ′,并写出点A ′、B ′、C ′的坐标.(点A 、B 、C 的对应点为A ′、B ′、C ′)(2)求△A ′B ′C ′的面积.15、一块直角三角形木板,一直角边是1.5米,另一直角边长是2米,要把它加工成面积最大的正方形桌面,甲、乙二人的加式方法分别如左图和右图所示,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谁的加工方法符合要求.16、如图所示,一幢楼房AB 背后有一台阶CD ,台阶每层高2.0米,且AC =2.17米,设太阳光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α.当︒=60α时,测得楼房在地面上的影长AE =10米,现有一只小猫睡在台阶的MN 这层上晒太阳.(3取73.1)(1)求楼房的高度约为多少米?(2)过了一会儿,当︒=45α时,问小猫能否还晒到太阳?请说明理由.17、图①是太阳能热水器装置的示意图,利用玻璃吸热管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玻璃吸热管与太阳光线垂直时,吸收太阳能的效果最好,假设某用户要求根据本地区冬至正午时刻太阳光线与地面水平线的夹角(θ)确定玻璃吸热管的倾斜角(太光线与玻璃吸热管垂直),请完成以下计算:① ② ③如图②,AB BC ⊥,垂足为点B ,EA AB ⊥垂足为点A ,//CD AB ,10CD =cm , 120DE =cm ,FG DE ⊥,垂足为点G .(1)若3750'θ∠=︒,则AB 的长约为 cm.(参考数据: sin3750'0.61︒≈,cos3750'0.79︒≈,tan3750'0.78︒≈)(2)若30FG =cm ,60θ∠=︒,求CF 的长.18、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Rt △OAB 的直角顶点A 在x 轴上,OA =4,AB =3.动点M 从点A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O 向终点O 移动;同时点N 从点O 出发,以每秒1.2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OB 向终点B 移动.当两个动点运动了x 秒(0<x <4)时,解答下列问题: (1)求点N 的坐标(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2)设△OMN 的面积是S ,求S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3)在两个动点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OMN 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9、阅读:如图1把两块全等的含45°的直角三角板ABC 和DEF 叠放在一起,使三角板DEF 的锐角顶点D 与三角板ABC 的斜边中点O 重合,把三角板ABC 固定不动,让三角板DEF 绕点D 旋转,两边分别与线段AB 、BC 相交于点P 、Q,易说明△APD ∽△CDQ.猜想(1):如图2,将含30°的三角板DEF (其中∠EDF=30°)的锐角顶点D 与等腰三角形ABC (其中∠ABC = 120°)的底边中点O 重合,两边分别与线段AB 、BC 相交于点P 、Q .写出图中的相似三角形 (直接填在横线上);验证(2):其它条件不变,将三角板DEF 旋转至两边分别与线段AB 的延长线、边BC 相交于点P 、Q .上述结论还成立吗?请你在图3上补全图形,并说明理由.连结PQ ,△APD 与△DPQ 是否相似?为什么?探究(3):根据(1)(2)的解答过程,你能将两三角板改为一个更为一般的条件,使得(1)20、从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一个顶点引出一条射线与对边相交,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两个小三角形,如果分得的两个小三角形中一个为等腰三角形,另一个与原三角形相似,我们把这条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完美分割线.(1)如图1,在△ABC 中,CD 为角平分线,∠A=40°,∠B=60°,求证:CD 为△ABC 的完美分割线. (2)在△ABC 中,∠A=48°,CD 是△ABC 的完美分割线,且△ACD 为等腰三角形,求∠ACB 的度数. (3)如图2,△ABC 中,AC=2,BC=,CD 是△ABC 的完美分割线,且△ACD 是以CD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求完美分割线CD 的长.BE P AC Q F D(O)图1图2D(O) B CFE P Q A 图3AC B21、如图(1),点C 将线段AB 分成两部分,如果AC :AB=BC :AC ,那么称点C 为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
某研究小组在进行课题学习时,由黄金分割点联想到“黄金分割线”,类似地给出“黄金分割线”的定义:直线l 将一个面积为S 的图形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的面积分别为、,如果,那么称直线l 为该图形的黄金分割线。
(1)研究小组猜想:在△ABC 中,若点D 为AB 边上的黄金分割点,如图4(2),则直线CD 是△ABC 的黄金分割线。
你认为对吗?为什么?(2)请你说明:三角形的中线是否也是该三角形的黄金分割线?(3)研究小组在进一步探究中发现:过点C 任作一条直线交AB 于点E ,再过点D 作直线DF ∥CE ,交AC 于点F ,1S 2S 121S :S S :S ACB图1A D B图2CAD B 图3CFEFCBDE A图4连结EF ,如图4(3),则直线EF 也是△ABC 的黄金分割线。
请你说明理由。
(4)如图4(4),点E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边AB 的黄金分割点,过点E 作EF ∥AD ,交DC 于点F ,显然直线EF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黄金分割线,请你画一条平行四边形ABCD 的黄金分割线,使它不经过平行四边形ABCD 各边的黄金分割点。
22、△ABC 是一块等边三角形的废铁片,利用其剪裁一个正方形DEFG ,使正方形的一条边DE 落在BC 上,顶点F 、G 分别落在AC 、AB 上. Ⅰ.证明:△BDG ≌△CEF ;ABCDEFG 图 (1)Ⅱ. 探究:怎样在铁片上准确地画出正方形.小聪和小明各给出了一种想法,请你在Ⅱ....a .和Ⅱ..b .的两个问题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问题解答................... .如果两题都.....解,只以Ⅱ.....a .的解答记分...... Ⅱa . 小聪想:要画出正方形DEFG ,只要能计算出正方形的边长就能求出BD 和CE 的长,从而确定D 点和E点,再画正方形DEFG 就容易了.设△ABC 的边长为2 ,请你帮小聪求出正方形的边长(结果用含根号的式子表示,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Ⅱb . 小明想:不求正方形的边长也能画出正方形. 具体作法是: ①在AB 边上任取一点G ’,如图作正方形G ’D ’E ’F ’;②连结BF ’并延长交AC 于F ;③作FE ∥F ’E ’交BC 于E ,FG ∥F ′G ′交AB 于G ,GD ∥G ’D ’交BC 于D ,则四边形DEFG 即为所求.你认为小明的作法正确吗?说明理由.ABCD E FG 图 (3)G ′ F ′E ′D ′ ABCDEFG 图 (2)QPDE F C B AQP D E F CB A23、如图1,一副直角三角板满足AB =BC ,AC =DE ,∠ABC =∠DEF =90°,∠EDF =30°【操作】将三角板DEF 的直角顶点E 放置于三角板ABC 的斜边AC 上,再将三角板....DEF ...绕点..E .旋转..,并使边DE 与边AB 交于点P ,边EF 与边BC 于点Q【探究一】在旋转过程中,(1)如图2,当CE 1EA=时,EP 与EQ 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 (2)如图3,当CE 2EA =时EP 与EQ 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根据你对(1)、(2)的探究结果,试写出当CE EA=m 时,EP 与EQ 满足的数量关系式为_________,其中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 【探究二】若,AC =30cm ,连续PQ ,设△EPQ 的面积为S(cm 2),在旋转过程中:(1)S 是否存在最大值或最小值?若存在,求出最大值或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随着S 取不同的值,对应△EPQ 的个数有哪些变化?不出相应S 值的取值范围.(图1) (图2) (图3)F C(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