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图示
得到方程: X+Y=22 2X+Y=40 X=18 Y=2 答:设胜18场,负2场。
例一: 鸡兔同笼不知数,三十六头笼中露; 数腿共有五十对,多少鸡来多少兔? 分析图示如下:
解:设兔有X只,鸡有Y只 X+Y=36 4X + 2Y=50×2 X=14 Y=22 答:兔有14只,鸡有22只。
例二: 一桶油连桶重量为8千克,油用去一半后, 连桶重量为4.5千克,桶内原有油多少千克? 解:设桶内原有油为X千克,桶重Y千克。 分析图示如下:
一、图示教学法的应用有六个原理
可视化原理 面体化原理 静动化原理 视脑反馈原理 铺垫渐进原理 “宇宙人”原 理
②、面体化原理 人们为了更好地表达思想、认识事物, 人为地把呈现“点”的事物拉成“线”,扯 成“面”,围成“体”;或反用之;或二者 相互结合用之。便于受用者更好地表达准确 的思想、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例如:地理教学中教师边讲边在地图上 标画出主要山脉、矿产等教学形式,有利于 学生整体、直观地掌握知识。
一、图示教学法的应用有六个原理
可视化原理 面体化原理 静动化原理 视脑反馈原理 铺垫渐进原理 “宇宙人”原 理。
③、静动化原理 人们为了更好地认识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 往往通过捕捉连续运动事物的“片断”,或者原 来静止的事物,人为的让它“运动”起来,以便 于在动静的转化中认识事物的本质。 例如:研究运动员、舞蹈演员等的技术 动作时,“定格”他们的动作,进行分析研究等, 电影的制作及放映就是“静动化原理”的最好应 用与体现。 另外“静动化原理”还有其他的更 广的含义,例如让低沉的情绪“活跃”起来,人 为地通过看动物表演,看喜剧小品等转变自己的 消极情绪。
一、图示教学法的应用有六个原理
可视化原理 面体化原理 静动化原理 视脑反馈原理 铺垫渐进原理 “宇宙人”原 理。
④、视脑反馈原理 (1) (1) (2) 人们在分析解答问题时,在纸上(或电脑屏幕 上)边分析,边书画;边书画,边分析地交替进行, 伴随着“视脑”反馈,不断使思辩层层走向深入, 引导“思维”走向更深更广的“天地”。 这“书画” 起到“拐杖”、“方向标”等作用。使抽象思辩步 步走向深入,左脑“分析”,右脑“书画”,左右 脑协同作战(尤其是右脑的形象化思维能力),帮 助人们探究更深更广的领域,即使有外界干扰或中 途打断,当再次接着思考时,顺着“方向标”等又 能迅速接上思路,继续进行问题的深入思考,是一 种避免浪费时间、精力并能大大提高效率的好方法。
一、图示教学法的应用有六个原理
(1) (2)
可视化原理 面体化原理 静动化原理 视脑反馈原理 铺垫渐进原理 “宇宙人”原 理。
⑤、铺垫渐进原理 人们为了认识事物、表达思想必须对 “它”有一个概括性的、整体上的感性认识, 做好必要的铺垫,这样才能渐入“佳境”,才 能有利于掌握问题的实质,才能有利于准确的 表达思想内涵。 例如:人们在交谈中表达思 想时,仅仅说出几个词(即使是几个关键词), 而没有“一大堆”的相关词语、手势及周围环 境等的衬托、铺垫,听众是很难理解其意义的, 以及“话外音”的;即使是“名言警句”也会 “黯然失色”。
常用的图示方法有:
(线框)图示、图表、图画(含简笔画)等。
图示教学法也可分为:
(教师)图示备课法、
(师生)图示施教法、
(学生)图示学习法。 通过实践我们得知这种图示教学方法是高 效的教学方法。同时实践中我们得到了图示教 学法应用中实用的六个原理。
*、图示教学法的应用 有六个原理
图示教学法的应用有六个原理, 分别是:
一、图示教学法的产生与发展
92岁高 龄的著名华 裔数学家陈 省身为本次 活动题词: “数学好 玩”。
美籍华裔 数学家、 中国南开 大学数学 研究所所 长陈省身 教授
什么是图示教学法?
图示教学法也叫“图文示意”教学法。 即通过简要的符号,浓缩的文字,线条 (箭头)等构成特有的图文式样,形成板书、
解:设买了X包油菜籽,Y包西红柿籽。
1 (100 X Y ) 100 3X+4Y+ 7
21X+28Y+ (100—X—Y)=700 20X+27Y=600
(600 27Y ) X= 20
当Y=20时,X=3,100—X—Y =100—3—20 =77。
答:农民买了油菜籽、西红柿籽和萝卜籽分别为 3、20、77包。
可视化原理, 面体化原理, 静动化原理, 视脑馈原理, 铺垫渐进原理, “宇宙人”原理。
可视化原理 面体化原理 静动化原理 视脑反馈原理 铺垫渐进原理 “宇宙人”原 理
①、可视化原理 人们在表达思想时,尽可能利用人们比较 相信“眼见为实”的现实,把事物展示化,可 视化,让人“一目了然”。 例如:学生在学习中利用“图示”等方法 记忆知识、分析习题、创新探索;人们利用交 谈现场的可视性,用手势、体态、面部表情等 辅助言语表达思想,使言语表达的思想更准确、 更生动、更有效。
电脑课件等有效施教的教学方法。
教育教学完成三项职能示意图
题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七年级 下册 99—100页)
我们来看一个问题。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 胜负,每队胜1场得2分, 负1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 名次,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 数应分别是多少? 解:设胜X场,负Y场。 分析图示如下:
一、图示教学法的应用有六个原理
可视化原理 面体化原理 静动化原理 视脑反馈原理 铺垫渐进原理 “宇宙人”原 理。
④、视脑反馈原理 (2) 例如:教师在上课时边讲解、边画图、 边分析,促进学生的左右脑协同思维,并产生广 泛的“联想”,即使偶尔“想入非非”也无妨, 当再次凝神注意时,顺着教师的分析思路图示, 又能跟上教师的思路;学生在分析数学试题时, 把已知、求证、图形以及由它们联想、推导出来 的中间结果都“罗列”在纸面上,有利于进一步 分析比较,有利于找到解题的思路,有减轻负担, 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智力的作用。
解:设桶内原有油X千 克,桶重Y千克。
X+Y=8 X+4.5=8 X=7 Y=1
答:桶内原有油7千克
例三: 某农民用100元钱买了油菜籽、西红柿籽和萝卜籽100 包,油菜籽3元钱一包,西红柿籽4元钱一包,萝卜籽1元 钱七包,农民买了油菜籽、西红柿籽和萝卜籽各多少包? 解:设买了X包油菜籽,Y包西红柿籽。